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3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29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apelin/apelin receptor (APJ, apelin-angiotensin receptor-like 1) system is a newly deorphanized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system. Both apelin and APJ that are important regulatory factors are expressed in the cardio- vascular system. Our previous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apelin-13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 proliferation. In this paper, our data sug- gested that the Jagged-l/Notch3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 is involved in apelin-13-induced VSMC prolifer- ation by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pelin-13 stim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VSMC and the expression of Jagged-1 and Notch3 in con- centration-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s.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Jagged-1 and Notch3 induced by apelin-13 could be abolished by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 blockade. PD98059 (ERK inhibitor) can inhibit the activation of Jagged-I/Notch3 induced by apelin- 13. Down-regulation of Notch3 using small interfering RNA inhibits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I and prevents apelin- 13-induced VSMC proliferation. In conclusion, Jagged-I/ Notch3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 is involved in VSMC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apelin-13.  相似文献   
102.
一氧化氮具有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它就像给"泄气的皮球"充气一样,大大扩充了血管的容积,使血流畅通无阻。用专业术语来说,它能让血管平滑肌松弛。当然,一氧化氮在生物体内的功能远不止如此,从生长发育到衰老死亡无所不包。如果要细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2578 C/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北方地区银屑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二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24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验组)和271名正常对照个体(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VEGF-2578 C/A多态位点基因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验组中,VEGF-2578 C/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80%、25.20%;在正常对照组中,VEGF-2578 C/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6,59%、23.41%,两组VEGF-2578 C/A多态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基因-2578 C/A的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银屑病的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及其受体已被公认在促进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其与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具有相关性.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为VEGF家族的一个成员,与其受体VEGFR-1可以通过特异性结合而产生生物学活性.P1GF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但在病理条件下,其在一些细胞中表达增加.在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基础研究中,P1GF的作用备受争议.PlGF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并且在部分肿瘤中其表达水平与预后不良相关.抗P1GF治疗可抑制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同抗VEGF治疗相比,抗P1GF治疗副作用较小,而且不损害健康血管.现就P1GF及其与肿瘤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的生物学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40例28-40周孕妇分为ICP组(n=20)、正常组(n=20).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两组血胆汁酸浓度;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分离两组单个核细胞培养后进行EPC数量、增殖率、黏附及迁移能力测定并对胆汁酸与EPC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ICP组孕妇的EPC黏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受损;数量较正常组减少(P=0.00).结论:ICP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功能受损,可能与高胆汁酸造成的细胞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药物降低血糖为基础,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应用于78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14天为一个疗程,患者在治疗前后行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股动脉、胭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径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5).间歇性跛行症状好转,肢体皮温上升,足背动脉开始有搏动.治疗中无不良反应,亦无出血倾向.结论: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屎病周围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对于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介入方法治疗95例共117髋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比介入治疗前后DSA造影分型结果及血供异常例数。结果:117患髋中,Ia型的31病髋中,11髋(35.48%)介入治疗后动脉主干再通;Ib型的27髋中,24髋(88.89%)介入治疗后分支再通;II型的11髋中,5髋(45.45%)实质期股骨头缺损面积缩小;III型的10髋中,8髋(80.00%)静脉期见股骨头浓密染色明显减轻;Ⅳ型的33髋中,28髋(84.85%)可见动脉主干再通、分支增粗、实质期股骨头缺损面积缩小和静脉期股骨头染色减轻等。治疗前117病髋异常率为95.73%。经过介入治疗后,异常率为30.77%。治疗后异常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异常率(P〈0.01)。结论: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供异常,增加股骨头血供,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关键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间,共42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45个动脉瘤),分别于动脉瘤夹闭术后5-7天,5-6个月,12个月接受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判断CTA对动脉瘤术后残留、血管闭塞狭窄等检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3D-CTA发现4例瘤颈残留,1例吻合血管闭塞,28例载瘤动脉通畅,6例术中阻断的载瘤动脉不显影,61个动脉瘤夹均可清晰辨识,与DSA结果一致.3D-CTA评价瘤颈残留与载瘤动脉、吻合血管通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一致性为1.0.结论:3D-CTA检查操作简便,结果真实可靠,临床应用价值极高,能够很好的显示动脉瘤夹闭术后改变,可作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长期多次随访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9.
MicroRNA(miRNA)是一类包含21-25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小RNA.研究表明,miR-210可直接抑制线粒体内铁硫蛋白(Fe-S)的支架蛋白ISCUl/2的表达从而抑制线粒体代谢;miR-210对DNA损伤修复基因-RAD家族有抑制作用,减弱了DNA修复能力;miR-210可以通过调节E2F3、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L1)、同源域基因A1(HOXA1)等阻止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周期;缺氧刺激可上调miR-210表达,这对促进血管再生有重要作用.miR-210的表达受缺氧诱导,调控缺氧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提示miR-210有可能成为诊治包括缺血性损伤、肿瘤在内等多种疾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0.
转移性结直肠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由于各种新的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的个体化治疗逐步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最主要的因子。贝伐单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本文对近年来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尤其是贝伐单抗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