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构建鸭圆环病毒Cap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以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DuCV GH01株Cap基因为模板,对其进行酵母密码子优化后,连接到pGBKT7载体上构建诱饵质粒,经菌落PCR、酶切鉴定以及测序后,转化酵母菌株Y2HGold感受态,检测诱饵蛋白表达以及诱饵蛋白对酵母细胞毒性和自激活现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Cap基因全长774bp,成功连接到诱饵载体pGBKT7中,重组质粒pGBKT7-Cap转入酵母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到50kD左右的蛋白条带,诱饵蛋白对酵母细胞既无毒性,又没有自激活现象。为进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Cap蛋白互作的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兰花形态优雅,花香馥郁,花形奇特,具有高度特化的花器官,观赏价值较高。有关兰花花器官形成分子机理以及基因组测序正在不断研究中。为了探讨兰花基因间相互作用情况,本研究以春兰为材料进行基因克隆,获得了18个花发育相关基因的编码序列,经测序鉴定分别属于ABCDE类MADS-box家族基因。再以其中春兰AP/AGL9组的CgSEP1为诱饵蛋白,亚克隆至pGBKT7质粒,构建诱饵载体,将18个蛋白编码亚克隆至pGADT7质粒。通过酵母双杂系统筛选到了3个与其互作的蛋白:pGADT7-AG1、p GADT7-SEP2、pGADT7-AGL6-3。结果表明,C类AG-like和E类SEP-like、AGL-like家族基因参与SEP1基因春兰花发育过程,并形成多种蛋白混合物,共同调控花瓣和萼片的形成,进一步揭示了春兰的成花机理。  相似文献   
23.
初步分析植原体免疫膜蛋白的结构,以Imp构建诱饵质粒,为研究植原体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理,探讨植原体传播、侵染及在寄主内的运输方式奠定基础。根据本实验室获得的花生丛枝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Imp-F/Imp-R,通过PCR扩增获得花生丛枝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基因,大小519 bp,编码蛋白含有172个氨基酸残基,与SPWB膜蛋白的核苷酸差异一个碱基,氨基酸序列相同。另外与WBDL膜蛋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9.8%和70.2%。对其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分析imp基因编码蛋白的跨膜区和疏水区。分析结果表明:花生丛枝植原体免疫膜蛋白C端有一跨膜锚定区,N端主要为膜内亲水区,没有前导信号序列。预测花生丛枝植原体免疫膜蛋白是一类C端跨膜的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将imp基因克隆到带有λcI基因的pBT质粒上,构建诱饵载体pBT-Imp,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和自激活检验对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构建的诱饵载体pBT-Imp可用于细菌双杂交的进一步实验。  相似文献   
24.
囊鼠是一种营地下单洞穴居的鼠类,广泛分布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农田、牧场和森林,危害甚大。作者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两种襄鼠(Thomomys bottae和Thomomys mazama)的某些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得到以下结论: 1.囊鼠的摄食行为有8个组成部分,即:(1)暴露洞口;(2)探察洞外动静;(3)将食物拖入洞内;(4)储藏食物;(5)反复在洞外搜索剩余食物;(6)推土堵洞;(7)尝试及摄食;(8)对粪便和尿的处理。  相似文献   
25.
酵母双杂交已是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之一。该方法以真核生物酵母为模型,在体内研究活细胞内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具有高度敏感性,被很多研究者采用。综述了酵母双杂交系统中诱饵蛋白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转化酵母中的毒性、自激活性检测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6.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DNA6编码的核穿梭蛋白(nuclear shuttle protein,NSP)在病毒的侵染、复制、运输中起重要作用。为了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BBTV DNA6与寄主香蕉蛋白的互作,本实验利用两对引物的PCR扩增得到BBTV -nsp片段,混合各自PCR产物进行熔化退火可得到1/4两端含有EcoRⅠ和BamHⅠ的酶切位点序列的DNA产物,将目的片段连接到酵母双杂交系统的pGBKT7诱饵载体中,成功获得pGBKT7-nsp,并将重组质粒pGBKT7-nsp转化入Y2H Gold酵母菌株中进行毒性检测和自激活验证。结果表明,pGBKT7-nsp没有自激活活性,同时对酵母细胞也无毒性,符合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要求,可用于下一步的蛋白互作实验。  相似文献   
27.
