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6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1417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生命科学研究》2013,(6):554-560
砷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与人类的活动与健康息息相关.一方面,砷中毒与砷污染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的研究发现自然界中的抗砷微生物直接参与了砷的地球化学循环,在砷的生物转化以及在砷污染的生物治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砷作为毒物的同时亦是一种有效的中西药制剂,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淋巴系统疾病及癌症中具有明显的疗效,因此砷在人体的转化过程与机制研究有待深入的探讨.有鉴于此,对砷在自然界和人体中的转化形式以及抗砷微生物的抗砷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砷的微生物转化在环境与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2.
作为第三代生物燃料,大型褐藻类生物质转化燃料乙醇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现有的乙醇工业菌株并不能利用褐藻中的主要成分海藻酸,这个问题是海藻生物乙醇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技术难关。近几年随着对海藻酸裂解酶和海藻酸降解菌代谢途径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员构建了不同的海藻酸发酵菌株,为高效转化大型海藻生产生物乙醇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基础。这篇文章对海藻酸资源概况和海藻酸转化生物乙醇存在的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生物磁学》2013,(34):I0003-I0003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形成骨骼的骨细胞对于维持身体健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免疫力,还能适度保持整个身体的脂肪量。  相似文献   
146.
在花生四烯酸生产菌高山被孢霉代谢组学研究中,需利用胞内代谢物的提取手段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检测。比较了3种胞内代谢物提取方法及不同色谱柱条件下GC-MS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采用冷甲醇淬灭分别较液氮直接淬灭及真空过滤后,减少了胞内代谢物的泄露并更好地实现了胞外及胞内代谢物的分离。在对代谢物分析的比较中,极性色谱柱(DB-FFAP)检出的代谢物仅为11种,主要为有机酸、醛类;而代谢物经衍生化后采用非极性色谱柱(DB-5)共检出32种化合物,主要为糖、糖苷及醇类。  相似文献   
147.
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物质,近年来对姜黄素的研究日趋广泛,已明确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糖、降脂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肿瘤、肥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症候群,包括中心性肥胖、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这些病理状态长期发展,可进一步导致心、脑血管患病率明显升高,研究发现姜黄素能够改善代谢综合征.现就近年来有关姜黄素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8.
【背景】参豉为人参与大豆采用自淡豆豉中分离获得的优势益生菌株共同发酵而成。已证明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指标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但对肠道微生态作用尚不明确。【目的】以气虚血瘀模型大鼠为材料,探讨参豉对肠道微生态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长期"力竭游泳+饥饿"方法建立大鼠气虚血瘀模型,造模同时分别灌胃给药参豉高、中、低剂量(每日6、3、1.5 g/kg体重)及补阳还五汤剂60d后,分析肠道6种常驻菌群数量变化;并采用Biolog-ECO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研究大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情况。【结果】参豉能够促进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肠道中有益菌脆弱拟杆菌、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的增殖,调节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使其趋于正常水平,并抑制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增殖。Biolog结果显示参豉高剂量组AWCD值与空白组接近;培养48 h时,模型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Simpson指数以及Mclntosh指数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而参豉高剂量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Simpson指数与空白组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显示参豉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差异明显,可能与不同剂量参豉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相关。【结论】参豉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9.
陈宁  武艺  刘冰  许颖  季宇彬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1):3699-3708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其绝对构型的确定十分困难。近年来,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由于其用量少、精度高等优点,在测定绝对构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研究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的重要方法。本文就电子圆二色谱在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0.
硫酸化(Sulfation)是人体内主要的共轭途径之一,它们是由胞浆磺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SULT)超家族成员催化的重要Ⅱ期反应,在人体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目前人体内存在的13种SULT的组织分布和功能的相关信息,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综述了SULT在几种临床药物代谢中的影响与作用,期待为今后的药物研发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