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三因素条裂区试验设计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原理提出三因素条裂区试验设计,并作了实例分析.该设计全面实施,既满足同一试验中有较多处理组合,又可使各因素有较大的小区面积,便于农事操作管理,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2.
葱属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包括大蒜、洋葱、大葱、韭菜等多种具有独特辛辣风味的蔬菜作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是葱属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是葱属植物各种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前体物质,由于其赋予葱属植物独特的辛辣风味和药用价值,因此研究葱属植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的代谢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在葱属植物中已发现7种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这些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主要在叶片中先经谷胱甘肽途径合成,再转运到鳞茎等贮藏器官的细胞质中积累。目前,关于葱属植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降解的研究较多,而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的研究则较少。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是植物硫代谢的下游产物,上游涉及含硫化合物的吸收、转运、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代谢等过程,这些代谢过程的变化可能影响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今后,应加强以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继续克隆鉴定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另一方面,加强葱属植物硫代谢的研究,为研究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的调控奠定基础。该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葱属植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分析血清CA199、CYFR21-1、CEA、NSE 水平检测在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探讨其与肺癌的相关性。方 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78 例肺癌患者、50 例肺部良性疾病及50 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A199、CYFR21-1、CEA、NSE 水平,比 较治疗前后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肺癌组血清CA199、CYFR21-1、CEA、NSE 水平较对照组、肺良性疾病组均显 著升高(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Ⅰ-Ⅱ期患者明显升高(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9.5 %,明显 高于CA199、CYFR21-1、CEA、NSE 任一单项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P<0.05);随着疗效的下降,血清CA199、CYFR21-1、CEA、NSE 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CA199、CYFR21-1、CEA、NSE 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且其表达水平与肺癌病情程度密 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及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分析盐酸戊乙奎醚在急性有机磷中毒重度中间综合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重度中间综合症患者34例,依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氯解磷定+阿托品+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氯解磷定+盐酸戊乙奎醚+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肌无力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肌无力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快速有效缓解急性有机磷中毒重度中间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5.
从长序虎皮楠(Daphniphyllum longeracemosum)果实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虎皮楠生物碱和三个已知的环烯醚萜苷型虎皮楠生物碱。通过现代波谱解析技术鉴定为daphlongeranine F(1),caldaphnidine F(2),daphcalycinosidine B(3)and daphcalycinosidine C(4)。其中,三个环烯醚萜苷虎皮楠生物碱系首次从该种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6.
刘南波  郑穗平 《广西植物》2010,30(1):122-126
介绍了三烯生育酚的生物合成途径,重点综述了三烯生育酚在神经保护、抗癌、降低胆固醇以及抗氧化等方面的优越生物学功能,以及利用关键酶的高效表达和前体物质水平的提高等植物代谢工程手段提高植物体内三烯生育酚生物合成水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7.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预后不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0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同期62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TI参数,血清NSE和Lp-PLA2水平。脑梗死组出院90d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预后评估,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TI参数联合血清NSE、Lp-PLA2诊断脑梗死和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脑梗死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SE、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FA值、ADC值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NSE、Lp-PLA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联合FA值、ADC值、NSE和Lp-PLA2诊断脑梗死以及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874,均高于各因素单独诊断和预测。结论:脑梗死DTI参数FA值、ADC值降低,血清NSE、Lp-PLA2水平增高,联合DTI参数和血清NSE、Lp-PLA2检测在脑梗死诊断和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8.
由胶孢炭疽菌复合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引起的炭疽病是珍珠李(Prunus salicina Lind1)产业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明确珍珠李炭疽菌对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的敏感性,比较不同地理来源及不同种炭疽菌对三种药剂敏感性差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三种杀菌剂对采自不同地区26株珍珠李炭疽菌的药剂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6株珍珠李炭疽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最高,EC50值介于0.010 8~0.645 2μg/mL之间,平均值为(0.191 2±0.03)μg/mL;苯醚甲环唑次之,EC50值介于0.165 8~2.168 0μg/mL之间,平均值为(0.725 8±0.088 0)μg/mL;吡唑醚菌酯最低,EC50值介于0.058 3~84.566 0μg/mL之间,平均值为(6.276 3±3.525 5)μg/mL。供试的26株珍珠李炭疽菌整体对以上三种杀菌剂敏感,且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最高,苯醚甲环唑次之,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最...  相似文献   
119.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的三个新记录种,裂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picturatum),长柄虾脊兰(Calan-the allizettei)和绿花毛兰(Eria lanigera)。裂唇卷瓣兰的中萼片全缘前部具一粒状附属物,唇瓣基部两侧具耳。长柄虾脊兰的中裂片非常小并具三条褶片。黄花毛兰的花黄绿色,唇瓣不裂。  相似文献   
120.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隶属鲤科、裂腹鱼亚科,俗称“雅鱼”,为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也是川西高原特有的冷水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名贵野生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齐口裂腹鱼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分布区域日趋缩小,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齐口裂腹鱼等名优水产品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为保护和持续利用这一野生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