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6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89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81.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800-806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球孢白僵菌YS03菌株进行产孢培养基的配方改良。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产孢量影响较大的3种原料为花生、麦麸和玉米粉,进而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原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最终得出使产孢量最大的配方为花生∶麦麸∶玉米粉=2.6∶3.5∶3.9。经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且新配方的产孢量是PDA培养基产孢量的1.92倍。  相似文献   
182.
目的:建立花蛇解痒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和常规法。结果:采用常规法验证,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回收率均能达到70%以上,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验证枯草芽孢杆菌回收率能达到70%以上,控制菌可检出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沙门菌。结论:花蛇解痒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查细菌数、常规法检查霉菌和酵母菌数;控制菌采用常规法和稀释法。  相似文献   
183.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存在于成体组织间质部分的多能前体细胞,在体外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及向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的潜能,在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MSCs在体外长期培养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是MSCs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还没有建立MSCs长期传代培养的最适培养体系。该文分别从培养体系中的基础培养基、血清和生长因子对于MSCs细胞长期传代培养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建立MSCs体外长期传代生长的最适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4.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是指分化细胞重编程恢复到类似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潜能的一类细胞。基因编辑是对基因组特定位点进行的遗传操作,可方便快捷地实现靶向遗传修饰。随着重编程效率提高和安全性等的完善,对患者来源的i PSCs进行基因编辑、校正致病突变并用于细胞治疗正成为转化医学研究的热点。该文在简单介绍基因编辑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基于i PSCs的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5.
一、国内外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现状干细胞生物学兴起为包括终末期肝病在内的多种难治性人类疾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特性使得干细胞可以成为一个源源不竭的细胞库,克服了肝细胞增殖能力有限的问题;多向分化潜能赋予干细胞一定的可塑性,分化为具有功能的肝细胞。在体外,将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可以解决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来源困难的问题。在体内,将干细胞经肝动静脉回输入肝脏,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终末  相似文献   
186.
位于人类21号染色体唐氏综合征关键区(DSCR)的TTC3基因所表达的蛋白TTC3具有泛素连接酶的活性,其表达异常可能会影响其他蛋白的泛素化水平和降解速率,并可能与唐氏综合征表型发生相关。在前期研究中发现TTC3蛋白在细胞中过表达易形成聚集体。为了在细胞内观察TTC3蛋白的聚集过程,以及该过程对细胞的毒性影响,采用T-REx系统进行TTC3基因稳定转染细胞株的筛选,得到了能够通过四环素诱导蛋白稳定表达的细胞株,解决了瞬时转染的外源质粒进入真核细胞进行相关实验时,质粒丢失和TTC3快速过高表达聚集沉淀的研究难点,对后续研究TTC3蛋白的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7.
为实现来源于Paenibacillus macerans JFB05-01的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酶)的高效胞外表达,以含分泌型信号肽OmpA的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pET-20b(+)/α-cgt}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其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复合与合成培养基中生长产酶的规律。结果表明在添加甘氨酸的条件下采用合成培养基,以0.8 g/L/h的乳糖进行流加诱导所得的胞外酶活和生产强度最高。在该条件下发酵30小时后胞外α-CGT酶的环化活性达113.0U/ml(水解活性为79 100.0IU/ml),是复合培养基胞外产酶的2.3倍,完全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8.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外增殖能力,因具有生物学特性稳定、来源充足、体外培养条件低等优势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凭借其多向分化潜能,是人体干细胞库潜在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在体外将其诱导为内皮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前体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神经样细胞等。就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血管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9.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R)-扁桃酸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Bacillussp.HB20菌株合成(R)-扁桃酸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R)-扁桃酸产率的三个主要因素:麦芽糖、蛋白胨和牛肉膏。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麦芽糖、蛋白胨和牛肉膏浓度与(R)-扁桃酸产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最佳质量浓度:蛋白胨11.507g/L,牛肉膏6.708g/L,麦芽糖10.907g/L,(R)-扁桃酸产率理论最大值达到66.87%。经模型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在优化条件下(R)-扁桃酸产率提高了25.87%。  相似文献   
190.
《生物磁学》2010,(20):I0003-I0003
细胞自噬与肿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而自噬在肿瘤细胞中发挥何种作用却一直存在争议。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朱卫国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发现,肿瘤抑制因子FoxO1(叉头蛋白家族1)是诱导细胞自噬的关键蛋白,其抗癌作用与其诱导自噬功能密切相关。近日,《自然一细胞生物学》(NatureCellBiology)杂志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