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3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114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建全 《植物研究》2001,21(1):11-17
所研究的东亚款冬亚族及其相关类群的花部微观性状主要包括:花药顶端不育组织、花药药室内壁、花药基部、花药领、花柱分枝顶端、花柱毛被、花柱分枝内表面构型和果柄细胞列数等。此外, 根据所获证据, 讨论了款冬亚族花部微观性状的演化趋势。花部微观性状研究表明:毛冠菊属似乎应作为紫菀族中的一个孤立属;狗舌草亚族与千里光亚族和款冬亚族相比, 似乎是一过渡类群;东亚款冬亚族13 个属似可划分为6 个自然属群。  相似文献   
992.
五唇兰珠被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透射电镜对五唇兰(Doritis pulcherrima)珠被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授粉38d后,五唇兰外珠被细胞尚保持完好,而内珠被细胞开始退化;线粒体内嵴减少或消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数量减少,液泡增加,在新形成的液泡内含有膜状结构和模糊的细胞器,但核膜完整,与细胞程序死亡的部分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风车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TN去除率及氮转化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风车草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率为73.8%,与无植物人工湿地系统相比较,去除率提高了17.4%。风车草人工湿地氨化细菌为7.98×105cfu·g-1(细砂),硝化细菌为1.95×105MPN·g-1(细砂),反硝化细菌为5.89×1041.95×104MPN·g-1(细砂)。与无植物系统氮转化细菌相比,氨化细菌无明显差异,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均高出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94.
中国莎草科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树仁 《植物研究》2004,24(1):16-17
报道了产于西藏南部的1 个中国莎草科分布新记录种--阔鳞嵩草(Kobresia woodiiNoltie), 和产于西藏东南部的1 个《中国植物志》未收录的种--假钩状嵩草(K.pseuduncinoidesNoltie)。  相似文献   
995.
调查厦门筼筜湖区绿化草坪的生长状况,并对其不同地段草坪的土壤主要肥力因子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草坪土壤肥力与草坪草生长的关系,并提出施工设计、管理、维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舞草复叶的运动兼具昼夜节律性和次昼夜节律性(周期<24 h),两者运动机制显著不同.舞草侧生小叶叶枕运动细胞呈环状排列,协调可逆的体积变化形成侧生小叶的旋转运动.侧生小叶叶枕可对多种环境因子进行响应,但生态功能不明.对舞草侧生小叶叶枕解剖学、电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进行整合,结合最新的植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及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997.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物学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杂交水稻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利用测坑栽培条件,比较了4种灌溉方式下的水稻生物学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叶面积指数大,叶片光合速率高,蒸腾速率较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高;半干旱栽培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干旱栽培叶面积指数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且后期叶片早衰.间歇灌溉、半干旱栽培和干旱栽培比淹水灌溉分别节水8.75%、17.96%和29.69%;产量分别增产24.02%、减产5.07%和减产38.93%;水分利用效率以间歇灌溉最高,半干旱栽培次之,淹水灌溉和干旱栽培较低.间歇灌溉下稻粒的整精米率、精米率、粒长均高于其它处理,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于其它处理;随着稻田耗水量的减少,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而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提高.试验结果表明间歇灌溉为南方稻区较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998.
水稻品种化感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9个华南地区主栽水稻品种,用特征次生物质标记方法测定它们的化感指数,并通过田间实验确定这些水稻品种的抑草效应及主要农艺性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水稻品种的化感特性、抑草效应和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化感特性的水稻品种并不都能在田间表现出抑草效应,化感特性与主要农艺性状均无显著的相关性,但同时具有化感特性和有利竞争农艺性状的水稻品种均能在田间显示抑草效应.水稻化感特性和农艺性状的不相关显示化感特性转入相关的水稻品种将不影响它们的农艺性状,这意味着能培育出各种农艺性状的水稻化感新品种.  相似文献   
999.
分析3种针茅草原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年季动态,并利用积分回归模型探讨其对降水量季节性分配的响应,揭示水分有效性对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约3类针茅群落初级生产力年度变化的是水分,即前一年11月到当年8月的月降水量的年度变异是直接导致群落初级生产力年度变化的主要原因.降水的季节分配对于3类针茅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形成有着不同的作用.前一年11月至当年4月降水对于植物群落的初级生产力具有正效应,从5月开始降水对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群落的季节降水量格局较为相近,但是大针茅群落与克氏针茅群落相比对降水的利用效率较高;贝加尔针茅群落则表现出更高效的降水利用率.由此可见,降水量月季分配及其对针茅群落影响程度的不同是造成3种针茅草原地带性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接种豆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叶组织细胞膜透性、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豆链格孢菌使白车轴草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电导率显著升高,膜脂过氧化加强,MDA水平上升,色素含量下降.电导率和MDA含量均与感病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而色素含量与感病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豆链格孢菌刺激其寄主白车轴草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发生,积累大量的活性氧,使其超出防御酶的清除能力,致使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其中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而POD活性明显上升.接种12d后,SOD和CAT分别降低了55.2%和37.8%,而POD比对照升高约1.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