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4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215篇
  460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前对于荒漠灌木光能利用效率(LUE)的季节变异及其调控因素,尤其是其生物调控因素的认识非常有限,导致了荒漠生态系统生产力模型的不确定性。拟验证假设:长期干旱环境下,典型荒漠灌木油蒿光能利用效率日均值(LUEday)的动态变化与叶片性状的季节性调整有关。试验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定期测量了油蒿生长季叶片LUEday的季节动态及相关叶性状指标,探究叶性状对LUEday的影响。结果表明:LUEday的季节波动范围为0.003-0.017 mol/mol,整体变异系数(CV)为38.75%。完全展叶期LUEday均值相比生长季平均值降低17.37%,相比展叶期和落叶期时降低30%;8个叶性状的季节变异幅度差异较大,其中总叶绿素含量(Chl)、类胡萝卜素含量(Car)和叶氮含量(LNC)均表现出较大的季节变异性(CV ≥ 20%),叶碳含量(LCC)和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的变异程度最低(CV<7%)。LRWC与所有叶片化学性状(Chl、Chl a/b、Car、LNC和LCC)均存在显著相关,表明其变化与叶片的养分吸收、光合色素合成以及碳同化的运输过程密切相关;油蒿LUEday的相对变化与LRWC、Chl a/b和LNC显著正相关,而LRWC和LNC的季节动态受空气温度(Ta)和土壤含水量(VWC)的共同调节,Chl a/b的季节波动主要由浅层土壤含水量(10 cm VWC)控制。以上研究结果强调,在未来预计极端的气候事件(如极端干旱和持续热浪事件)发生更频繁的旱地场景中,时间尺度植物叶性状对于土壤干旱和高温的适应性调整应当被充分考虑到旱地生态系统的通量建模方案中。该结果将为构建叶片尺度的光合生理模型与厘清LUE的生物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详细研究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锈水沟剖面晚泥盆世松滋亚鳞木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基于该植物大孢子叶球的连续纵切面,对孢子叶、孢子叶-孢子囊复合体进行了三维复原,并结合扫描电镜认识到以下新性状:叶球轴的后生木质部管胞梯纹加厚并具威廉姆逊纹,孢子叶柄的翅与孢子囊等宽或较窄,孢子囊通过亚孢原垫以径向狭长的连接带与叶柄近轴面的凹槽相连,囊壁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每个孢子囊内至少有20个大孢子。另外,依据全锥形的颈锥体,将大孢子归入刺毛瓶形大孢属Lagenicula。这些新特征支持松滋亚鳞木为广义水韭目成员、系统发育位置位于双孢子叶球亚目基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3.
范泽鑫  曹坤芳 《植物学报》2005,22(5):632-640
树木生长到一定年龄后高生长停滞,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存在很多争议。成熟假说认为树木顶端分生组织分裂活性下降导致树木高生长减慢。营养限制假说认为土壤中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素)在植物活体或枯落物中积累使土壤中可利用的养分含量降低, 细根生物量增加和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导致了地上部分生长的减缓。呼吸假说认为边材呼吸消耗随个体发育的增加使投入到高生长的碳减少。水力限制假说认为水分运输阻力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导致了叶片总光合碳同化下降, 分配到高生长的生物量减少。树木发展假说认为植物用多种调节机制克服随个体发育增加的水力阻力, 包括叶片结构和生理特征的变化, 叶/边材面积比降低, 边材渗透性和树干储水能力的增加等。水力限制假说得到了较多的关注, 对不同高度树木的叶比导率、光合特征和树干生长量等测定结果支持这一假说。但对这一假说 也存在很多的争议, 主要表现在: 水力阻力是否确实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水力阻力的分布, 补偿机制的作用和生物量分配转变等。本文综述了树木高生长限制的4个假说以及争论的焦点, 并总结了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4.