【目的】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感染养殖鲫引起的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给鲫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揭示CyHV-2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是建立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有效防治技术的重要基础。【方法】本研究针对CyHV-2富含抗原表位的ORF25B区域设计引物,扩增ORF25B基因截短序列。将扩增产物克隆至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构建诱饵载体pGBKT7-tORF25B,转化至酵母菌株Y2HGold中。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验证诱饵表达载体pGBKT7-tORF25B对酵母菌Y2HGold自激活现象和毒性作用。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将诱饵菌株pGBKT7-tORF25B/Y2HGold与鲫脑组织细胞系(GiCB)cDNA文库杂交。【结果】ORF25B基因截短序列扩增大小约为981 bp,成功构建了诱饵菌株pGBKT7-tORF25B/Y2H Gold,自激活和毒性验证结果表明,诱饵表达载体对酵母菌株无自激活现象,也无毒性作用,初步筛选出4种与tORF25B基因编码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CyHV-2 ORF25B编码蛋白功能及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8.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全国农业、林业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高效精准监测红火蚁在其防控中尤为重要,而诱饵诱集是监测红火蚁的有力措施,相对诱饵的筛选和改进,诱集器方面研究则较为滞后。本文对“透明塑料瓶+火腿肠”(PS)和“新型诱集器+火腿肠”(TS)这两类诱集器的红火蚁诱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下午1∶30至3∶30时段,PS处理透明塑料瓶在放置5 min之后存在明显的升温效应,伴随着诱集到的红火蚁数量明显减少,诱集到红火蚁的诱饵比例也下降明显,较TS处理下降了43.6%。而且,TS的投放时间和回收耗时均明显比PS的短;在复杂的荒地生境中,投放的诱集器数量越多,PS的诱集器回收率则越低;当投放的诱集器达到90个时,PS处理回收率为92.34%,而TS处理为98.67%。综合上述分析,诱集方法TS由于诱饵开放、诱集和标示一体、稳定性好等特点在应用效果上较PS有优势,适用面更广,今后还需对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并应用于红火蚁的调查监测。  相似文献   
29.
为了抑制Tat蛋白的反式激活作用,在细胞内大量表达外源TARRNA使其与Tat蛋白结合,从而竞争性抑制其与HIV-1LTR的TARRNA元件结合.构建了以HIV-1LTRYL158(-158~+180)为启动子,分别含有4,8和15个拷贝的TAR-CoreRNA诱饵(decoy)表达质粒;以荧光酶基因为报告基因,检测了瞬时共转染体系中含不同拷贝数的TAR-CoreDNA转录产物对Tat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影响.结果证明,TAR-CoreRNA诱饵对Tat蛋白活性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与TAR-CoreDNA串联体的拷贝数有关.  相似文献   
30.
Many lizard species use caudal autotomy to escape entrapment. Conspicuous coloration may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being attacked, but if that attack can be directed towards the autotomous tail this may ultimately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the lizard surviving a predatory attack.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brightly-colored tails function to divert predatory attention away from the head and body using pairs of blue-tailed and all-brown clay model lizards. Predatory bird attacks on the 24 blue-tailed models occurred sooner (P = 0.001) than attacks on the 24 all-brown models, and over 7 days blue-tailed models were attacked more often than all-brown models (P = 0.007). Blue-tailed models were, however, more frequently attacked on the tail than other parts of the body (P 〈 0.001), while all-brown models were more frequently attacked on the head and body (P = 0.019) which would be more likely to be fatal for a real lizar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odels with a blue tail were more conspicuous than all-brown models, attracting attacks sooner and more often, but that the attacks were predominantly directed at the tail. It is better for individuals to be attacked unsuccessfully many times, than successfully just once. Having a brightly-colored tail may, therefore, act as a 'risky decoy'. Despite increased conspicuousness, a blue tail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that the lizard would be able to effect escape through caudal autotomy rather than being grabbed by the head or body [Current Zoology 60 (3): 333-337, 2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