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888篇
  19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联合生物农药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可行性和防治效果,以及为缓解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提供实践基础,本研究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S-诱抗素诱导烟草对青枯病菌抗性及联合中生菌素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防效和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室内盆栽结果表明,1.63~26.00 mg/L S-诱抗素诱导抗病性差异较大,其中1.63~6.50 mg/L和26.00 mg/L的S诱抗素有利于青枯病发生,而13.00 mg/L可有效缓解烟草青枯病的发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S-诱素与中生菌素联用能够促进烤烟生长,其中,株高、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性状与清水对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13.00 mg/L S-诱抗素与1.33 mg/L中生菌素联用可有效缓解烟草青枯病的发生,不同时期的增效系数CEC值均表现为相加作用,而且在发病初期(7月8日)和发病后期(8月5日)防治效果分别可达到92.05%, 59.87%.因此,田间S-诱抗素与中生菌素联用有望用于缓解烟草青枯病的发生以及提升烟草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962.
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异与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研究Ⅰ.冬小麦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26  
周顺利  张福锁  王兴仁 《生态学报》2001,21(11):1782-1789
不同氮肥用量下对冬小麦生育期间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化特征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氮肥用量不同,硝态氮分布特征有差异,并且随着冬小麦的生长,其变化也不同。在冬小麦快速生长阶段,作物吸收可在一定深度的土层出现硝态氮亏缺区。由于灌溉的影响,土壤表层硝态氮向深层淋洗严重,即使在低氮肥水平,土壤深层仍可观察到硝态氮含量升高现象,存在淋出2m土体的可能性。并且氮肥用量越高,土壤硝态氮含量越高,硝酸盐向深层淋洗也越严重,淋出2m土体的可能性和也相应增大;在冬小麦生长前期(播种-拔节),即使在不施氮肥处理也有土壤氮素的表观盈余,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在拔节-扬花也出现了土壤氮素表观盈余,而扬花后各个氮肥处理均出现土壤氮素的表观亏缺,氮肥用量越高,小麦一生中土壤表观氮盈余量越大,1m土体内平均最大盈余量达199.8kgN/hm^2。研究表明,土壤氮损失是盈余氮素的一个主要去向,而硝态氮淋洗是冬小麦生育期间土壤氮素损失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3.
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以东北东部山区帽儿山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从林地凋落量、林地凋落物归还量、凋落物层现存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等方面,研究了经抚育间伐后不同年龄阶段同一落叶松林分土壤肥力的变化以及间伐与未间伐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凋落量和以凋落物形式归还于林地的营养元素呈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总趋势.经抚育间伐后,由于阔叶树种的引入使凋落物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凋落物层的分解率逐步提高,加速了凋落物中营养物质的释放和归还,减缓了凋落物积累与分解的矛盾,提高了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15年间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2O5平均值分别增长了352.00%、225.53%和34.96%.间伐后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64.
采取同一密度不同株行距配置和不同施氮量的试验处理,分析栽培措施和施氮量对糯玉米冠层的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茎叶倾角、叶向值、冠层PAR、冠层开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密度同一行距条件下,冠层SPAD值、叶向值、PAR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而叶倾角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减小;不同施氮量对冠层开度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而对糯玉米产量影响差异显著。在授粉后12~18 d,行距70 cm,施氮量为N3,叶面积指数达最大,光合势最强,且较其它生育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65.
施氮对间作蚕豆根际微生物区系和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艳  汤利  郑毅  魏兰芳 《生态学报》2010,30(7):1797-180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条件下4个施氮水平(0,56.25,112.5kg.hm-2和168.75kg.hm-2)对蚕豆根际微生物区系和蚕豆枯萎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作和间作条件下,施氮显著增加了蚕豆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在N2(112.5kg.hm-2)水平下达到最高值;施氮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减轻了单、间作蚕豆枯萎病的发生,且在N2水平下发病最轻。与单作相比,间作显著增加了蚕豆根际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总数和微生物多样性,尤其在N0、N1(56.25kg.hm-2)和N2(112.5kg.hm-2)水平下间作对蚕豆根际微生物的促进效应明显,且以真菌和放线菌的增幅较大.N0、N1和N2水平下间作显著降低了蚕豆枯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小麦蚕豆间作下适量施氮能有效调节蚕豆根际微生物区系,是抑制蚕豆枯萎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66.
