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8篇 |
免费 | 276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6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腰椎全麻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全麻手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患者均常规给予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试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分别于术前(T0)、手术开始2 h(T2)、术后24 h(T24)检测血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定;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于术后1d和2d进行认知状态评定,并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T2和T24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明显低于T0,T2时试验组患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2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和2d时试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2d时MMSE评分高于术后1d,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除POCD以外的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有效减轻腰椎全麻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2.
直接遗忘效应中认知抑制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认知抑制研究的兴起,作为测量认知抑制能力的主要方法,直接遗忘效应得到了不断深入的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直接遗忘效应的研究范式,并就直接遗忘的内在机制是"选择性复述"的作用,还是"认知抑制"的作用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还就个体抑制能力的发展进程及其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并指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3.
摘要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下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应激反应、炎性因子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的住院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共98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浅麻醉组(n=49,BIS值45~55)和深麻醉组(n=49,BIS值30~40)。对比两组苏醒质量、应激反应、炎性因子、术后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结果:浅麻醉组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短于深麻醉组(P<0.05)。插管后即刻(T1)~术毕(T5)时间点,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下降后升高(P<0.05)。深麻醉组T1~T5时间点HR、MAP高于浅麻醉组(P<0.05)。手术开始2 h(T4)、拔管后60 min(T6)时间点,两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呈升高趋势,且浅麻醉组高于深麻醉组(P<0.05)。T4、T6时间点,两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持续升高,但浅麻醉组低于深麻醉组(P<0.05)。深麻醉组的术后3 d、术后7 d 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低于浅麻醉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BIS值范围30~40可维持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低,但是其对认知功能影响相对较大;BIS值在45~55之间时,患者苏醒快,炎性因子水平更低;临床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控BIS值。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并分析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25例纳为病例组。通过宣传招募健康志愿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评分和认知功能,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和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显示,病例组的错误应答数高于对照组,正确应答数低于对照组(P<0.05),Stroop色词测验结果显示,病例数正确数低于对照组,错误数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SF-36评分与SSRS评分呈正相关(P<0.05)。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病程、药物治疗、住院时间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药物治疗情况为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健康人群,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支持以及患者的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药物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分析和总结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的知识与态度。方法 对经济水平和艾滋病疫情不同地区的两所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7.5%的医务人员发生过职业暴露,49.1%的不知道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50.3%的不知道艾滋病职业暴露后预防服药时间,70.4%的没有参加过标准防护培训,27.5%的认为对艾滋病病人进行常规检查有风险;如果知道病人是艾滋病感染者,43.8%的会避免与其接触;如果在手术前知道病人感染艾滋病,41.0%的医务人员认为会放弃手术。结论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比例较高,暴露后处理的知识和技能欠缺;艾滋病预防知识存在缺陷;标准防护培训不到位;面对艾滋病病人时,医务人员会通过不接触或拒绝为其手术等方式过度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26.
EEG是由大脑产生的非线性时间序列,体现出混沌行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脑电信号分析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非线性动力学在脑电信号研究中(睡眠阶段,麻醉深度,认知过程,精神分裂,痴呆及癫痫)的进展,以期对脑神经动力学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27.
目的:考察性别、不同分组和言语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影响.方法:被试为122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为7-8岁.实验材料为两套内容同质的分类卡片,每套卡片都存在四个维度的差异.首先通过前测将儿童的分类能力分为高水平、低水平两种类型,然后进行两两配对.因变量指标为: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之间的差值.结果:1.能力水平配对因素影响同伴合作.2.有无言语交流对分类成绩存在显著性影响,有言语交流组成绩明显高于无言语组.3.性别配对对同伴合作没有影响.4.能力水平配对与有无言语交流的交互作用明显,其中低.高组中有言语交流成绩明显优于无言语交流成绩.结论:与水平比自己高的同伴合作效果好于水平相当或比自己水平低的同伴之间的合作.言语交流的效果能明显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28.
暴露于2450MHz连续(CW)微波 (功率密度 :2mW/cm2,SAR :1.2W/kg)的大鼠在水迷宫训练期特别是检测期显示了认知功能的下降 ,表明了空间“工作记忆”的消弱。但是 ,同时施加一个极低频 (ELF)噪声磁场 (rms:10μT) ,上述负效应完全消失。这一动物行为学结果暗示 ,时间不相干而空间相干的低强度ELF噪声磁场能长程抗拮大鼠对连续微波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