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0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大尺度下褐飞虱种群空间结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褐飞虱是我国主要的水稻害虫,有着复杂的空间结构.地统计学可用来分析空间相关变量的结构和插值模拟空间相关变量的分布.运用地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和克立格插值法对广东省褐飞虱种群3个主要世代在早稻田间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模拟的结果表明,大尺度的褐飞虱田间种群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型,不同世代褐飞虱种群的局部空间结构有差异,聚集的范围分别为400、200和205km;空间分布模拟地图能反映褐飞虱种群在田间的具体分布情况,广东西部地区每一世代褐飞虱的发生密度均高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992.
多物种共存系统中3种蜘蛛对褐飞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稻田生态系统中天敌蜘蛛优势种食虫沟瘤蛛(Oedothorox insecticeps)、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水稻主要害虫飞虱(Nilaparvata lugenis)组成多物种共存系统,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统计方法探讨多种蜘蛛对1种稻虫的控制作用,分析天敌之间以及天敌与害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出了天敌对害虫的捕食量模型2个。对模型进行主次分析表明,害虫自身密度的大小对天敌的捕食量影响较大。天敌中对捕食量作用最大的是粽管巢蛛,其次是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的作用稍小。分析天敌间的交互作用表明,天敌个体大、活动能力强、生态位窄及其重叠值高、捕食量大,它们的种内种间干扰程度也大,特别是粽管巢蛛的种内干扰、拟水狼蛛和粽管巢蛛的种间干扰作用十分明显。最后讨论了天敌蜘蛛能有效控制害虫的最大密度,以及在该害虫密度下各种天敌密度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993.
板栗果肉褐变原因初探(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果心肉到外表层肉之间单宁逐渐增大,丙二醛(MDA)含量则相反,外层肉中,过氧化物氧化酶(POS)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高于果心肉,前者强于后者。  相似文献   
994.
居群遗传学原理及其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居群遗传学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居群遗传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有效居群大小、近交繁殖、遗传漂变和基因流,然后详细叙述了居群遗传学原理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的应用途径和前景。  相似文献   
995.
甘蓝型油菜长角果变异体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危文亮 《遗传》2000,22(2):93-95
用在中国发现的甘蓝型油菜长角果变异体的优良后代“鄂油长角”及短角果品种“中油821”为亲本,研究了角果长及与角果长密切相关的两个性状――千粒重和每果粒数的遗传。结果表明,角果长、千粒重、每果粒数3个性状受核基因控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母性遗传。供试双亲间角果长性状存在2对基因的差异。长角果对短角果为显性。数量遗传分析表明,角果长、千粒重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二基因互作模型,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角果长性状在两个基因座上呈联合分布,显性效应均大于加性效应,且存在超显性。千粒重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 Abstract:Eryou long-pod,which was derived from the unique long-pod mutant discovered in China,was crossed with the commercial broad rapeseed cultivar Zhongyou 821.From the crossing six basic generations were generated for studying the genetical behaviors of pod length and two related characters i.e.1000?seed weight and seed number per p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characters were governed by nuclear genes.The difference in pod length between two parents was related to two loci.Generation mea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6?parameter mode was to interpret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haracters studied and the epistasis was significant.Pod length mainly showed association of its genes and highly significant dominant effect,and even superdominant effect too.Meanwhile,additive effect was predominant in 1000-seed weight.  相似文献   
996.
997.
细胞因子(cytokine)是一类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信号分子,在免疫系统中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调控免疫应答。目前研究多侧重于通过实验方法检测细胞因子和受体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细胞间的通讯网络,但存在实验周期长、设备要求高和成本高等不足。因此,有必要通过计算方法来加快对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cell-cytokine interactions, CKI)的系统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变分图自编码器(variational graph auto-encoder, VGAE)预测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深度学习模型——DeepCKI。该模型可有效融合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特征,充分挖掘网络拓扑结构和节点属性中的有效信息,实现对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高效预测。与变分自编码和深度神经网络方法相比,采用图结构设计的DeepCKI表现出了最优的预测性能。DeepCKI模型对4种不同类型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8,模型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有效性。预测打分排名前100的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中,有36对已被最新发表文献验证,表明该模...  相似文献   
998.
