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1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123篇 |
专业分类
5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明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下唇须感器的形态结构及感器神经元的投射。【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下唇须结构和感器类型,利用神经回填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下唇须感器神经元在脑部的投射。【结果】小菜蛾成虫下唇须共3节,其上存在Böhm氏鬃毛、钟形感器、鳞形感器、锥形感器、微毛形感器5种不同类型的感器和一个陷窝器结构。Böhm氏鬃毛短小尖细,钟形感器形如顶部凹陷的圆帽,两种感器均分布于下唇须第1节,且大小上均无雌雄二型差异;鳞形感器形同柳叶,锥形感器粗而直,均散生于下唇须的第2和3节,两种感器在大小上均存在雌雄二型差异,其中雌性的鳞形感器显著大于雄性的,根据其雌雄二型差异现象推测雌蛾的鳞形感器可能与感受寄主植物挥发物有关;下唇须第3节中上部具有一个圆形陷窝器结构,雄虫的陷窝器内径为5.68±0.33μm,雌虫的为6.03±0.23μm,雌雄间无显著性差异;凹坑内长有表面光滑的微毛形感器。小菜蛾下唇须感器神经元主要投射于脑部咽下神经节、每个触角叶的下唇须陷窝器神经纤维球和腹神经索3条通路。【结论】阐明了小菜蛾下唇须感器的类型、分布和形态特征及其感器神经元在脑部的投射形态,为深入了解小菜蛾下唇须感器的生理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獐牙菜属植物叶表皮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獐牙菜属35种植物的呈表皮,发现该属植物成熟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表面观)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型,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和波纹,多数种类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分布,气顺类型主要有3种,无规则型,不等型和平列型。这些特殊2对獐牙菜属下分类有一定的意义。结合其它方面的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叶表皮特征可能具有以下演化趋势,垂周壁式样深波方←浅波纹→平直,弓型,气顺类型无规则型→不等型→平列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一体化防护服(IPS)的抗荷性能.方法:在离心机上首先测定10名受试者的基础 Gz耐力,然后受试者穿IPS充气,测此时的松弛耐力,两者之差即为IPS的抗荷性能.结果:受试者穿IPS时的松弛耐力明显高于基础耐力(P<0.01),其抗荷性能达到(2.38±0.38)G.结论:IPS的抗荷性能较好,可满足我国高性能战斗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用性信息素加农药诱杀器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设计出性信息素加农药诱杀器后,以60、135、240、480个/km2诱杀器田间处理,看出以135个/km2诱杀器处理即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经在不同的虫口密度果园试验,以诱蛾量下降率、为害率和雌蛾交配率3项指标考察,该诱杀器1次挂出,在田间有效期达70~80天,取得了较理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时,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穹隆下器(SF0)中的变化,为证明SFO是感受外周信息物质的早期位点之一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完全福氏佐剂-豚鼠脊髓匀浆(CFA-GPSCH)诱导大鼠EAE1d、7d、14d、21d时SFO部位HO-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大鼠脑仅有少量HO-1基因和蛋白表达;实验组大鼠诱导EAE后,伴随着大鼠EAE症状及脑组织病理损伤的出现和进行性加重,其HO-1基因和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在诱导后1d,SFO部位即出现HO-1mRNA和蛋白表达,而其他脑区变化不明显;7d时进一步增多;14d时,H01蛋白表达至高峰。HO-1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脉络丛、穹隆下器、血管“套袖样”病灶的周围,与EAE病变部位一致,此时大鼠EAE病情最重、体重减轻最显著、脑组织病理改变最明显;21d时脑组织HO-1基因和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大鼠EAE症状也逐渐恢复。应用HO-1特异性抑制剂Snpp9后,大鼠EAE症状和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说明脑组织HO-1的动态变化与EAE症状及脑组织损伤密切相关。结论:在EAE发病早期,SFO即已经感受到外界的氧化应激变化,SFO可能是外周免疫信息物质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的重要而早期的通道之一;其次,应用HO-1抑制剂可能成为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是由DNA骨架、组蛋白、颗粒成分以及胞浆蛋白组成的网状物,它通过捕获致病微生物,抑制其扩散、灭活毒力因子以及清除病原体来发挥抗菌活性,中性粒细胞这种与其经典的趋化、吞噬作用不同的胞外杀菌方式发挥着重要的固有免疫应答作用。然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产生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它可以导致凝血异常、刺激血栓形成并为其提供支架,但这一过程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促凝活性以及凝血级联反应的激活有关。本文将就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及其与血栓形成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从氧代丙酸化合物中筛选出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具有良好引诱效果的化合物,采用陷阱诱捕法分别测定了丙酮酸(α-氧代丙酸)、3-甲氧基-2-甲基-3-氧代丙酸、3-(苄氧基)-3-氧代丙酸和3-氨基-3-氧代丙酸4种氧代丙酸化合物及丙酸对白纹伊蚊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化合物中,α-氧代丙酸、3-甲氧基-2-甲基-3-氧代丙酸和3-(苄氧基)-3-氧代丙酸3种氧代丙酸化合物及丙酸的诱捕效果显著,同剂量的各化合物对白纹伊蚊的诱蚊效果依次是3-甲氧基-2-甲基-3-氧代丙酸>3-(苄氧基)-3-氧代丙酸>α-氧代丙酸=丙酸。相同质量α-氧代丙酸∶3-(苄氧基)-3-氧代丙酸=1∶1至1∶2的配方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平均累计诱捕量均显著优于单组分α-氧代丙酸、3-(苄氧基)-3-氧代丙酸和对照纯水(P<0.05)。其中最优配方比是α-氧代丙酸∶3-(苄氧基)-3-氧代丙酸=1∶2,平均累计诱捕量比单组分α-氧代丙酸增加45.45%,比单组分3-(苄氧基)-3-氧代丙酸增加32.33%和比对照纯水增加73.11%(P<0.05)。现场...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