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外来种互花米草入侵模式与爆发机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因其促淤造陆和消浪护堤作用显著而被许多国家引种,如今却在侵入地快速蔓延并呈现爆发趋势,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危害,被认为是研究生物入侵生态学和遗传学的模式植物。从种群的入侵力、生态系统可入侵性和入侵通道3个方面探讨互花米草的爆发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遗传分化和基因渗入能力是互花米草爆发的遗传基础,对逆境的高抗性和强竞争力是其快速扩张的保障,而高繁殖系数是互花米草爆发的源泉。我国互花米草种群的早期扩散人为影响超过了自然过程,快速扩张呈现出点源扩散和多点爆发的特点,从而为其种群控制带来困难,同时种子的跳跃式和连续式扩散在互花米草种群维持、更新和爆发中有重要作用,强有力的克隆生长能力也为互花米草种群的连续扩张提供了保障。现阶段要完全控制和根除互花米草是不实际的,但在及时预测预警的基础上,应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采取有序控制和综合开发利用的策略,仍可望妥善解决互花米草入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2.
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土传性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多种植物并引发黄萎病。目前,人们关于大丽轮枝菌的侵染和致病机制的了解还很不深入。本文通过敲除大丽轮枝菌编码丝氨酸/苏氨酸的蛋白激酶基因VdSCH9,阐明了其在大丽轮枝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SCH9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与cAMP-PKA途径和TOR信号通路相关,对酵母的生长、压力响应和寿命等有重要作用。大丽轮枝菌VdSCH9敲除突变体的生长速率显著下降,菌落边缘菌丝更为稀疏,菌丝分枝减少,对棉花植株为害的平均病情指数为56.6,显著低于野生型和互补突变体的平均病情指数90.5和82.8,对茄子植株为害的平均病情指数为65.9,也显著低于野生型和互补突变体的平均病情指数91.1和89.8。另外,敲除突变体对于高渗透压、氧化还原压力、细胞膜和细胞壁完整性等压力条件的敏感性增强。因此,VdSCH9对于大丽轮枝菌的生长、压力响应及致病力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3.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联合Kegel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肌力、尿流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产后SUI患者109例,按照入院就诊奇偶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4例,接受Kegel盆底康复训练,研究组55例,接受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联合Kegel盆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疗效、漏尿量、尿失禁程度、盆底肌力、尿流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各指标(手测肌力和Ⅰ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漏尿量、尿失禁程度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腹压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流率(Qmax)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力(MUCP)]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各维度(限制性行为、心理影响、社交活动受限)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联合Kegel盆底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产后SUI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和尿失禁情况,减少漏尿量,同时可促进尿流动力学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4.
Geng XJ  Lu XF  Zhang LC  Zeng YM 《生理学报》2008,60(4):469-474
为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后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distal cerebrospinal fluid con-tacting neurons,dCSF-CNs)中drebrin的表达,探讨免疫荧光技术用于dCSF-CNs研究的可能性,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CCI组,采用侧脑室注射霍乱毒素亚单位B(choleratoxin subunit B,C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结合物(CB-HRP)示踪标记大鼠dCSF-CNs,观测三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并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比较各组dCSF-CNs中drebrin的表达.结果显示,三组中仅CCI组大鼠痛阈下降,三组大鼠dCSF-CNs均显示清晰,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dCSF-CNs胞浆内无drebrin表达,CCI组dCSF-CNs胞浆内drebrin表达较多.结果表明,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观察dCSF-CNs,形态清晰,技术可靠.dCSF-CNs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25.
本研究旨在探讨触液核GluN2B-BDNF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应用侧脑室注射特异性触液核示踪剂霍乱毒素亚单位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cholera toxin subunit B conjugated with horseradish peroxidase,CB-HRP)的方法标记触液核;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染...  相似文献   
126.
密度感应系统:对细菌致病力的自行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菌通过密度感应系统感受环境中的信号分子,进而调控菌群一系列生物学性状。研究发现密度感应系统能够调控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毒力基因表达及噬菌体感染等功能,其中基于密度感应系统调控细菌抵御噬菌体感染更是新发现,预期也将是未来数年的研究热点,其调控机制的阐明将为有效应用噬菌体开展耐药菌的防控展现广阔前景。本文将重点综述细菌密度感应系统对细菌致病相关功能的调控机制,旨在为病原菌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7.
