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第34届欧洲肿瘤外科会议日前在英国举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作为中国唯一一位特邀代表赴会,并在大会主题发言中报告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许剑民所带领的中山医院普外科结直肠癌多学科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对于起初无法进行切除治疗的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与单纯的化疗方案相比,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肝转移转化手术切除可能,并可改善其缓解率及生存率。该项研究发  相似文献   
42.
以溪荪鸢尾(Iris sanguinen)、菖蒲(Acorus calamus)、黄菖蒲(Iris pseudaeorus)3种水生植物为实验植物,根据大伙房水库库区及入库河流的富营养化现状制备富营养化实验水体,通过28 d室内水培实验,研究3种植物对总氮、铵氮、硝氮和总磷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溪荪鸢尾组对总氮、铵氮、硝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8.1%、73.1%、84.8%和90.3%,菖蒲组分别为73.4%、90.1%、63.1%和89.1%,黄菖蒲组分别为83.9%、77.3%、75.0%和93.8%;3种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较为一致,均表现出前期污染物浓度下降较快,后期趋于平缓:对总氮、铵氮的去除作用前14天较为显著;对硝氮的去除作用在整个实验期间均显著;对总磷的去除作用在前21天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3.
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是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转运体(5-HT transporter,5-HTT)可将5-HT再摄取,降低细胞外5-HT浓度,从而调节神经信号传导。5-HTT异常在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如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抑郁和焦虑共病等常见的精神疾病。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五种SSRIs,被誉为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本文详细介绍近年来在临床上药物治疗抑郁症取得的成果以及这类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并简要介绍SSRIs在其它疾病领域取得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4.
贵阳市湖泊沉积物中铁还原菌的季节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滚管计数法检测了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湖沉积物不同季节铁还原菌(DIRB)含量,并分析了其pH及有机质等理化参数,检测了其沉积物孔隙水中铁、硫酸根含量。阿哈湖、百花湖和红枫湖沉积物中DIRB含量分别为1.09×104~8.83×105、1.05×104~3.43×105和4.80×103~4.47×105cells·g-1。暖季(6和9月)沉积物DIRB含量高于冬季(2月)1~2个数量级,且表层沉积物DIRB含量与界面水溶解氧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表明沉积物DIRB含量受溶解氧和温度影响明显。由于受到沉积物中O2、SO42-等其他微生物可利用电子受体的控制,沉积物剖面上DIRB活动区域随着冬夏季节交替有向沉积物上部迁移的趋势。虽然阿哈湖长期受酸性煤矿废水污染,但各湖泊丰富的有机质(60~140 g·kg-1)及适宜的pH(6.2~7.1)为铁还原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得水库之间沉积物铁还原菌在数量级上差异不大,但阿哈湖沉积物中铁还原菌生长峰值明显高于红枫湖、百花湖。  相似文献   
45.
张蓉  冷允法  朱猛蒙  王芳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1):2580-2585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宁夏南部固原市原州区不同时期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种群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普通克立格插值法模拟了苜蓿斑蚜种群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苜蓿斑蚜种群存在空间相关性,其半变异函数曲线均为指数型,空间格局呈聚集分布,空间变异成分的变化范围为34.13%~48.77%,空间相关范围为8.751~12.049km,聚集程度和方向有从西南向东北方向聚集的趋势.空间分布模拟图能较好地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直观地分析不同时期苜蓿斑蚜种群的动态变化,易于确定同一时期苜蓿斑蚜的发生位置和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46.
在面积为2700hm2的东湖水库,以散养的方式养殖河蟹。在放养密度不同的情况下,研究放养河蟹对水库中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的影响。2001年规格为220只/kg河蟹放养量为1500kg、密度为122只/hm2时,对摇蚊幼虫和寡毛类影响显著,而对其他软体动物和水生植物无显著影响。2002年同样规格的河蟹放养量增加至3500kg、密度为285只/hm2时,对底栖动物和部分沉水植物影响显著。本文对河蟹养殖容量作了讨论,认为东湖水库散养河蟹的放养量不应超过1500kg。    相似文献   
47.
