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1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67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1.
齐鲁  袁理  吴萍  冶亚平  丁彦青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4):6607-6610,6614
目的:HPV有许多类型,其大致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首要原因,在HPV基因组中,E6基因是促进宫颈细胞癌变的关键基因,本文主要研究HPV中的E6基因在各种不同型别的HPV中的进化关系,并对E2基因碱基替换率进行分析,探讨高危型HPV与低危型HPV的区别.方法:本文对不同类型HPV E6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识别高危型HPV可能的一致序列,对E6基因其中一处能导致恶性程度增加的突变进行分析.并对HPV16与其位于同一颗树的HPV35和HPV31计算相对碱基替换率.结果:高危型HPV均源自同一株病毒株的进化.各种HPV型别中,高危型HPV E6蛋白对应于HPV16E6蛋白的第83位氨基酸为缬氨酸更为保守,HPV中除E2以外的其他基因的非同义替换率均小于同义替换率.结论:HPV E6蛋白对应于HPV16E6蛋白的第83位氨基酸为缬氨酸能更好地实现HPV E6蛋白的致癌作用.HPV基因中除E2以外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都较为保守,是HPV增殖生长的关键基因,而E2部分区域非同义替换率大于同义替换率,说明E2这部分区域的突变能够更好的促进HPV的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基于过量UVB照射角质形成细胞HaCaT所致细胞膜流动性变化,探讨植物单体槲皮素(Qu)对细胞光应激的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aCaT细胞,分别加入25μg/mL、50 μg/mL、100 μg/mL的Qu,孵育后更换培养基,以30mJ/cm2 UVB剂量进行照射,Dio荧光探针标记细胞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其膜流动性的变化.结果:紫外照射组细胞膜流动性扩散系数D及荧光恢复率R最低;50μg/ml药物组荧光恢复率明显优于25μg/mL药物组,100 μg/mL药物组略优于50 μg/mL药物组,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Qu对UVB所致的细胞膜的流动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并与剂量成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3.
本文借鉴保险上的方法来考虑这样一个传染病模型,即在一个区域中,初始有一定的传染病人,假设一方面病人不断增加,且传染率受当时病人数目的影响;另一方面病人减少(死亡或治愈)的发生频率及数目受一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外界环境假定为一有限状态的马氏过程。在这些假设下,我们得出初始状态为i时疾病灭绝的概率以及平稳状态下的疾病灭绝概率。  相似文献   
114.
为寻找菘蓝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最佳培养基及愈伤组织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选用叶片和叶柄两种外植体,在添加不同种类植物激素处理组合的培养基上,对不同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增殖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比叶柄愈伤组织的诱导能力强,表现为出愈时间早,诱导率高,出愈多且质量好.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6-BA1.0mg/L 2,4-D0.3~0.5mg/L;继代增殖培养基:MS 6-BA0.5mg/L 2,4-D0.3mg/L.因此,采用菘蓝叶片为外植体,能高效的诱导出愈伤组织并能快速增殖.  相似文献   
115.
混合培养体系对染料的脱色和降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混合培养体系对染料的脱色和降解的条件,为实际应用奠定一定基础.方法:利用4株细菌和4株丝状真菌组建了一真菌细菌混合物培养体系,考察了该混合培养体系对各单一依染料的脱色与降解情况,初步研究了其对混合染料脱色与降解的工艺条件,包括接种比例、处理时间、氧气供应、接种顺序等.结果:真菌与细菌同时接种,且接种比例为2:1,振荡培养到3h就达到很高的脱色率和降解率,12h时脱色率和降解率分别达到98.36%和89.89%;而且该混合培养体系对高浓度染料有较强的耐受性,在染料浓度高达320 mg/L时,脱色率和降解率仍高达97.03%和74.03%.结论:得到了该混合培养体系对染料脱色和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6.
目的:通过变温处理研究羊草种子休眠与愈伤组织诱导的关系。方法:以成熟羊草种子作为外植体,MS+2.0mg/L2,4-D为诱导培养基,分别采用26℃恒温和16℃/26℃变温(各12h)的方式培养,3w后统计诱导率。结果:恒温和变温培养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细胞,变温培养羊草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48.25%,较之恒温培养高出约1倍。结论:变温培养有助于羊草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117.