尹磊  祁克宗  宋祥军  涂健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12):3031-3037
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借助Ⅲ型分泌系统黏附在宿主细胞表面,然后跨越胞膜将特异性蛋白注入宿主细胞内,破坏宿主细胞内的多种信号通路,从而有利于细菌的感染及定殖。在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中,除了肠细胞脱落位点(Locus of entericyte effacement,LEE)毒力岛编码的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外,在分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基因组序列时发现一个新的Ⅲ型分泌系统,大肠杆菌Ⅲ型分泌系统2(Escherichia coli 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 2,ETT2)毒力岛。研究显示,ETT2可能在大多数菌株中不具有完整的分泌系统功能,但是其对于细菌毒力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简要综述了大肠杆菌ETT2的基因特征、ETT2的分布与流行、ETT2的功能与机制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8.
浩浩巴花粉生活力测定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立铨  黄雨英  李纯  江新能   《广西植物》1992,(4):384-385
用10%、20%、30%蔗糖溶液加琼脂作培养基,在恒温箱中培养浩浩巴花粉,在20%蔗糖溶液培养基中,花粉发芽率为26.5%;贮藏34天后,花粉发芽率为0.77%,基本失去发芽能力。在培养基中加入0.01%硼砂,花粉发芽率为61.6%,比不加硼砂的培养基花粉发芽率提高了35.1%。  相似文献   
129.
The MTEC1 cell line,established in our laboratory,is a normal epithelial cell line derived from thymus medulla of Balb/c mice and these cells constituteively produce multiple cytokines.The selection of thymic microenvironment on developing T cells was investigated in an in vitro system.Unseparated fresh thymocytes from Balb/c mice were cocultured with MTEC1 cells or/and MTEC1-SN,then,the viability,proliferation and phenotypes of cultured thymocytes were assessed.Without any exogenous stimulus,both MTEC1 cells and MTEC1-SN were able to maintain the viability of thymocytes,while only the MTEC1 cells,not the MTEC1-SN,could directly activate thymocytes to exhibit moderate proliferation,indicating that the proliferative signal is delivered through cell surface interatcions of MTEC1 cells and thymocytes.Phenotype analysis on FACS of viable thymocytes after coculture revealed that MTEC1 cells preferentially activate the subsets of CD4^ CD8^-,CD4^ CD^8 and CD^4- CD^8- thymocytes;whereas MTEC1-SN preferentially maintained the viability of CD4^ CD^8- and CD4^-CD8^ thymocyte subsets.For the Con A-activated thymocytes.both MTEC1 cells and MTEC1-SN provided accessory signal(s)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viable cells and to markedly enhance the proliferation of thymocytes with virtually equal potency,phenotyped as CD4^ CD8^-,CD4^-CD8^ ,and CD^4-CD8^-subests,In summary,MTEC1 cells displayed Selection of thymic epithelial cells on thymocyte subsets. selective support to the different thymocyte subsets,and the selectivity is dependent on the status of thymocytes.  相似文献   
130.
用“心力环”表达心泵的“力效应”,以侧位肢体导联心电图来检测心脏传导系统的反应,在10条麻醉开胸狗上,观察了急性低氧条件下心泵的力学变化和心电活动演变过程的联系。在急性低氧早期,“心力环”即开始增大和“心力效率”(SV/FL_o)降低时,心电传导时间和心室复极化过程均没有明显改变(P>0.05)。直到以“心力环”环体减小及“心力效率”增加为特征的心泵衰竭出现时,才呈现心室复极化过程的明显缺氧性改变:ST_(Ⅱ)段抬高(P<0.05),T_(Ⅱ)波振幅显著增加(P<0.01);并伴以心率明显地降低(P<0.05)。在10条狗中有4条发生室性早搏或室颤等明显心率紊乱,它们均出现于“心力环”环体显著减小的严重泵衰竭时。另有8条狗在相似的实验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心泵衰竭时心肌乳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心泵“力效应”变化在急性低氧过程中发生得较早。这样,在评价心泵对急性低氧的耐受性上,心泵“力效应”比心脏电活动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