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51.
光周期对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体重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本文测定了光周期对雄性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的体重、基础代谢率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动物从长光照(16L∶8D , LD) 转入短光照(8L∶16D , SD) 条件下驯化6 周(田鼠) 和7 周(沙鼠) 。结果显示: (1) 无论在LD还是SD 条件下, 两种动物的体重都趋于增加, 但反应程度不同也具有种间差异性。两种动物的体重对光周期的反应有时段性, 约14 d 前两种动物的体重增加迅速, 而后增加缓慢, 3 周左右趋于稳定。短光照条件下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的体重分别增长了37 %和11 % , 均低于长光照组(分别为47 %和25 %) , 说明短光照条件下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的体重增长较长光照缓慢; (2) 光照对两种动物的摄入能、消化能和可代谢能均没有显著影响,摄入能与体重的增长无关; (3) 光照对两种动物的基础代谢率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表明: 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在自然环境中, 可能以光周期作为一种信号, 当环境温度降低、食物质量变劣时, 采取降低体重以减少绝对能量需求的策略而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152.
非洲爪蟾两种孵化酶分子对卵黄膜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离纯化非洲爪蟾孵化酶时,得到了60kD和40kD两种分子,用孵化酶的特异性抗GST-UVS.2抗体进行Western杂交的结果证明二者均为孵化酶分子.60kD分子很不稳定,在纯化过程中极易降解,40kD分子可能是由60kD分子经过降解或自身降解丢失了两个CUB重复区而形成的,而CUB重复区很可能在对受精膜分子结构的修饰或改造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进一步验证其蛋白酶活性和生物活性时, 发现二者几乎具有完全相同的蛋白酶活性, 而且均具有很强的卵黄膜溶解活性.这种卵黄膜溶解活性的结果暗示了它们对早期胚胎孵化进行调节的一个可能机制,即二者在降解受精膜和凝胶层的不同阶段相互配合、又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由此可见,60kD分子降解或自身降解为40kD分子很可能是一种自然行为,而并非由于实验操作所致.  相似文献   
153.
文章描述了中国湖北李官桥盆地早始新世一奇蹄类新材料,建立了一个新属新种:秉志丹江兽(Danjiangiapingigen,etsp.nov.),,经过系统分析将其归入了爪兽类群。秉志丹江兽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爪兽。该文对爪兽的早期形态演化、爪兽类与古马类可能存在的亲缘关系以及爪兽类的起源等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4.
从大鼠肝、鸡肝提取了染色质并从受精未孵育鸡蛋胚下表层卵黄颗粒提取了染色质,在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这些染色质在无细胞系统中形成的组装核;研究二阶钙镁离子对形成组装核的影响。在有ATP再生系统存在的无细胞系统中,围绕染色质能形成与间期细胞核相似的组装核;二价钙离子不利于形成组装核,而二价镁离子是形成组装核所必须的,但过高浓度的镁离子对形成组装核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5.
156.
组建了室内自然温湿条件下暗黑齿爪鳃金龟的生命期望表和生殖力表。室温下测得该虫的内禀增长率(rm)为0.0106,周限增长率(λ)为1.0107,净增殖率(R_0)为2.2277。模拟了该虫世代种群存活率曲线为Weibull分布曲线I型:Sp(t)=exP[-(t/2.7082)~(4.6827],种群自然增长过程符合二次三项式,logy=a+bx+cx~2。经验曲线方程:logy=0.6689+0.3264。-0.0243x~2。  相似文献   
157.
本文报道中国蔺叶蜂科1新属:朱氏叶蜂属Zhuanagen.nov.及1新种:黑跗朱氏叶蜂Zhuananigrotarsissp.nov.,并编制了栉爪叶蜂族已知属检索表。新属隶属于栉爪叶蜂族,但前翅cu-a脉交于1M室下缘中部,2A+3A脉简单,端部直,翅痣窄长,副阳茎具1个很长的尾突等与该族已知的各属易于鉴别。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学院昆虫标本室。黑跗朱氏叶蜂Zhuananigrotarsis,新种(图1-6)正模:♀,四川峨眉山,1943-IX-12;副模:3♂♂,四川犍为,1935-VIII-20,马俊超。  相似文献   
158.
本文记述采自浙江天目山的单爪螯蜂属Anteon2新种,即皱单爪螯蜂Anteon rugosum,sp.nov.和侧突单爪螯蜂Anteon stylun,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59.
本报道了采自浙江省西天目山的单爪螯蜂属一新种。摸式标本存放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160.
以LambdaDNA为外源性DNA,爪蟾卵非细胞系统中进行核组装。在组装的不同时期提取核内和核外的DNA,电泳检测显示其迁移率与LambdaDNA完全相同,并随组装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在核内和核外分别是上升和下降的趋势。DNaseI能够降解核外的DNA而不能降解核内的DNA,证实了核膜的完整性。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进一步证明参加组装的DNA就是LambdaDNA。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