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对西藏松萝地衣来源的两株非常规酵母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探究其生物学特性和应用潜力。【方法】从西藏来源的松萝地衣样品内部分离得到2株耐低温酵母菌株,通过26S D1/D2和ITS序列比对分析以及生理生化实验进行菌种鉴定;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验证探究菌株的生物特性。【结果】两株酵母菌株经鉴定均为Curvibasidium rogersii,可以在10℃低温良好生长,在20℃生长最佳,25℃及以上温度生长缓慢或不生长。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挖掘,测序结果发现,其基因组注释出功能的部分与产油脂的低温酵母白冬孢酵母Leucosporidium creatinivorum具有最高相似性,尼罗红染色发现两株酵母都能够生产油脂,另外在基因组序列中还发现了可能参与木糖代谢的相关蛋白编码基因,实验证明两个酵母菌株可以利用木糖生长。【结论】首次分离鉴定了来自西藏松萝的酵母C. rogersii,为充分开发利用松萝和其他地衣来源微生物,以及利用可代谢木糖的新资源酵母生产微生物油脂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正>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笔者在西藏昌都市八宿县、贡觉县、芒康县和昌都县先后观察并拍摄到白鹭(Egretta garzetta),为西藏首次发现。2013年9月29日,在八宿县然乌镇政府后方的湖边(29°30′17.28″N,96°45′25.44″E,海拔3 934 m),观察到2只白鹭成鸟,其体形纤瘦,全身羽毛白色,头部无羽冠,肩、背和前胸的蓑状羽也消失,呈冬羽特征;虹膜为黄色;眼先黄绿;嘴黑色,但嘴裂处及下嘴基部显淡黄色;胫与跗跖部黑色,趾黄绿色。2014年5月至6月,  相似文献   
63.
64.
为了研究牦牛肠源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3(嗜酸乳杆菌)对其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及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将10头健康牦牛(2~2.5岁)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益生菌组和空白对照组,益生菌组在饲料中添加2×109CFU·kg-1L.acidophilus L3,饲喂28 d后取其小肠样品,ELISA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SIg A、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L.acidophilus L3可有效增加试验组牦牛肠道SIg A的分泌量(P<0.05),组内比较发现SIg A在回肠含量最高,其次为空肠和十二指肠。IL-2、IL-4、IL-6在试验组小肠中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小肠IFN-γ的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证实L.acidophilus L3可提高牦牛肠道的黏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5.
描述了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o.(Benth.ex Hook.f.)Kudo]的1个新变型--白花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ex Hook.f.)Kudo f.dlbiflora J.Luo et S.L.Wang].原变型的花冠为淡紫色、红紫色或粉红褐色,而新变型花瓣为白色,花萼为绿色.  相似文献   
66.
西藏台错TT-1剖面厚369 cm,为一套碳酸盐粘土和粘土碳酸盐沉积,地层测年为41.4-4.5 ka,含丰富的轮藻化石,分属于11个轮藻植物群,群落所在地层的碳酸盐和钙质含量分别为80%和33%.从老到新(剖面自下而上):①41.4-26.64 ka(369-319 cm),处于末次冰期间冰阶MIS3a暖期,湖区气候...  相似文献   
67.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鸟类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以来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观测与考察,共记录鸟类15目37科125种,约占全国鸟类的9.4%.该区域鸟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达78种,占总数的62.4%,此外还有东洋界鸟类22种,广布种25种.鸟类中多为留鸟,种类达84种,占到总数的67.2%,冬候鸟29种,夏候鸟12种.该区域有多种被保护的鸟类资源,其中IUCN收录6种,CITES收录19种,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收录13种;中国重点保护动物名录收录20种.  相似文献   
68.
林芝云杉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析了林芝云杉( Picea likiangensis var. linzhiensis )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性。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共有维管植物144种,隶属于53科116属,其中只含1种的属占81.03%。林芝云杉群落的区系组成、植物生活型谱、叶片性质等特征反映了群落的温带性质。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乔木层郁闭度为0.4~0.8,林芝云杉大多为乔木层的单一优势种,有时与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 smithii)、华山松(Pinus armandii)等混生,而群落植物的水平分布不均匀。优势种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表明,该种群处于稳定状态;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32.6364,其Shannon-Wiener指数为3.0926,Simpson指数为0.9366,均匀度指数为0.8942,且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69.
目的比较西藏小型猪与高原藏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和生化分析仪测定21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藏猪与西藏小型猪之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指标的测定差异有显著性,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葡萄糖、肌酸激酶指标的测定差异极显著。其中红细胞、白细胞、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的值藏猪高于西藏小型猪,而血小板计数、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的值藏猪低于西藏小型猪。结论不同的生活环境、气候条件和营养水平会对动物的血液生理、生化值的测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以麦洼牦牛、斯布牦牛、天祝牦牛和九龙牦牛为研究对象,对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receptor I,MCIR)基因编码区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牦牛的MC1R基因编码区全长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4个牦牛品种间及与普通牛间在MC1R基因的编码区内共有13个碱基差异,无碱基的插入和缺失现象,编码蛋白共有9个氨基酸差异.MC1R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有糖基化位点和7个跨膜区.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麦洼牦牛与斯布牦牛的MC1R基因相似性最近.本研究结果时今后开展MC1R基因与牦牛毛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牦牛的毛色遗传机理、基因定位、基因表达调控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