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41.
范先群  奚渭清 《生理学报》1996,48(5):497-500
用系列强度11档刺激闪光记录20例30只眼的视网膜电图(ERG)振荡电位(OP),研究OP的光强特性和参数稳定性。结果表明,OP各子波峰时和刺激光强呈指数曲线相关,相关性很高;而振幅和光强的函数关系的变异很大,相关性较低,不同对象间OP各子波振幅的变异系数较大,而峰时的变异系数较小,OP的峰时改变比振幅改变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42.
长期观察多种听觉诱发电位的一种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豚鼠的面神经管和颅顶同时植入电极、在清醒状态下长期观察耳蜗电图、听觉诱发的SN4电位、听觉脑干电位、听觉中潜伏期反应、听觉中潜伏期反应的40Hz相关电位及颅顶慢电位等听觉诱发电位,电极不接触、不损害听觉结构,埋植3、6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88.10%、80.95%,埋植12-18个月的成功率为76.19%。  相似文献   
143.
游离心肌细胞晚钠通道爆发型开放模式的电位依赖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远谋  王红卫 《生理学报》1997,49(5):483-490
应用膜片箝技术记录豚鼠游离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发现除极可引起晚钠电流爆发型开放,而复极可终止爆发型活动。爆发型模式的通道电流不仅有浓度依赖性和电位依赖性,其开放时间常数也随箝制电位变正而增大。多步阶梯式除极和斜线除极的实验结果首次表明电位变化愈迅速、除极步数愈多,爆发型出现的机率也就愈高。  相似文献   
144.
绿盲蝽气味受体基因AlucOR40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触角中克隆气味受体基因Aluc OR40,研究该气味受体基因在绿盲蝽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为理解绿盲蝽的嗅觉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绿盲蝽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气味受体基因Aluc OR40的全长序列。用半定量RT-PCR研究该基因在雌雄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通过爪蟾卵母细胞体外表达该基因,并结合双电极电压钳检测了该气味受体对60种气味分子包括绿盲蝽性信息素组分和植物挥发物的反应。然后,利用触角电位技术测定羽化后3 d的绿盲蝽成虫对Aluc OR40的气味配体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克隆了Aluc OR40(Gen Bank登录号:KU886190)。Aluc OR40编码398个氨基酸,蛋白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N末端位于胞内,C端位于细胞外,符合昆虫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半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Aluc OR40在触角中特异表达,且在雄虫触角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雌虫。双电极电压钳记录结果显示,Aluc OR40只对反-2-己烯醇一种气味分子具有特异反应。EAG实验结果表明,羽化后3 d的绿盲蝽雌雄虫都对反-2-己烯醇有反应,且雄虫触角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雌虫。【结论】结果提示Aluc OR40参与了绿盲蝽对反-2-己烯醇的识别过程,推测其在绿盲蝽交配过程中雄虫对雌虫的识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5.
昆虫通过信息交流感受内外坏境的变化,影响着昆虫定位、搜索食物源、寻找产卵地点和选择配偶等行为。在昆虫中,触角分布着较多的嗅觉感受器,可以感知挥发性分子、气味和激素,是昆虫重要的嗅觉器官,参与信息交流。综述和展望昆虫触角转录组的研究进展,有利于促进害虫管理、害虫防治和社会性昆虫级型分化与劳动分工的研究,也能为昆虫触角后续研究和昆虫触角仿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玉龙蝠蛾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玉龙蝠蛾 Hepialus yulongensis Liang 触角感觉器种类、形态和分布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蝠蛾触角呈丝状,由柄节、梗节和21—27个鞭节组成,总长2.3—2.7毫米,柄节比以后各节长,触角表面缺少隆起的网纹。触角感觉器计有七种,其名称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感器、锥形感器、鳞形感器、Bohm氏鬃毛及仅出现于雄蛾的钟形感器。根据中心栓的长度,腔下陷的深度和直径,腔锥感器基本上可分为长栓和短栓两种形态类型,腔的周围都无向内倾斜的缘栓;毛形感器可进一步分为A型和B型;Bohm氏鬃毛数量多,主要分布于柄节、梗节,但在端节也能见到。  相似文献   
147.
