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63篇
  11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纯度的细胞色素B酶和腺苷三磷酸已被东京大学的研究组成功地分离出来。细胞色素能帮助大肠杆菌中的细菌呼吸,用微酸的表面活性剂可用来回收细胞色素,而一般的中性表面活性剂会破坏细胞色素的活性成份,通过离心分离可使之纯化。  相似文献   
42.
用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的方法研究了蜂毒素与嗜血菌紫膜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与三种在结构和电荷上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与紫膜的作用相比较,可以年出蜂毒作为带正电荷的分子与同样带正电的表面活性剂DTAB在引起紫膜凝聚方面表现相同;但在对紫膜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的影响上却与具有刚性结构的CHAPS相似,表明蜂毒可在紫膜表面以一种刚性较大的构象(如α螺旋)存在,不能进入膜蛋白流水区的深层.另外,从紫膜-Triton-蜂毒混合作用体系的研究中得到如下推测:蜂毒与Triton竞争菌紫质分子周围的结合位点,可排斥位于菌紫质周围的Triton分子.表明蜂毒具有比Triton更强的与菌紫质的亲和力,从而提供了支持蜂毒分子存在与膜蛋白-菌紫质的直接相互作用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43.
肖艳  陈献忠  沈微  杨海泉  樊游 《生物工程学报》2015,31(12):1700-1710
以淀粉为原料的同步糖化发酵是目前乙醇生产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原料中含有的植酸不仅影响酒精发酵效率,而且也会导致环境中难以被植物吸收的磷含量的增加,加剧环境污染。将来源于大肠杆菌的植酸酶基因与酵母编码α-凝集素C端编码序列连接并置于α-因子分泌信号肽下游,构建植酸酶表面展示表达重组载体pMGK-AG-phy并转化工业酿酒酵母,成功获得了在细胞表面锚定表达植酸酶的重组菌PHY。重组酵母的植酸酶表达水平达到6.4 U/g(菌体湿重),其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 4.0,在pH 3.5–4.5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活性。以玉米粉为原料的同步糖化发酵实验表明,重组酵母PHY的生长速度高于出发菌株,同时酒精产量相较于出发菌株提高了3.7%。更为重要的是发酵后酒糟中植酸磷含量与对照相比降低了91%。构建的表面展示表达植酸酶的重组工业酿酒酵母能够有效降低植酸含量,提高了酒糟的利用价值,减少磷排放,对燃料酒精的环境友好生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4.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组织工程师马修·道尔贝和南安普敦大学肌肉与骨骼科学研究系主任理查德·奥瑞福使用制造蓝光光盘的方法成功研制一种新的塑料,该表面上布满细小的凹坑,这种表面有助于干细胞更有效地生长和扩散成对治疗有用的细胞。在此基础上,有望研制出大规模的干细胞培育工厂,这种干细胞培育工厂将使科学家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病等病症。  相似文献   
45.
皂荚皂甙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以皂荚为原料,对传统有机溶剂提取与水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三萜皂甙进行了比较,得出水最适合提取皂荚皂甙;水提工艺部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工艺,得出提取皂荚皂甙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46.
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选用温度、湿度、表面活性剂TW80和CNP比4个因素为调控因子,采用正交法进行周期为150天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0天后,土壤中PAHs的降解率可达44.5~74.6%,60天后,达70.4~93.7%,降解率的不同与调控条件显著相关.在此期间,降解最佳条件为40℃,湿度25%,CNP比为120101,TW80分别为200~500mg·kg-1.实验结束时,土壤中PAHs的降解率达91.2~99.8%.降解的最佳条件是40℃,湿度15%.经R值判别表明,不同时期各因子对PAHs降解影响有所不同.温度对PAHs降解影响较大,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PAHs的生物降解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环境下大鼠血浆蛋白质组变化特征.方法:健康成年雄性 Wistar 大鼠88只,按模拟失重时相随机分为11组,分别为6 h、12 h、1 d、2 d、3 d、5 d、1周、2周、3周、4周及0 h 组(对照组).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实验结束时取动物静脉血,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及 MB-WCX 磁珠检测大鼠静脉血浆蛋白质谱,应用 Ciphergen Protein Chip Software 3.2.0和 Biomarker Wizard 3.1.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发现18个重力敏感蛋白,其中在模拟失重早期,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6个蛋白的表达呈上调趋势,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12个蛋白的表达则逐渐下调;在模拟失重后期(悬尾2~3周后),上述蛋白的表达均呈回归趋势.结论:模拟失重环境对大鼠静脉血浆蛋白质谱产生明显影响,研究重力敏感蛋白对进一步揭示失重对机体的影响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医监医保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8.
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旨在检测物体表面附近折射率的变化,其特点是无标记、实时、灵敏和快速,该技术多用于研究分子的相互作用,包括动力学、效率常数和大分子构象变化等。电化学(electrochemical,EC)技术是一项用于定性定量研究电子转移、物质氧化还原、界面吸附等过程的成熟技术,具有简单、低成本和设备小型化的优点。现有的DNA杂交技术,例如光学、电化学或压电转导技术,主要关注于提高DNA杂交检测系统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传统的SPR在DNA分析方面,由于无法测量折射率的极小变化而在超灵敏检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随着纳米材料的研发和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SPR与EC联用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SPR和EC联用在DNA检测方面的综述鲜有报道。对SPR和EC检测DNA的技术原理、联用方法、应用进展等方面作出了简要的介绍,以期为表面等离子共振和电化学联用的DNA传感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表面TRAIL受体表达水平及其与TRAIL敏感性的关系.方法: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诱导BGC-823及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四种TRAIL受体-R1、R2、R3、R4的表达情况.结果:TRAIL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BGC-823较SGC-7901对TRAIL诱导的凋亡更敏感,TRAIL(100μg·L-1)作用24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59.9%、24.3%.死亡受体TRAIL-R1/DR4、TRAIL-R2/DR5在BGC-823细胞膜表面表达的阳性率高达97.87%和99.42%,而在SGC-7901分别为7.03%和95-31%,诱骗受体TRAIL-R3/DcR1、TRAIL-R4/DcR2在两株细胞膜表面极少表达.结论:胃癌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差异可能与细胞膜表面死亡受体有关,尤其与DR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0.
【背景】微生物脱硫是脱除气体中硫化氢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硫颗粒的生成与代谢是控制生物脱硫效率的关键,但目前相应的控制方法很少。【目的】研究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硫碱弧菌D301生成及利用硫颗粒的影响。【方法】通过摇床培养,利用X射线衍射、冷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硫颗粒进行表征。【结果】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吐温-80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的添加对硫颗粒的形态及生成量影响明显。对照组中生成的硫颗粒呈规则球形,光滑完整,其表面附着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加入0.01 g/L吐温-80后,硫颗粒呈长杆状、颗粒增大、利用速率减慢;加入0.3g/L的SDS后,硫颗粒呈短棒状、生成量减少、利用速率加快,同时延缓了硫碱弧菌D301的衰亡。【结论】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硫颗粒形态并且影响其利用,是一种调控硫颗粒生成和代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