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5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摘要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素(PTH)、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到2022年4月收治的340例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是否存在周围型神经病变的情况分为非神经病变组(n=132)和神经病变组(n=208)。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CRP、PTH、Alb及Hb水平变化,其他血清指标变化,并分析CRP、PTH、Alb及Hb水平变化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患病人数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人数、血液透析频率以及血液透析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神经病变组患者的CRP、PTH水平明显高于非神经病编组(P<0.05),神经病变组患者的Alb、Hb水平明显低于非神经病变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胆固醇(CHO)、红细胞(RB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神经病变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水平低于非神经病变组,神经病变组患者血清BUN、FBG水平高于非神经病变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RP、PTH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Alb、Hb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CRP、PTH、Alb及Hb水平变化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具有明显关系,可以用于判断尿毒症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程度。而且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数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血液透析频率较低,维持血液透析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92.
典型草原建群种羊草对氮磷添加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 大气氮(N)沉降日益加剧, 使得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可利用性N显著增加, 生态系统更易受其他元素如磷(P)的限制。然而, 目前关于N、P养分添加对草原生态系统不同组织水平的影响研究较少, 相关机制尚不清楚。该文以内蒙古典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为研究对象, 通过连续两年(2011-2012年)的N和P养分添加实验, 研究建群种羊草的生理生态性状、种群生物量和群落初级生产力对N、P添加的响应及其适应机制。结果表明: 羊草草原不同组织水平对N、P添加的响应不同。群落水平上,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在不同降水年份均受N和P元素的共同限制, N、P共同添加显著提高了地上净初级生产力; 物种水平上, N、P添加对羊草种群生物量和密度, 以及相对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 表明羊草能够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 个体水平上, 在正常降水年份(2011年), 羊草生长主要受N素限制, 而在湿润年份(2012年), 降水增加使得羊草生长没有受到明显的养分限制。羊草通过增加比叶面积、叶片大小和叶片N含量, 提高整体光合能力, 以促进个体生长。总之, 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净初级生产力受N、P元素共同限制, 作为建群种的羊草, 其对N、P添加的响应因组织水平而异, 也受年际间降水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DNA水平上检测正选择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栲  李海鹏 《遗传》2009,31(9):896-90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指出, 自然选择作用是物种进化的主要因素。而1968年Kimura提出的中性进化学说认为中性突变和随机漂变才是进化的主要动力。在接下来的30多年时间中, 人们尝试从各种角度来检测自然选择是否存在。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 大量的DNA序列信息为检验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因为自然选择会影响DNA变异模式, 所以可以通过分析现有的DNA样本来推断过去是否发生了自然选择。另一方面, 种群历史等因素也会影响到DNA变异模式, 因此会对自然选择的检测产生干扰。文章主要介绍了中性检验基本的概念, 全面回顾了一些经典的检验方法, 并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新发展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4.
西芹挥发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定量的西芹种子、8~10叶期的叶片、叶柄、鲜根分别置于玻璃真空干燥器的下部,将在PDA培养基上接种黄瓜枯萎病菌的培养皿置于干燥器的上部,密封,利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不同西芹离体材料挥发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各处理材料重量分别为50、100、150、200g)。结果表明:西芹挥发物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化感抑制作用,且化感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重量为200g的西芹种子、叶片、叶柄、鲜根挥发物处理黄瓜枯萎病菌144h后,化感效果分别为9.3%、10.9%、12.2%、18.7%;西芹鲜根挥发物的化感作用最强,其次为叶柄,叶片和种子最弱。对共培养后接种黄瓜枯萎病菌的黄瓜幼苗进行病害调查,处理为200株的西芹挥发物化感抑制效果最好,至接菌11d其发病株数为64株,化感效果为15.8%;西芹挥发物浓度越高,其抑制发病的效果越好,抑病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相似文献   
995.
