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裂叶翼首花的化学成分田军,吴风锷,邱明华,聂瑞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昆明650204)(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CHEMICALCONSTITUENTSFROMPTEROCEPHALUSBRETSCH...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道革螨二新种,西藏厚厉螨Pachylaelapsxizangensissp.nov.和亚东毛绥螨Lasioseiusyadongensissp.nov,1985年采自西藏亚东。  相似文献   
33.
齐口裂腹鱼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方静  谢林 《水生生物学报》1995,19(2):188-189
齐口裂腹鱼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扫描电镜观察方静,谢林,李逊,周毅(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关键词齐口裂腹鱼、微脊、微绒毛、杯状细胞、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ICSTUDYOFDIGESTIVETRACTOFSCH...  相似文献   
34.
裂褶菌多糖的构象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裂褶菌中提取一水溶性多糖Sci.气相色谱,高碘酸盐氧比,甲基化分析等确定它为葡聚糖.1-3糖苷键构成其主链,平均三分之一的主链残基在6位带有分枝,红外光谱和三氧化铬氧化表明Scl全部残基为β构型,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酸碱浓度状态下,检查糖链与刚果红形成络合物的能力以及Scl水溶液的粘度和旋光值.推测低温近中性Scl主要呈单股螺旋构象.升温或提高酸碱浓度导致有规则的螺旋构象转变成无规则的线团.高碘酸盐氧化去掉分枝则多股螺旋比例在构象中增加.  相似文献   
35.
本文描述了袋衣属一新种——横断山袋衣。它是本属中第一个以巴巴酸为恒有成分的种类,又是指袋衣种群中第一个具有真正裂芽的成员。这一新种是作者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植物标本室工作期间从H.Smith于1934年采自中国四川省的大量标本中发现的。对乌普萨拉大学的访问是中国科学院与皇家瑞典科学院之间1982年科学交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36.
甜茶,悬钩子属一新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树刚   《广西植物》1981,(4):17-19
本文报道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一个新种,Rubus suavissimus。 、  相似文献   
37.
本文报道了寄生在云杉上的中国新记录种顶裂盘菌(Lophophacidium hyperboreumLagerb.);首次发现了这个种的无性型座壳梭孢属(Apostrasseria sp.),证实了融雪前病株针叶上有表生的菌丝和小菌核;查清了它是新疆云杉林中的广布种,引致云杉雪枯病;发现了新分布区,地理分布范围在75°—94°E,37°40′—49°N;发现了新寄主,多土的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和引进的青海云杉(P.crassifolia Kom.)、川西云杉(P.balfourianaRehd.et Wils.)。  相似文献   
38.
沙文兰   《广西植物》1982,(4):189-190
<正> 米念芭(广西植物名录) 新种 Tirpitzia ovoidea Chun et How, sp. nov. in herb. Species Tirpitzia sinensi (Hemsl.)Hall. affinis, a qua differt foliis coriaceis 2—7 cm longis 1.2—3.5 cm Jatis, petalis majoribus, laminis 1.5—2cm longis 1.2—1.5 cm latis. (?)  相似文献   
39.
《生命的化学》2015,(5):680-680
2015年9月17日,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朱学良研究组和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郑诣先研究组的合作论文。该研究发现,有丝分裂调节蛋白BuGz能在生理条件下发生相变,导致大量的BuGZ分子聚合形成特殊结构。而且,这种相变对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的组装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变”作为物质的一种特性(如水、冰和水蒸气之间的转换)在物理世界早己广为人知,但细胞中蛋白质的相变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发现还是风毛麟角。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不同纤维桩表面处理方式对牙根修复后抗折裂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行正畸拔除的前磨牙120颗作为本研究样本,随机将120个纤维桩分为对照组、喷砂组和过氧化氢酸蚀组,每组40例。对照组纤维桩表明不给予任何处理,喷砂组给予氧化铝砂粒持续喷砂粗化处理,过氧化氢酸蚀组给予10%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均包埋于纤维桩道预备好的离体牙内,采用相同树脂制备成核,行全冠修复与黏固,再模拟口腔内部环境给予样本牙冷热循环处理,经相同环境加载后,置于电子万能实验机获取样本牙抗折裂强度数据。对比三组离体牙样本体型数据、离体牙断裂方式、抗折裂强度,对三组进行为期24个月的定期随访,统计三组修复体断裂率,并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 Rank法分析三组的生存状况。结果:三组的离体牙样本关于牙齿长度、牙根长度、颈部颊舌径及颈部近远中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组和过氧化氢酸蚀组的离体牙抗折裂强度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喷砂组和过氧化氢酸蚀组的牙齿折裂总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2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00%(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组、过氧化氢酸蚀组的生存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前磨牙修复过程中,对纤维桩表面进行喷砂或过氧化氢酸蚀处理均能提高牙根修复后抗折裂强度,改善修复体修复效果生存状况,且两种纤维桩表面处理方式对离体牙样本的断裂方式和抗折裂强度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