有效的种子散布是木本植物形成入侵种需要经历的过程之一,但在预测入侵种时却常常被忽略.紫金牛科东方紫金牛(Ardisia elliptica)原产热带亚洲而在北美成为入侵植物,分布在云南南部的其同属种酸苔菜(A.solariacea)与之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本文以酸苔菜为研究对象,于2004年12月至次年2月分别在人为干扰轻的野象谷和人为干扰重的植物园进行酸苔菜的种子散布及捕食研究,试图了解生境变化对其种子散布和种子捕食的影响.结果表明,酸苔菜在两地的种子散布者均为白喉冠鹎(Alophoixus pallidus)、黑冠黄鹎(Pycnonotus melanicterus)和灰眼短脚鹎(Iole propinqua),但3种食果实鸟类的组成比例、拜访行为、频率及种子捕食者的影响在两地均不相同.人为干扰轻的野象谷生境中白喉冠鹎、黑冠黄鹎与灰眼短脚鹎的拜访频率分别为25%、32%和26%.取食后的第一次停栖地点有4%在10 m以外;人为干扰重的植物园生境中3种鸟的拜访频率分别为67%、8%、5%,取食后的第一次停栖地点有26%在10 m以外.人工摆放种子试验表明,地面上种子捕食者主要是啮齿类;在两生境中种子捕食率均较低(2-6%),但野象谷生境中种子捕食率仍显著高于植物园生境.野象谷生境中种子还受到象鼻虫幼虫的危害,危害率为17.9±3.5%(n=512);而植物园生境中未发现种子被象鼻虫危害(n=489).干扰对生境中的动物组成及行为造成了明显影响,并可能通过种子散布与捕食的改变而间接影响与其有密切关系植物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118.
2000年至2006年屎肠球菌的临床分离与耐药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屎肠球菌在临床的分离与耐药变迁情况,为临床抗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帮助。方法用WHONET 5软件统计分析我院2000年至2006年屎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在各病区、样本中的分布与耐药性的变迁情况。结果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0.32%上升到2006年的0.81%;7年中以重症监护病区(ICU)分离菌株最高,占总分离菌株的68.9%,其次为肾内科病区占13.5%;在送检标本中以尿液标本分离菌株数最高,占总分离数的62.3%,其次为痰液(10.2%)。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显示,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庆大霉素500、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呈较高的耐药率,而对四环素、呋喃妥因、链霉素2000相对较低;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于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力奈唑烷这两类临床还未运用的抗生素已有一定的耐药率。结论屎肠球菌在临床的分离率在逐年增加,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该菌呈多重耐药的特性,并呈不断增加趋势,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脂肪乳输注使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升高对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的影响。方法分别给大鼠输注脂肪乳2、5、7和48 h,行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试验评价葡萄糖输注率,测定血浆葡萄糖、FFA。结果与生理盐水输注组比较,2 h脂肪乳输注使血浆FFA升高了2倍(P〈0.01),GIR下降27%(P〈0.05),脂肪乳输注5 h GIR降低了52%(P〈0.01),7 h GIR降低56%(P〈0.01),输注48 h脂肪乳GIR降低58%(P〈0.01),5 h组7、h组及48 h脂肪乳输注组间GI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输注脂肪乳使FFA浓度达到基础值的3倍左右,可复制出脂毒性胰岛素抵抗的模型,而且胰岛素抵抗达到一定程度后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20.
褐黄孢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纳他霉素产生菌株褐黄孢链霉菌SG-2002为出发菌株,考察了菌丝体培养基、甘氨酸浓度、培养时间、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再生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为S培养基中添加1%的甘氨酸,菌丝体培养 30 h,溶菌酶浓度 40 mg/(g菌体干重),酶解温度 30 ℃,酶解时间 60 min.褐黄孢链霉菌的原生质体形成量达到4.0×106 个/mL,再生培养基选择R5′培养基,再生率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