包云轩  蒋蓉  谢晓金  朱叶芹  杨荣明  朱凤 《生态学报》2014,34(23):7078-7092
近30年来,中国褐飞虱的灾变性迁入因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出现了明显的时空变异,为了揭示气候异常对褐飞虱区域性灾变的影响,为我国褐飞虱灾变预警及其区域危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在收集1983—2008年江苏省32个植保站褐飞虱灯诱资料、1981—2008年太平洋海表温度和南方涛动指数数据及1983—2008年江苏省70个气象台站降水和气温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选取高邮、通州和宜兴作为江苏省不同水稻生长区的代表性测站(其中高邮代表江淮稻区,通州代表苏北沿海稻区,宜兴代表苏南稻区),通过对近30年来太平洋海温场、南方涛动、迁入区降水和温度异常与江苏省褐飞虱发生程度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了气候异常对该省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水温持续偏高的厄尔尼诺事件多引发江苏省褐飞虱偏重以上程度的发生,且其首次迁入峰的出现时间与厄尔尼诺事件开始期之间有1—14个月的滞后期。(2)南方涛动指数(SOI)持续出现负值的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当年或次年,褐飞虱为偏重以上的发生程度,且其首次迁入峰的出现时间滞后于SOI负值开始期1—14个月。(3)登陆并影响江苏的强热带气旋偏多的拉尼娜年也会出现褐飞虱偏重以上的发生。(4)降水对褐飞虱迁入的影响明显,但有限制条件;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的年份褐飞虱迁入量大、发生程度重;以6—10月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为预报因子,建立了褐飞虱发生等级的回归方程,方程拟合和试报效果好。(5)夏秋季6—10月地面气温的异常对江苏省褐飞虱迁入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秋温偏高的年份常导致江苏省褐飞虱偏重以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刘垚  包云轩  陆明红  刘万才 《生态学报》2017,37(13):4466-4475
褐飞虱是影响亚洲地区水稻生产的迁飞性害虫,其远距离迁飞与种群分布会受到大气环流和局地天气条件的影响。采用WRF-Flexpart耦合模式、GIS空间分析和Vincenty方位角/距离估计等方法,选取2009年9月30日—10月7日发生在中国15个植保站的褐飞虱迁入过程,并根据模式输出、GIS分析和轨迹计算结果探讨了多种大气物理胁迫共存下大气动力场、降水、温度场和湿度场对褐飞虱秋季回迁过程及其降落虫量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此次重大迁飞过程中,大气动力场、降水、温度场和湿度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对褐飞虱种群的迁入和降落起了不同的作用,因而造成了迁入虫量分布的时空差异。(2)从各虫源地迁出的褐飞虱种群是向着温暖而湿润的地方迁飞的,迁飞方向主要受所经区域盛行风向的影响,迁飞距离由途径区的风速所决定。(3)当迁飞种群途径局地降水较多的区域时,初期迁入量并不多,经过短暂的一段时间后降虫量会突然增加。(4)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大气湿度条件会影响褐飞虱的迁入虫量:褐飞虱迁入虫量在近地面温度高于26℃、相对湿度(925 hPa)大于70%且下沉气流较强的地区分布最多,而在近地面温度低于24℃、相对湿度(925 hPa)小于50%、无明显下沉气流的地区未发现有褐飞虱的迁入。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RAPD-PCR方法,对分别在水稻品种TN1、Mudgo和ASD7上纯化82代的3个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从205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了具种群特异性的引物10个,结果表明: 尽管未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雌、雄两性试虫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一般高于种群内,种群内的多样性则以未经抗性品种筛选的TN1种群最高。用相似性系数进行类平均距离法聚类,能将同一致害性种群的各个个体与其他致害种群分开,雌、雄虫均无一例外,表明不同致害性种群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同时雌、雄两性试虫分别归为2组,提示褐飞虱致害性遗传可能与性染色体连锁。不同致害性种群存在特有条带,有可能用于进一步建立褐飞虱个体致害性检测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