飞来峡水库水质现状及其向广州供水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库供水(特别是对城市的供水)已成为缓解全球水资源供给不足的重要途径。于2001年至2003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调查分析了新建河流型水库-飞来峡水库的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营养状态。结果表明飞来峡水库水质良好,多数水质指标为地表水Ⅱ水质标准,其营养盐浓度、浮游植物的密度均较低,属于贫中营养。从近几年的水质变化来看,建库后,水质改善明显。通过对广州市饮用水源水水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水质和水量两方面探讨了飞来峡水水库作为广州优质水源地的优势。由于来水量大,水库水质净化能力强,飞来峡水库水质和水量均有保证,可作为广州市重要水源地之一。但今后,在流域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更应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48.
蒙古裸腹溞与褶皱臂尾轮虫的种间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实验室内将蒙古裸腹溞按0.06、0.10、0.30、0.60个·ml^-1的密度与褶皱臂尾轮虫(密度为0.3个·ml。)进行}昆合培养,同时按上述密度分别单种培养了蒙古裸腹溞和褶皱臂尾轮虫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蒙古裸腹溞与褶皱臂尾轮虫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当二者共存时,褶皱臂尾轮虫对蒙古裸腹溞种群产生压制作用,使蒙古裸腹溞在混合培养体系中以很低的密度存在,而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受蒙古裸腹溞影响不大.通过进一步的饥饿实验发现90%的褶皱臂尾轮虫经过144h饥饿后仍然存活,而经过120h饥饿后的蒙古裸腹溞100%死亡,褶皱臂尾轮虫耐饥饿能力较强是其在与蒙古裸腹溞竞争中获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9.
李薇  谈明洪 《生态学报》2018,38(24):8879-8887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山区人口迁出及空间重组成为影响中国山区人地关系的重要因素,这可能对山区植被恢复和生态改善产生巨大影响。基于人口空间数据、河流分布数据和MODIS数据,本文分析了河流沿线人口空间重组情况,以生长季EVI值为表征植被绿度的指标,采用基于像元的趋势分析方法和基于样本的相关分析模型,对2000—2010年间中国西南山区不同级别河流沿线的人口空间变化和植被变化作了系统性分析,并定量研究了人口空间重组与植被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级及以上河流出现人口往河流沿线聚集的趋势,人口在河流的影响区聚集程度大于对比区。其中,一级和二级河流沿线影响区人口密度增加量比对比区分别高75.9%和42.1%。(2)三级及以上各河流沿线影响区和对比区EVI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且影响区增加趋势低于对比区。(3)植被EVI变化趋势与人口密度变化呈负相关关系,河流沿线人口密度增加不利于植被的恢复;河流级别越高,植被EVI变化趋势与人口密度变化的相关性越强。  相似文献   
50.
吴璟  杨莲芳  姜小三  李强  王备新 《生态学报》2008,28(3):1183-119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溪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溪流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生物完整性是诊断溪流生物学状况和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目的是研究西苕溪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B-IBI)的影响.利用2003年西苕溪TM数据和DEM模型计算了62个样点上游3种空间尺度下(亚流域、沿岸和局部)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果表明,耕地,民居和竹园在流域中的百分比与B-IBI负相关,耕地百分比对B-IBI的影响在亚流域(r=-0.527,p<0.001),河岸(r=-0.665, p<0.001)和局部(r=-0.696, p<0.001)尺度上均显著.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百分比与B-IBI正相关.阔叶林百分比在亚流域(r=0.333,p<0.001),河岸(r=0.589 ,p<0.001)和局部尺度(r=0.618,p<0.001)与B-IBI显著相关.而针叶林百分比仅在亚流域尺度(r=0.366,p<0.001)与B-IBI显著相关.在研究流域内耕地百分比小于50%的情况下,B-IBI并非随着耕地百分比的增长而线性下降,而是在达到一定阀值后(亚流域尺度,27%;河岸尺度,57%;局部尺度,59%)耕地的影响逐渐趋缓.在耕地百分比小于阀值前,B-IBI在局部尺度上与耕地百分比的增长的关系最强(r=-0.808, p<0.001, n=46).建议在沿岸区增加阔叶林,针叶林与混交林的占有率,或者建立耕地与溪流间的林地缓冲带,有助于保护和恢复西苕溪生态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