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微卫星DNA标记及其在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卫星DNA作为第二代分子遗传标记是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种类多、分布广、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和杂合度的分子标记,由于其具有多态性检出率高、信息含量大、共显性标记、实验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已经成为种群遗传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分子遗传标记。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在鱼类的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物种遗传多样性的鉴定以及遗传基因连锁图谱的构建等方面已初步得到应用。该文就微卫星技术的原理方法,在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以及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微卫星技术在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62.
目的分析长江河口捕获的8种野生鱼类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差异并观察这种差异与食性的联系。方法采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DGGE图谱用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长江口8种鱼野生条件下肠道菌群的DGGE指纹图谱,观察到它们在野生条件下的肠道菌群的差异。其中,营底栖生活的舌鰕虎鱼的肠道菌群和其他7种野生鱼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他7种鱼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差异与它们的食性差异相关。结论PCR-DGGE技术是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分析研究鱼类肠道菌群结构的技术。8种野生鱼的肠道菌群的结构有明显的差别,并且食性差异大的鱼类之间肠道菌群差异也  相似文献   
963.
鱼类的嗅觉器官是其重要的化学感受器之一,由鼻孔、鼻腔和位于鼻腔内的嗅囊构成,鱼类嗅觉器官的进化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鱼类的嗅觉器官在鱼类的生活中,诸如摄食、御敌、生殖和集群等行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4.
甘南高寒地区不同海拔西藏沙棘根瘤内生菌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甘南高寒地区3个不同海拔西藏沙棘根瘤中内生菌的多样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种不同海拔的西藏沙棘根瘤内生菌的菌群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3个不同海拔西藏沙棘根瘤中的内生菌主要包括6大门,分别为蓝藻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微生物是蓝藻门和放线菌门,蓝藻门在3个海拔的西藏沙棘根瘤中的丰度分别为68.1%,64.7%和66.0%,放线菌门在3个海拔的西藏沙棘根瘤中的丰度分别为28.6%,30.2%和29.5%。放线菌门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为共同的优势菌属之一,在3个海拔的丰度分别为28.2%,29.8%和29.1%。3个不同海拔西藏沙棘根瘤中的内生菌除了能与沙棘共生固氮的弗兰克氏菌外,还存在其他的微生物群落,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有价值的内生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965.
报道1991-1993年武汉东湖子湖后湖区水处植被和水体理化性质的调查结果。上前后湖水生植物较东湖其它湖区丰富,共记载了47种,3年间水生植物生物量和水生植被分布面积变动剧烈。1991年水生植被分布面积约为该湖区面积的8.4%;1992年高达381hm^2,覆盖面积达80%;而1993年水生植被面积不到1%。经分析,认为目前影响后湖水生植被的扩要因子是草食性鱼类,只要停止放养  相似文献   
966.
应用数字图象处理以及纹理识别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八邻域算法,充分考虑了植物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特点,避免了繁杂的数学公式和庞大的运算量,显著提高了分析速度和精度,而且较好得克服了传统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着丝点和次缢痕位置判决的不精确性,染色体图象经轮的分叉现象等,应用于西藏野生黑稃大麦(HordeumagriocrithonAbergvar.nigrum)染色体图象的分析,实现  相似文献   
967.
应用数字图象处理以及纹理识别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八邻域算法,充分考虑了植物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特点,避免了繁杂的数学公式和庞大的运算量,显著提高了分析速度和精度,而且较好得克服了传统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着丝点和次缢痕位置判决的不精确性,染色体图象细化的分叉现象等。应用于西藏野生黑稃大麦(HordeumagriocrithonAbergvar.nigrum)染色体图象的分析,实现了在微机上对其核型和N带带型参数的准确、快速的自动提取,结果表明西藏野生黑稃大麦与栽培大麦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68.
根据近岸捕食鱼类胃含物分析及渤海生物资源大面积定点拖网调查 ,研究了渤海莱州湾渔业资源增殖的敌害生物种类、分布及其对增殖种类的危害 .结果表明 ,鲈鱼幼鱼、黄姑幼鱼、绵鱼尉、虾虎鱼类是捕食渤海对虾、梭鱼等增殖种类幼体的主要敌害生物 ,危害主要发生在近岸 ,其中鲈鱼危害较为严重 ,主要危害期为 7月 ,被捕食的幼对虾长度以 3~ 7cm为主 .鉴于敌害生物大量捕食增殖种类主要发生在近岸和两者密集分布区的重叠处 ,在增殖放流区选择上 ,对敌害生物采取“回避”策略是保护增殖放流种类的可行措施 .  相似文献   
969.
王建林 《生物多样性》1997,5(4):271-276
西藏珍稀野生动物有125种,隶属于16目29科86属。其中:哺乳类52种,隶属于5目13科34属;鸟类69种,隶属于8目13科49属;其它种类4种。本文择其重要种类介绍了西藏珍稀野生动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970.
梁俊 《生物学杂志》1997,14(2):23-25
通过对怀宁县麻塘湖水库的鱼类种群及饵料生物组成进行的调查,鉴定出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四个优势种,底栖动物22种,浮游动物三大优势类群和鱼类32种。结果表明该水库的鱼类年龄组成趋于低龄化。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恢复该水库鱼类资源和提高水库生态效益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