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01.
官妍 《生物学杂志》2000,17(1):43-44
《微生物学》是一门知识点多,与边缘学科知识交叉多,内容抽象而深奥的课程。在医药中专学校,它是中西药制剂、药物分析、医药商品等很多专业的基础课。因长期在中专学校从事《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在此谈一谈医药中专学校《微生物学》课的教学体会与实践。1 了解教学对?..  相似文献   
102.
刘新民  乌宁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9):1607-1610
内蒙古典型草原的主体植被类型——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中,有蛴螬4科9种.构成大针茅草原蛴螬群落的4个科中,以鳃金龟科种类数、个体数为最多,主要种群的重要值排序为黑皱鳃金龟、东方绢金龟、马铃薯鳃金龟及弓斑常丽金龟.几种蛴螬在发生上大致呈3种类型:春季和秋季大量发生.如东方绢金龟;一年中密度波动较小,如弓斑常丽金龟;秋季大量发生,如黑皱鳃金龟和马铃薯鳃金龟.大针茅草原蛴螬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在于秋季群落多样性和物种的丰度较高,而夏季相对较低.春季蛴螬群落种群丰度较高,但群落结构相对较单调.  相似文献   
103.
两省一市承担的高中课程改革试验 ,是高中教育面向新世纪社会发展和人才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试验。以高中课改为契机 ,开展教学研究 ,优化生物课堂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就成为生物学科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研究的核心内容。1 对新教材的评价1 .1 生物新教材的主要特点1 .1 .1 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新教材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本质 ,生物界的发展和生物与环境的内容。知识性教学内容总体上没有超过原高中课本的深度 ,部分内容有所扩展 ,如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4.
把一堂生物课的结尾比作一场音乐会的“终曲”,无非是想使一堂生物课象音乐会一样圆满和谐。余味无穷的“终曲”,可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然而 ,实践中有相当部分的生物课 ,对“导语”和新课内容过程设计颇为讲究 ,对“终曲”的弹奏缺乏精心设计 ,没有充分发挥课堂结尾教学的功能。下面根据本人的教学体会 ,谈谈生物课结尾教学的几种形式。1 归纳结尾 ,提纲挈领这是指对课堂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归纳 ,使学生对整堂课能形成较为完整知识系统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是课堂结尾的主要形式。例如 :在讲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  相似文献   
105.
一堂生物课有一个好的结尾 ,可以保持善始善终 ,做到圆满无缺 ,现介绍几种方法。1 总结1 .1 总结知识 教师提纲挈领地总结知识 ,尤其点明知识的内在联系 ,理清思维脉络 ,使学生对一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例如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一节 ,教师采用点拔 ,引起学生回忆 ,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并配备教材后面的练习 :叶绿体作为光合作用的机器 ,其原料、产品、条件和车间分别是什么 ?通过实例来加深记忆 ,形成深刻的印象 ,这符合记忆规律。还可以从总结中查知识漏洞。例如 :高中生物学“光合作用”一节 ,反应式中的 O2 …  相似文献   
106.
浅谈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仅就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便抛砖引玉。1 有关科学方法1.1 什么是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亦即人们在科学研究活动领域中的行为方式和方法。这里的科学一般指的是自然科学。所以,科学方法不完全同于科学的方法、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我们一般所称的科学的方法应该认为是所有运用符合自然和认知规律的方式、方法,是一个比较广泛和通俗化的概念,是正确方法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107.
模拟增温对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暖改变与土壤磷循环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磷循环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为研究亚热带地区杉木人工林土壤磷有效性对增温的响应,开展了模拟增温实验。实验设置对照组及增温组(5℃),经过1.5a的短期增温,对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全磷、有机磷、微生物量磷、有效磷、酸性磷酸酶活性及相关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增温处理下,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约1.5倍,土壤全磷、微生物量磷以及有机磷含量分别减少了6%、34%和12%,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25%。可见,短期增温通过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进而促进土壤有机磷矿化和降低土壤微生物固磷量,从而增加土壤磷有效性,但是增温导致潜在可利用的土壤微生物量磷大幅度的降低,将有可能加剧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磷限制。  相似文献   
108.
于丽娜 《植物杂志》2010,(11):74-75
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意外"。由于生物活动开放性太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一节课也会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9.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可见,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多么辛苦,学生多么劳累,而在于是否能够达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本文在相关理念研究的基础上,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依据"动物法则",探索被动免疫小鼠对鼠疫强毒菌攻击的有效性,为间接评价鼠疫组分疫苗临床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为观察对象,依据小鼠耐受正常人血清剂量和小鼠体内异源动物血清代谢动力学研究,确定小鼠耐受正常人血清剂量和攻击时间,基于此对小鼠进行鼠疫组分疫苗免疫人血清被动免疫,观察小鼠抵抗鼠疫强毒菌攻击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判定小鼠被动保护鼠疫强毒菌攻击的有效性。结果 BALB/c小鼠对正常人血清耐受量为1.0 m L,3~4 h间抗体滴度最高。小鼠抵抗鼠疫强毒菌攻击试验显示,在14 d的观察期内,经2MLD、6 MLD和10 MLD鼠疫强毒菌攻击的被动免疫小鼠,存活率分别为57%、25%和42%,平均存活时间依次为11.2 d、8.7 d和9.8 d;1 MLD攻击非免对照小鼠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5.3 d。结论初步证实利用被动免疫小鼠可间接评价鼠疫组分疫苗临床有效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