硬化地表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为了明确硬化地表下土壤环境的变化,以北京典型绿化树油松和白蜡为试验材料,设置透水硬化地表(PP)、不透水硬化地表(IPP)和自然地表(Ctr)3个水平的地表类型,探讨硬化地表对非根围和根围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氮(MBN)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tr)相比,PP和IPP显著降低了油松和白蜡树下非根围土壤MBC、MBN、MBC/OC(微生物量碳/有机碳)和MBN/TN(微生物量氮/全氮)(P<0.05),并显著降低了油松树下根围土壤MBN/TN(P<0.05);PP显著降低了白蜡树下根围土壤MBN、MBC/OC、MBN/TN和油松树下根围土壤MBC(P<0.05)。硬化地表引起的土壤MBC、MBN的变化与土壤全碳、全氮、有机碳的变化显著正相关(P<0.05),MBN的变化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见,硬化地表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在非根围土壤中表现更为明显,这种不利影响将可能进一步影响城市绿地的养分循环、树木生境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967.
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异与土教育界氮素表观盈亏Ⅱ.夏玉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氮肥用量下研究了夏玉米生育期间土壤硝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对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氮素的盈余与亏缺进行了表观估算,结果表明:0-100cm土体内,夏玉米生中土壤硝态氮均表现为在中国土层含量低,上层和下层含量高,一般以表层最高,但受降雨的影响在高氮肥处理会出现下层高于表层的现象,施氮肥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含量,而且提高程度与用量成正相关,降雨时土壤硝态氮可随水下移,在干旱条件下也可随水上移,土壤硝态氮的运移不仅受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还取决于硝态氮含量,含量越高,向下移动的越深,淋失的可能性越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氮素盈余主要出现在夏玉米播种9叶展和9叶展-吐丝两个生育阶段,吐丝-收获则出现土壤氮素的亏缺,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玉米一生中土壤氮素的表观盈余量明显增大,最高平均可达274.12kgN/hm^2。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氮损失是盈余氮素的一个主要去向,而硝态氮淋洗是夏玉米生育期间土壤氮素损失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68.
以濒危植物七子花二年生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处理对幼苗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关系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的影响。试验共设计4个处理:对照(CK)、干旱胁迫(D)、接种AMF(AMF)、干旱胁迫和接种AMF(D+AMF)。结果表明: 在干旱胁迫下七子花根系AMF的侵染率显著下降,但接种AMF处理植株的株高、叶片数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接种AMF显著提高了干旱胁迫下植株根、叶可溶性糖和NSC含量及茎、叶淀粉含量,且茎和叶可溶性糖与淀粉比显著下降。干旱胁迫导致植株C含量在根和叶中显著增加,P含量在茎中显著减少;与干旱胁迫相比,胁迫下接种AMF植株根、茎、叶P含量及叶C含量显著提高,而根C、N含量及茎C含量显著降低。胁迫下接种AMF植株根、茎C∶N、C∶P、N∶P和叶N∶P均显著低于单一胁迫处理。NSC与C∶N∶P计量比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根、叶P含量与可溶性糖和NS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茎P含量与淀粉和NS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各器官N∶P与NS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七子花幼苗的生长,接种AMF通过提高植株根和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根的可溶性糖/淀粉,增加地上部分淀粉含量,促进P元素吸收和降低各器官N∶P来增强植株耐旱性,从而提高七子花幼苗在干旱环境中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69.
本文研究了北京城、近郊区50种植物和土壤对硫的吸收、积累特点及其指示、净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以旱柳的含硫量最高,珍珠梅的含硫量最低;不同类型植物的含硫量以苔藓植物>阔叶落叶乔木>草本植物>落叶灌木>常绿针叶乔木;植物、土壤的含硫量都以工业污染区最高,植物含硫量可为自然背景值的2.5—10倍,土壤含硫量可为自然背景值的4倍。主要绿化植物和土壤的含硫量可指示出不同功能区硫的污染状况,反应本区大气的环境质量。研究的10种植物的吸收净化量,乔木中以泡桐最大,约6kg/ha·a,依次为泡桐>旱柳>槐树>刺槐>毛白杨;灌木以紫丁香最大,约达4kg/ha·a,依次为紫丁香>珍珠梅>榆叶梅>紫薇>连翘。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规划和选择适宜的,净化量大、抗性强的绿化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0.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调节大鼠c-jun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别构建大鼠c-jun基因的RNA干扰载体和真核表达GFP(绿色荧光蛋白)载体,将两者共转染Cos-7细胞,镜下观察大鼠C-Jun-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抑制效率.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大鼠c-jun基因的RNA干扰载体和真核表达GFP载体构建成功,镜下及Western blot共转染结果均显示随着RNA干扰载体浓度的增加C-Jun-GFP融合蛋白表达量逐渐减少.结论:在Cos-7细胞中应用RNAi技术成功调节大鼠c-jun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