电刺激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在腰5(L_5)背根可记录到—稳定的负性背根电位(DRP),简称 PAG-DRP。PAG-DRP 具有空间和时间总和性质,沿背根作电紧张性扩布,且能被 GABA 能拮抗剂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所抑制。电解损毁中缝大核(NRM)对刺激背侧 PAG 诱发的 PAG-DRP 无明显影响,而可使刺激腹侧 PAG 诱发的 PAG-DRP电位幅值降低40%左右。结果表明,PAG 下行抑制作用中有突触前抑制参与;NRM 参与腹侧 PAG-DRP 的产生,背侧 PAG-DRP 则可能由 NRM 以外的其他核团中继。  相似文献   
148.
韩大英  刘北英 《生理学报》1990,42(6):562-570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羊浦肯野纤维细胞膜内钠离子活度(~(ai)N_a),细胞间钾离子活度(a~ok)及细胞膜电位(v_m),观察不同浓度低钠,无钙液对其影响,在无钙低钠液中,细胞内Na~+逐出,α~iNa 降低,其变化速率,幅值与[Na]_o 相关,同时也受细胞 a~iNa 初始水平(aiNa(o))的影响。aiNa 下降6min 时的稳态水平与[Na]_o 呈直线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Na]_o 降低时,细胞膜钠泵活动加强,细胞内 Na~+逐出增加,其最终结果是使 Na+跨膜梯度维持相对稳定,因而可以认为是 Na~+跨膜梯度而不是单纯的细胞内 Na~+控制膜钠泵活动。在低 Na~+液引起细胞内 Na~+主动逐出增加的同时,细胞膜出现超极化,[Na]_o 愈低,膜超极化程度愈高,从低钠液引起的 a~i_(Na),V_m,α~o_k 变化之间的时程关系看,膜超极化主要由加大的外向泵电流引起,同时发生的细胞间 K~+浓度变化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9.
康健  魏保龄 《生理学报》1986,38(3):259-265
在33例猫将普鲁卡因或海人酸微量注入耳蜗核(CN)和上橄榄复合体(SOC)内,观察ABR的相应改变,以分析P_(2a)和P_(2b)波的来源。猫P_(2a)波的出现率与电极导联有关,颅顶-颈后为90%,颅顶-乳突仅为18%。普普卡因注入CN后,同侧耳短声诱发的ABR仅保留P_1波,对侧耳的则无改变。海人酸注入CN后,P_1和P_(2a)存留,P_(2a)不减小反而增大。普鲁卡因注入双侧SOC,可使P_3、P_4和P_5消失。这些结果提示,P_(2a)波主要起源于CN区域内的第一级听觉传入神经元轴突并受第二级神经元负电位的影响,P_(2b)波主要起源于SOC以下的第二级听觉传入神经元,猫的P_(2a)和P_(2a)波与对侧脑干结构无关。  相似文献   
150.
65个猪心室肌标本经24或48h低温处理后,用玻璃微电极进行细胞内动作电位记录。在经低温处理 48h的心室肌上,电刺激均能诱发节律性电活动,而在经低温处理 24h的标本上,节律性电活动的发生率只有8.3%。经24h低温处理后仍无节律性电活动的标本对低钾与哇巴因的反应和新鲜标本不同。低钾(0.35—0.7mM)台氏液能诱导所有低温处理标本的动作电位出现舒张期自动去极化(SD),从而导致节律性电活动。低温处理标本不仅对哇巴因毒性作用的耐受性大大减弱,而且在哇巴因(2×10~(-7)M)作用下,均出现叠加在缓慢 SD上的振荡电位,这种振荡电位的幅度一般小于10mV。低钾(1.4mM)台氏液灌流能使这种振荡电位增大,并在SD基础上导致自发活动。 实验结果提示,钠钾泵活动的抑制可能与心室肌细胞的节律性电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