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分离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细胞的核仁,先用Dnase I消化,去除核仁内的DNA;然后用025mol/L (NH4)2SO4和2mol/L NaCl相继抽提去掉大部分蛋白质,制备成核仁骨架。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核仁骨架中含有约20种多肽,其中包括37kD左右与原肌球蛋白分子量相当的多肽。以兔抗原肌球蛋白抗体为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抗体为二抗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核仁和核仁骨架样品都能发出明亮的荧光,而对照样品未见明亮的荧光。间接免疫斑点印迹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在核仁骨架的蛋白质成分中存在原肌球蛋白。胶体金免疫电镜检测结果显示,标记原肌球蛋白抗体的标本上有较多的金颗粒,而对照组标本上只有极少的金颗粒。金颗粒在核仁中主要呈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82.
The nuclei and chromosomes were isolated from plasmodia of Physarum polycephalum.The nuclear matrix and chromosome scaffold were obtained after the DNA and most of the proteins were extracted with DNase I and 2 M NaCl.SD-PAG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nuclear matrix and chromosome scaffold contained a 37 kD polypeptide which is equivalent to tropomyosin in molecular weight.Immunofluorescence observations upon slide preparations labeled with anti-tropomyosin antibody showed that the nuclear matrix and chromosome scaffold emanated bright fluorescence,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the antigen in them.Immunodotting results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ropomyosin in the nuclear matrix and chromosome scaffold.Immuno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ropomyosin was dispersively distributed in the interphase nuclei and metaphase chromosomes.  相似文献   
83.
免疫细胞一直被认为是维持机体平衡的重要调节因子,对肿瘤浸润免疫细胞进行量化分析有望揭示免疫系统在肿瘤中的多方面作用。本文总结了量化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计算方法及相关的分析工具,包括基于标志基因富集分析方法和反卷积分析方法开发的算法模型与工具,列举了它们在揭示疾病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反应、确定肿瘤潜在生物标志物、辨别肿瘤免疫分型中的应用,提出了它们当前存在的局限性,并针对这些局限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4~+CD28~+和CD4~+CD25~+Fox 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在SLE合并带状疱疹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SLE患者、30例SLE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CD28的表达及CD4~+CD25~+Fox P3~+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LE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4~+CD28~+和CD4~+CD25~+Fox 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LE合并带状疱疹组患者急性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率、绝对计数显著降低,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CD28表达下调,CD4~+CD25~+Fox P3~+Treg细胞水平显著高于SLE组及健康对照组,SLE合并带状疱疹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 P3~+Treg水平与CD4~+CD28~+水平成负相关(P均0.05)。结论:SLE合并带状疱疹患者CD4~+、CD8~+T细胞活化异常,CD4~+CD25~+Fox P3~+Treg细胞可能参与抑制了T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细胞药物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促进了临床应用。现在细胞药物治疗的疾病种类很多,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下肢缺血、整形美容、抗衰老及抗肿瘤等,涉及的细胞主要有各种干细胞、软骨细胞、肝细胞、DC及CIK细胞等。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开展了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86.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机体维持自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CD4^ CD25^ Treg细胞来源于胸腺,其主要功能是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并且其作用是通过直接的Treg-T效应细胞之间的相互接触方式来实现的。CD4^ CD25^ Treg细胞可分泌多种抑制性细胞因子,但与其抑制功能关系并不明确,目前有证据表明GITR和Foxp3与CD4^ CD25^ Treg细胞的抑制功能有关,并且Foxp3已作为CD4^ CD25^ Treg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通过IL-10、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imDC以及转基因技术可以产生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相关性疾病、肿瘤免疫和抗感染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人小肠上皮细胞调节性细胞容积减小(RVD)的过程,探讨参与RVD过程的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小肠上皮细胞暴露于低渗溶液, 利用电子细胞体积测量系统测定细胞平均容积变化过程和离子通道的参与过程;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人小肠上皮细胞上离子通道的表达.结果:人小肠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RVD功能; 其RVD过程可被氯通道阻断剂NPPB 和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所阻断;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中等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IK)的特异性阻断剂Clotrimazole (CLT) (1μmol/L)可以明显抑制细胞的RVD过程,而大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BK)和小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SK)的特异阻断剂iberiotoxin (100 nmol/L)和apamin (100 nmol/L)对RVD过程无任何抑制作用.RT-PCR的结果也显示, 人小肠上皮细胞只有IK表达, 而无SK和BK的表达.结论:人小肠上皮细胞具有RVD功能,RVD过程的完成有赖于氯通道和钾通道的平行激活, 而其中参与容积调节的钾通道是中等电导钙激活型钾通道IK.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低氧预适应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低氧耐受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C组),低氧损伤组(hypoxia,H组),低氧预适应组(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组),通过检测细胞MTT代谢变化、凋亡发生和形态学观察探讨低氧预适应对星型胶质细胞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Bcl-2和Bax的表达差异。结果:与低氧组相比,HP48、HP72组MTT代谢活性较高。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提示低氧预适应组Bcl-2表达高于低氧损伤组,低氧预适应组Bax表达低于低氧损伤组。结论:低氧预适应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低氧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Bax表达受抑,维持Bcl-2表达有关,通过对抗凋亡程序的发展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董丹  苏晓红  邢连喜 《昆虫学报》2008,51(7):769-773
为探讨类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like,AR-like)在白蚁卵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尖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aculabialis雌性繁殖蚁和工蚁卵子发生中的类雄激素受体进行了定位检测。结果发现:繁殖蚁和工蚁卵巢中均有类雄激素受体免疫阳性反应。类雄激素受体在末龄若虫和成虫卵母细胞的分化期和生长期定位于卵母细胞质,而在成虫的卵黄形成期定位于滤泡细胞;在工蚁卵巢中,类雄激素受体定位于分化期和生长期的卵母细胞质,无卵黄形成期。结果提示类雄激素受体在白蚁的卵子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工蚁的卵巢发育受抑制,其卵子发生相当于末龄若虫水平,但根据群体的变化又可以发育为补充繁殖蚁,有发育的潜能。  相似文献   
90.
巢蛋白(nestin)属Ⅵ类中等纤维蛋白。最初在神经系统发育早期发现有该蛋白的表达。后在正常神经系统中发现仅在未分化的神经前体细胞中有nestin的短暂表达,分化后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分别被NF(neurofilament,神经丝)和GFAP(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神经胶质元纤维酸性蛋白)所代替。所以nestin的表达通常被视为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之一。就我们所知,目前商品化nestin的抗体都是鼠抗鼠(克隆Rat401)的抗体,而人鼠之间该蛋白序列的同源性仅为50%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