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6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88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王爱芳  张钢  魏士春  崔同祥 《生态学报》2008,28(11):5741-5749
采用电阻抗图谱(EIS)法和电导(EL)法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 var. mongolica Litv.)茎和针叶进行了抗寒性测定,试图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抗寒性结果的相关性,找到适合冷冻处理后樟子松抗寒性测定和不经冷冻处理估测抗寒性的EIS参数,完善EIS法测定抗寒性。以8年生樟子松苗为试材,在抗寒锻炼阶段(10月份)和脱锻炼阶段(3月份)分别取样进行EIS和EL测定。结果表明,EIS法胞外电阻率(re)与EL法测定的樟子松抗寒性相关性较高(R2=0.97),但比EL法求出的抗寒性高。针叶的细胞膜时间恒量(τm)和茎的弛豫时间(τ1)随冷冻温度变化与re表现相似的S曲线,相关分析表明,re(茎和针叶)与τ1(茎)和τm(针叶)的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R2=0.74~0.84)。经Logistic方程拟合,EIS的τm(针叶)和τ1(茎)法与EIS(re)法、EL法测定的樟子松抗寒性相关性也较高(R2=0.88~0.91),说明针叶τm和茎τ1也可以作为计算抗寒性的参数。另外,8年生樟子松两个发育时期(10月和3月份)未经冷冻的针叶τm与茎的τ2随抗寒性的增强而显著增加,表明不经过冷冻处理样本用τ2(茎)和τm(针叶)估计樟子松抗寒性是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2.
竹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及演化规律——以贵州省赤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喜  文弢  李丹  李继伟  霍达  姜霞  杨守禄  沈晓君  袁克礼 《生态学报》2016,36(22):7310-7322
以"中国竹子之乡"命名的贵州省赤水市为例,研究了竹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竹子各构件都有开发价值,包括生态服务、食药、竹材加工和文化产品等5方面,产业系统呈3级链环模式,第二、第三产业链环由近200家加工企业及6大系列近300个竹加工品种组成,包括一般加工和深加工产品,第一产业链环主要由占全市森林面积47.3%的竹林资源构成。第一产业链环是环境保障与原材料的基础,第二和第三产业链环是产业化能力,三者互相依存。(2)竹产业生态系统由环境资源、原生产业、外生产业、共生产业和产业创新5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间相互作用、重要性不同,出现原生产业子系统为主(Ⅰ)、外生-原生产业子系统为主(Ⅱ)、原生-外生产业子系统为主(Ⅲ)和外生产业子系统为主(Ⅳ)4种状态,赤水市竹产业生态系统处于Ⅱ→Ⅲ级状态。竹外生产业子系统产值占全市GDP的40%以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4年竹产业生态系统中原生、外生和共生产业子系统产值分别为0.95×10~9、2.85×10~9元和2.30×10~9元,总产值6.10×10~9元。(3)依据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及生产要素转化过程,赤水市竹产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原始发展阶段(约1950年以前)处于Ⅰ级状态,手工利用阶段(1951—1980年)整体处于Ⅰ级、毛竹林资源及加工利用部分有向Ⅱ级转化的趋势,工业利用阶段(1981—2000年)处于Ⅱ级状态,系统利用阶段(2001年至今)整体处于Ⅱ级、杂竹林资源及加工利用部分有向Ⅲ级转化的趋势。现时竹产业发展需提高原生产业子系统规模与生产力,依靠产业创新子系统引领竹产业生态系统走创新驱动之路。  相似文献   
123.
Gao Y  Song GY  Ma HJ  Zhang WJ  Zhou Y 《生理学报》2007,59(3):363-368
本文旨在探讨长期高饱和、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肾动脉舒张和收缩功能的变化。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饱和脂肪酸组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组,每组14只。喂养6个月后,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评价IR;用尾套法测定大鼠血压,同时比较三组大鼠的体重、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胰岛素、空腹血糖和NO代谢产物NO2-/NO3-。大鼠处死后,取肾动脉放入生理盐溶液中,观察血管对各种因子的舒、缩反应。结果显示,喂养6个月后,与对照组大鼠比较,高饱和脂肪酸组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组大鼠均出现血压升高、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均升高(P〈0.01):而两高脂组间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无显著性差异。高饱和脂肪酸组大鼠肾动脉对ACh的内皮依赖性最大舒张反应(Rmax)最低,其次为高不饱和脂肪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与两高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高脂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血管经L-Arg孵育后,两高脂组肾动脉对ACh的内皮依赖性Rmax均比孵育前增加,经N^ω-吐硝基-L-精氨酸(N^ω-nitro-L-arginine,L-NNA)及美蓝(methyleneblue,MB)孵育后,两高脂组Rmax均比孵育前降低(P〈0.05,P〈0.01);对照组各孵育液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动脉对硝普钠的非内皮依赖性Rmax及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动脉对ACh的内皮依赖性Rmax与收缩压、甘油三酯呈明显负相关,与NO2-/NO3-和GIR呈明显正相关,游离脂肪酸与N02-/NO3-呈明显负相关。结果提示,高饱和及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均可引起高血压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弱、高脂血症和IR,高脂诱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弱与L-Arg-NO-cGMP通路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24.
