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大自然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两端安放了两个“结”,将其牢牢固定在青藏高原上,最西端的“结”是世界第九高峰——海拔8125米的南加帕尔巴特峰,最东端的“结”则是海拔7782米的南伽巴瓦峰,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分别围绕着两座高峰穿过,都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大拐弯。这两个矗立在高原上的“结”不仅锁住了喜马拉雅山脉,也连接着无穷的神秘,墨脱——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城——便是这神秘峡谷中一处静谧的高原孤岛。  相似文献   
82.
重识西藏人     
廉莞 《生命世界》2006,(7):19-22
每个青藏地区以外的人,心里都有一个西藏人的形象,这种形象是书本、是影视、是走马观花似的旅游勾画出来的。这种形象不可避免的充斥着幻想、偏见,甚至是杜撰。那么在今天,真实的西藏人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西藏飞蝗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采用全光照(24L/0D)、全黑暗(0L/24D)与5 ℃低温相结合的试验处理,研究了低温和光照胁迫对西藏飞蝗体内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西藏飞蝗虫体脂肪含量以未经低温胁迫的全光照处理最高,达到11.8%.经低温和黑暗处理的西藏飞蝗虫体脂肪含量最低,为4.7%.经低温胁迫处理后虫体的海藻糖、甘露醇以和山梨醇含量显著高于未经低温胁迫处理.虫体糖原含量以未经低温胁迫的全光照处理最高,达6.40 mg·g-1.低温和黑暗处理还诱导丙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累积,促使西藏飞蝗体内多种氨基酸、甘油、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积累,糖原和脂肪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4.
本文记述了西藏毛蚜蝇Dasysyrphus xizangensis Pan,Wang et Huo,2010雄性特征。雄性体色及身体大小类似雌性,但雌性离眼,雄性合眼。该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理工大学动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85.
MAPK信号通路对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与凋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被认为是精子发生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比较MAPK信号通路中ERK1、ERK2、P38基因在牦牛及其杂交后代犏牛睾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探索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实验从成年雄性牦牛(n=10)和犏牛(n=7)的睾丸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ERK1、ERK2、P38基因mRNA水平。结果表明:牦牛睾丸中ERK1、ERK2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犏牛(P0.01),P38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中均有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ERK1、ERK2基因作为MAPK信号通路的重要成员,可能与犏牛睾丸精子发生障碍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86.
西藏块菌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产于西藏的块菌属3种,包括2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种。新种是刘氏块菌TuberliuiA.S.Xusp.nov.和西藏块菌TuberxizangenseA.S.Xusp.nov,新记录种是少孢块菌Tuberoligospermum(Tul.&C.Tul.)Trappe.标本全部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HXZE)。  相似文献   
87.
根据对西藏阿里地区163个植物群落样地资料进行的多元分析——排序、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给出了该地区植被的基本类型、生态梯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基本分析方法包括3个步骤:1)通过无倾向对应分析(DCA)的两个排序向量揭示了阿里植被的两个主要生态梯度;2)由该梯度的二维散点图及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分别产生非等级制与等级制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3)以多元回归分析将排序值与环境及地理参数相联系而给出各类型的环境指标——定量环境解释。分析表明,阿里植被类型及其分布主要取决于热量与湿度梯度,前者可通过地理参数,后者则通过土壤特征的数学表达式来定量地确定。两梯度包含的类型、种类与生境差异颇大,由低山暖性荒漠直到高山冰缘植被,从隐带性沼泽与盐生草甸到高原地带性荒漠与草原均各得其位,各有其值。表明该数量分析法对于处理高度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群落生态信息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88.
马科在中国的分布与现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高行宜  谷景和 《兽类学报》1989,9(4):269-274
蒙古野驴(Asinus h.hemionus)分布于内蒙和甘肃西北角、新疆东北部至准噶尔盆地西部。1982年航调,卡拉麦里山保护区内有356头,O.02头/平方公里;1986年调查为O.03头/平方公里。估计目前我国境内不超过2000头。西藏野驴(Asinus k.kiang)分布于西藏西部、新疆南缘山地;A.k.holdereri分布于除湟水河谷外青海全境、四川西北角、甘肃祁连山。1984年调查,阿尔金山保护区内有41,262头,0.917头/平方公里。估计我国境内种群约在20万头上。多年考察未发现野马(Equus przewalskii),目前可能在北塔山以东尚有少数残存。  相似文献   
89.
为了分析甘南牦牛(Bos grunniens)肌肉萎缩盒蛋白32(F-box protein 32,FBXO3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以及基因型与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593头甘南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混池测序和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 KASP)技术,检测了甘南牦牛FBXO32基因突变位点及基因型,分析了基因型与甘南牦牛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甘南牦牛FBXO32基因检测到7个SNP位点,分别是位于5′UTR区的SNP1(g.267A>C)、外显子1区的SNP2(g.326G>T)、外显子8区的SNP3(g.31231G>C),以及3′UTR区的SNP4(g.31352G>A)、 SNP5(g.31424C>T)、 SNP6(g.31503A>C)和SNP7(g.31504A>G)。其中,SNP1、 SNP4、 SNP5、 SNP6与肌肉嫩度显著相关(P<0.05), ...  相似文献   
90.
西藏块菌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阿生 《菌物系统》1999,18(4):361-365
首次报实于西藏的块菌属3种,包括2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种。新种是刘氏块菌Tuber liuiA.SXu sp.nov和西藏块菌Tuber xizangense A.SXu sp.nov,新记录种是少孢块菌Tuber oligospermum(Tul.& C.Tul)Trappe。标本全部保存于西藏庙的生态研究所标本室(JX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