盾叶薯蓣总皂苷超声提取及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频率对盾叶薯蓣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研究了以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或水作溶剂从盾叶薯蓣中超声提取总皂苷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扩散过程中超声提取薯蓣总皂苷的动力学模型满足非定常扩散方程,相关系数为r=0.95,最佳超声时间为40min。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明确Q型烟粉虱对不同烟草品种的选择性及与叶背茸毛密度的相关性,为烟草抗虫品种的选育应用及对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控制条件下,进行选择性试验、非选择性试验,观察发育历期和叶背茸毛数量。【结果】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成虫选择性、产卵趋性及卵-成虫的发育历期影响显著,叶背茸毛密度与成虫趋性及产卵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供试的8个烟草品种中,‘CF225’、‘CF226’叶背茸毛密度高,Q型烟粉虱对它们的选择性强,表示这两个品种的烟草的抗虫性弱;‘云烟117’、‘K328(C8)’叶背茸毛密度低,Q型烟粉虱对它们的选择性弱,表示这两个品种的烟草的抗虫性强。【结论】选育少毛的烟草品种,可以提高烟草对Q型烟粉虱的抗性,本结果对烟草抗虫品种的选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于晓艳  于辉  任亚超  申志英 《生物磁学》2009,(20):3962-3963
目的:提高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加大黑龙江省道地药材的开发力度。方法:采用40℃温水浸种8h后,流水冲洗4h;150w微波辐射25s(北柴胡)、20s(狭叶柴胡);柳枝浸出液为萌发剂;浓H2SO4浸种2s,同时培养未经处理的种子作为对照组。结果流水组两种柴胡的发芽率分别为82%、86%;微波组发芽率分别为77%、75%;柳浸组发芽率分别为67%、72%;浓硫酸组发芽率分别为45%和35%;对照组发芽率41%、47%。结论:大规模播种可采用40℃温水浸种8h,流水冲洗4h,150w微波辐射25s(北柴胡)、20s(狭叶柴胡),采用柳枝浸出液为萌发剂均可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07.
分析气候变化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ART(分类和回归树)模型及A2和B2情景,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ifolia)、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和喀什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 var.kaschgarica)分布范围及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下,这些植物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减小;从新适宜及总适宜分布范围而言,短叶假木贼和梭梭从1991-2020年到2051-2080年时段增加,之后减小,其它植物从1991-2020年到2081-2100年时段减小;喀什膜果麻黄和驼绒藜适宜分布范围减小并破碎化,其它植物向目前适宜分布的西部、西北部(或青海西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区扩展;除驼绒藜和喀什膜果麻黄与年均气温变化具显著相关性外,其它植物分布范围与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相关性较弱(P〉0.05),除驼绒藜、喀什膜果麻黄和裸果木目前分布范围与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回归关系较强外,其它植物分布范围与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多元线性回归关系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下,这些植物空间分布格局改变,目前分布范围减少,新适宜及总适宜分布范围近期增加,随着气候变化程度的增强,又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8.
在南岳山桎木潭引种树参和长叶竹柏,经过24年的引种驯化,现都已开花结果。通过连续3年的物候观测表明,引种树木叶芽及幼叶的生长集中在每年的3—4月,开花期4~7月,果熟期在9—10月。分析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为开发推广树参、长叶竹柏在园林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十字花科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0.
马尾松毛虫雄蛾触角毛状感受器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gus(Walker)雄蛾有一对羽毛状触角。在触角鞭节的每对侧枝的内侧(迎风面)着生许多毛状感受器。每个毛状感受器由几丁质表皮毛及位于其下的三个感觉神经原和三个呈同心排列的辅助细胞-鞘原细胞、毛原细胞和膜原细胞构成。几丁质表皮毛上有许多孔。毛腔内充满感受器淋巴液。感觉神经原发出的树状突伸入毛腔,浸浴于感受器淋巴液内。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司嗅觉的化学感受器。雄蛾终生不取食,推断它的嗅觉感受器主要用以感受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帮助寻找配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