Xie M  Liu XS  Xu YJ  Zhang ZX  Bai J  Ni W  Chen SX 《生理学报》2007,59(1):94-102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信号通路在慢性哮喘模型大鼠支气管平滑肌细胞(bronchial smooth muscle cells,BSMCs)迁移能力改变中的调控作用。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和雾化方法制备大鼠慢性哮喘模型,体外培养大鼠BSMCs,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ERK1/2信号通路的表达,分别用平面迁移实验和跨膜迁移实验来评价BSMCs的活动和趋向迁移能力,并比较用和不用ERK1/2信号通路干预剂的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慢性哮喘模型大鼠BSMCs中总ERK1/2(9.13±0.87)较对照组(4.68±0.59)明显增加,磷酸化ERK1/2(p-ERK1/2)占总ERK1/2的比值(0.55±0.05)较对照组(0.48±0.04)显著提高(n=10,P<0.01)。慢性哮喘组ERK1和ERK2 mRNA的表达(1.83±0.24和1.07±0.11)较对照组(0.58±0.14和0.51±0.12)明显增高(n=10,P<0.01)。在平面迁移实验中,慢性哮喘大鼠BSMCs的迁移最远距离是对照组的(2.9±0.1)倍,在ERK1/2激动剂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刺激下增加到(5.0±0.2)倍,而在30μmol/L PD98059的作用后下降到(1.7±0.2)倍。正常对照大鼠BSMCs平面迁移能力对PD98059的反应较慢性哮喘组弱,仅在100μmol/L PD98059的作用下下降到(0.8±0.1)倍。跨膜迁移实验中,慢性哮喘大鼠BSMCs的跨膜迁移细胞是对照组的(1.9±0.1)倍,在EGF刺激下增加到(3.1±0.2)倍,而在30μmol/L PD98059作用后下降到(1.45±0.2)倍。这些结果表明慢性哮喘模型大鼠BSMCs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ERK1/2信号通路在该功能变化的调控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5.
外泌体是多种活细胞经过"内吞-融合-外排"等一系列过程主动向胞外分泌的纳米级双层膜结构小囊泡,广泛存在于血液和尿液等生物体液中.因其携带着多种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生物活性分子,所以外泌体不仅在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疾病诊断、预后预测和治疗管理等均具有提示意义.外泌体的高效提取、分离和完整保存是研...  相似文献   
126.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的升高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为进一步阐明HCY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s,VSMCs)增殖,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理.本实验采用细胞计数、3H-TdR参入、细胞周期分析、Northern杂交方法证明,一定剂量的HCY可促进离体培养的WKY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使其DNA合成增加,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43%,并促进c-myc与c-fos原癌基因mRNA表达增加.提示HCY可能通过促进VSMCs增殖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27.
高清清  夏乐  刘娟华  高崧  刘秀梵 《微生物学报》2016,56(10):1571-1582
【目的】探究荚膜对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负责荚膜多糖转运的基因kpsE和kpsD,利用λRed重组系统构建APEC E058和UPEC U17荚膜缺失株E058ΔkpsED和U17ΔkpsED,并通过一系列的体内及体外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双基因缺失株的生长速度较野生株没有明显差异,但缺失株抗血清补体杀菌能力和抗鸡巨噬细胞HD-11细胞吞噬能力显著下降。1日龄雏鸡LD50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缺失株E058ΔkpsED和U17ΔkpsED对鸡失去致病力,而回复株毒力恢复至野生株水平;35日龄SPF鸡体内动态分布和竞争试验显示ΔkpsED缺失株在鸡体内定殖能力和竞争性生长能力显著下降,表明kpsED双基因的缺失能显著降低APEC E058和UPEC U17的致病力。【结论】荚膜与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性相关,是其重要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28.
飞行(学)员ACE基因的多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第 16内含子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与运动员耐力水平有关 .为了解这一多态性与飞行员飞行耐力的关系 ,对不同阶段飞行人员ACE第 16内含子基因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结果显示 ,ACEDD基因型百分率在招飞体检应征人员为 12 5 %、基础飞行学院学员 (未飞 )为 11 5 %、飞行学院初教机飞行学员为 10 0 %、歼击机飞行员为 3 0 % .歼击机飞行员组D等位基因频率及DD基因型明显低于其他 3组 (P <0 0 1) ,而后 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进而观察到 ,飞行员体能测试成绩优者 ,无DD基因型 .提示 ,飞行员体能表现与ACE第 16内含子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有关 ,具有I等位基因者 ,体能较好 ,飞行耐力也较好 .  相似文献   
12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及其受体已被公认在促进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其与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具有相关性.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为VEGF家族的一个成员,与其受体VEGFR-1可以通过特异性结合而产生生物学活性.P1GF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但在病理条件下,其在一些细胞中表达增加.在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基础研究中,P1GF的作用备受争议.PlGF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并且在部分肿瘤中其表达水平与预后不良相关.抗P1GF治疗可抑制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同抗VEGF治疗相比,抗P1GF治疗副作用较小,而且不损害健康血管.现就P1GF及其与肿瘤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0.
用差异显示PCR法筛选与血管外膜细胞表型转化相关的基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Sun AJ  Gao PJ  Liu JJ  Ji KD  Zhu DL 《生理学报》2001,53(6):435-439
为筛选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l fibroblast,AF)与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间表型转化有关的基因,实验建立了大鼠胸主动脉AF和MF两种细胞模型,用差异显示聚合酶链反应(DD-PCR)技术获得表达差异片段,对差异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并用定量PCR和Northern blot对差别显示结果进行验证。用反义核酸转染技术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AF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表型细胞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其中一个在MF下调的差异片段与GenBank中NADH脱氢酶亚单位5(NADH dehydrogenase subunit 5,Nd5)基因高度同源。另一个在MF上调的差异片段与OPN基因同源。上述差异表达结果被定量PCR及Northern blot证实。此外还有4个表达序列标志(expressed sequence-tag,EST)在GenBank中未查到同源序列。反义OPN寡脱氧核甘酸可抑制AF的迁移活动。结果提示,AF转化为MF可能与ND5基因下调、OPN上调及其它未知基因的表达改变有关。应用反义技术适度抑制OPN表达在防治血管重塑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