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集群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2002年在广西宁明县和龙州县利用直接观察、捕捉测量(共捕到197群蝙蝠,全捕180群)和标记重捕法(标记了31群的101只扁颅蝠,重捕到36只)比较研究了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a)与褐扁颅蝠(T.robustula)的集群结构。结果发现:扁颅蝠与褐扁颅蝠主要栖宿在刺竹(Bambusa stenostachya)的竹筒内,通过竹筒上的裂缝进出。扁颅蝠栖宿的竹筒长平均为27.7cm,外围直径平均为23.6cm;褐扁颅蝠的分别为28.3cm和23.8cm。扁颅蝠栖宿群大小为1—24只,褐扁颅蝠栖宿群大小为1—13只;2种蝙蝠的栖宿群中皆为独居所占比例最大(扁颅蝠为22.30%,褐扁颅蝠为40.63%),2只所占比例次之(分别为14.87%和18.75%),其它大小类型呈不规则变化。扁颅蝠栖宿群的性别组成,以雌雄混居最常见(占54.72%),其次为独居雄性(占20.95%),而褐扁颅蝠栖宿群雌雄混居群与独居雄性所占比例相当(均为40.63%)。2种蝙蝠的雄性趋向于独居,而雌性趋向于群居。扁颅蝠与褐扁颅蝠可以栖宿在同一片竹林内,并且可以在不同时间轮流使用同一个栖宿竹筒,但2种蝙蝠从未共栖于同一个竹筒内。另外,标记重捕扁颅蝠发现:扁颅蝠经常变换栖宿竹筒(栖宿竹筒不固定);同时栖宿群之间经常发生个体交换[动物学报50(3):326—333.2004]。  相似文献   
62.
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外植体的褐变是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目前一般认为影响褐变的因素主要有外植体材料、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了防止褐变的发生,主要可以从外植体和培养条件、进行细胞筛选和材料的预处理、抑制剂或吸附剂的加入等方面入手。酚、酚酶的区域性分布假说、自由基伤害假说、保护酶系统假说是褐变机理方面较为成熟的3种假说。  相似文献   
63.
不同虫源和致害性的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不同地理种群和致害性的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在高温和抗性水稻品种作用下的种群动态研究表明,在正常湿度下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的数量随若虫的生长发育而增加,5龄若虫期是共生菌增长的关键期;同一种群的褐飞虱秋季共生菌数量明显高于夏季。广西田间种群的短翅雌虫体内的共生菌数量显高于浙江省的杭州和龙游种群,经高温处理后,3个生物开共生菌数量均显减少,但其子代共生菌的数量在正常温度下马上恢复,与未经高温处理的褐飞虱共生菌数量基本相同,取食抗性品种的生物型1和田间种群的褐飞虱体内的共生菌数量均明显减少,取食抗性品种的第2代的共生菌又均比第1代少。这说明高温对共生菌的影响是暂的,而抗性品种的对共生菌的作用与褐飞虱种群对品种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64.
取分别在水稻品种TN1 (常用感虫对照 )、Mudgo(含Bph1 )或ASD7(含bph2 )上连续饲养 3 0代以上的3个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寄主种群 ,分别饲养于 2 0种氨基酸总量与配比不同的全纯人工饲料上 ,以羽化率、短翅率、若虫历期以及初羽化成虫体重为指标对不同种群的氨基酸需求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褐飞虱种群随氨基酸营养条件的改变有明显不同的表现 ,其中Mudgo种群最容易受到氨基酸营养条件的影响 ,而TN1种群所受影响最小。抗虫品种ASD7和Mudgo上的两褐飞虱种群所需的最佳氨基酸总浓度 (分别为 4 0 %~ 4 8%、4 0 % )高于TN1种群 (2 4%~ 3 2 % ) ,同时 ,前两种群对必需氨基酸浓度的变化较TN1种群敏感。这些结果表明 ,不同褐飞虱寄主种群对饲料氨基酸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分化 ,推测氨基酸可能是抗虫水稻品种胁迫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5.
体重和温度对褐牙鲆标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褐牙鲆标准代谢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幂函数关系;褐牙鲆标准代谢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二者为指数关系;褐牙鲆标准代谢率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用Rs=0.2340W^0.6695e^0.0372T表示。体重和温度对褐牙鲆的标准代谢率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6.
链霉素抗性突变--纳他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链霉素抗性筛选法,将经过紫外线诱变处理的纳他霉素生产菌——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ATC13326的孢子涂布在含有链霉素最小抑制浓度(0.6μg/mL)的培养基平板上,获得了122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其中纳他霉素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的有13株,产量阳性效率达到10.6%,同时获得了产抗生素能力为出发菌株1.46倍的突变株SG-56。  相似文献   
67.
刘泽文  韩召军 《昆虫学报》2003,46(2):250-253
对室内筛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对马拉硫磷抗性及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的连续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性发展在不同世代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化。LD50的最大变化发生在第3代和第5代之间。在筛选的前5代,羧酸酯酶活性上升与马拉硫磷抗性变化存在很好的相关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在第6代和第8代间的变化与抗性发展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可见,羧酸酯酶活性的上升在抗性发展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而乙酰胆碱酯酶不敏感在抗性发展的后期阶段起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密粘褶菌胞外低分子量多肽在纤维素降解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蔚  高培基 《微生物学报》2002,42(2):220-225
从褐腐真菌中能强烈降解纤维素的代表菌株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的胞外酶液中首次分离纯化得到一低分子量的活性多肽组分(称作Gt因子),此组分能在有O.2和Fe3+存在时产生羟基自由基HO·;对纤维素降解的研究表明,Gt因子不同于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β1.4糖苷键的水解作用,而以HO·氧化的途径作用于纤维素,导致纤维素中氢键的断裂,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使其暴露出更多的末端,从而有利于纤维素的进一步降解。  相似文献   
69.
警惕外来危险害虫褐纹甘蔗象入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润志  任立  曾玲 《昆虫知识》2002,39(6):471-472
褐纹甘蔗象Rhabdosceluslineaticollis (Heller)在菲律宾、日本和台湾 ,严重危害椰子等棕榈科植物和甘蔗。本文对褐纹甘蔗象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分布、寄主、扩散与危害、生物学特性等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0.
记述中国脉线蛉属Neuronema 2新种,即条纹脉线蛉Neuronema striatum sp.nov.和梵净脉线蛉Neuronema fanjingshanum sp.nov..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