外源腐胺促进苹果果皮花青苷积累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外源施加腐胺对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效应和果实着色的影响, 摘袋当天对苹果品种红富士(Malus domestica Borkh. ‘Red Fuji’)果实喷施50 mg.L-1腐胺(putrescine, Put), 利用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对苹果果皮花青苷含量及其组成进行了分析;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转录调节因子MYB1和5个花青苷合成结构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 (1) 外源喷施Put对于苹果果皮中花青苷的积累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在果实采收时, 处理组果皮中的花青苷含量为对照组的1.9倍; (2) 处理果实的果皮中含有矢车菊素阿拉伯糖苷(cyaniding-3-arabinoside, Cy-3-ara), 而在相同条件下, 对照组中未能检测到Cy-3-ara; (3) Put处理对于转录调节因子MYB1和类黄酮3, 5-糖苷转移酶(UDP-glycose: flavonoid 3-O-glycosyltransferase, UFGT)基因的转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摘袋后第1天和第3天, Put处理组的MYB1转录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6和2.0倍, UFGT变化趋势与MYB1类似, 查耳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 CHI)、花青素苷元还原酶 (anthocyanidin reductase, ANR)和无色花青素加双氧酶(leucoanthocyanidin dioxygenase, LDOX)等基因的转录水平在Put处理初期也表现为明显上升, 特别是 LDOX基因, 其转录水平在处理后第1天和第3天分别达到对照的10.2和3.8倍。在所研究的基因中, 二氢类黄酮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基因是唯一一个经Put处理后其转录水平受到强烈抑制的基因, 且这种抑制作用在摘袋后第3天最为明显, 对照组的DFR转录水平为Put处理组的2.3倍。  相似文献   
996.
将我国6个省(区)、13个主要狐场分离的145株狐阴道加德纳氏菌,进行抗原性、免疫原性测定,从每场分离菌中选出1 ̄3个优良株进行血清型研究。凝集素交叉吸收试验证实,选出的26株菌可划分为3个血清型,以此3个血清型代表株制备因子血清,余下119株菌中,108株在所划分的3个血清型内,11株未能定型。在3个血清型中,I型菌株数占定型菌数的79.1%,因而确定,I型菌是国内狐场狐阴道加德纳氏菌主要流行型  相似文献   
997.
<正>虎鼬(Vormela peregusna)属哺乳纲(Mammalia)食肉目(Carnivora)鼬科(Mustelidae)虎鼬属(Vormela),是虎鼬属唯一一种小型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东欧到中国西部的广大干燥地区,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雷刚等,2009)。目前国内外有关虎鼬的研究比较少,包括核型分析(许可芬和高行宜,1986)、分子遗传学研究(Rozhnov et al.,  相似文献   
998.
氮水平和竞争对互花米草与芦苇叶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互花米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 和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是滨海盐沼湿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从世界范围来看,它们二者具有区域性的相互入侵特征,因此研究生境条件对两物种互侵机制的影响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生态学命题。该文运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方法,模拟海滩环境、构建人工种群、控制可变因子,研究了外来种互花米草与本地种芦苇分别单种和混种时,叶特征对不同氮水平、不同植株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氮水平的升高,互花米草和芦苇的叶面积无论是在单种还是混种情况下都显著增加 (p<0.05),但混种条件下芦苇的叶面积在高氮水平下增幅减少,这与高氮状况下互花米草与芦苇的竞争加剧有关;氮水平对单种中两种植物的叶数影响最显著 (p<0.01),对混种中互花米草的叶数和芦苇的叶宽影响最大 (p<0.05)。植株密度增加导致种内和种间竞争加剧,无论在单种还是混种处理下,都造成两种植物叶面积的显著减少 (p<0.05)。单种处理中, 两物种的叶数受密度的响应最显著 (p<0.05);而混种处理中芦苇对互花米草的竞争显著减小了互花米草的叶宽和叶数(p<0.05),互花米草对芦苇的竞争则显著减小了芦苇 的叶长、叶宽和叶数 (p<0.05)。两种植物的竞争结果受到氮营养的调控,低、高氮水平下互花米草的种间竞争能力大于芦苇,中氮水平下则是芦苇的种间竞争能力大于互花米草。高氮水平下互花米草通过叶面积的快速增加抑制了芦苇的叶生长,使其叶面积减少,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这可能是互花米草入侵我国海滩芦苇种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9.
鸟类作为脊椎动物中的主要类群之一,其内部演化关系一直是动物学研究的重点。形态特征及分子特征在推断鸟类内部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时被广泛应用,但长久以来受制于同质性的影响,不同形态特征难以得到一致的系统发育关系。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分析方法的快速发展,基于大量DNA序列数据所建的物种树成为领域内普遍认可的鸟类系统发育关系。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挖掘形态特征的研究价值成为可能。本研究基于Prum发表于2015年的鸟类科级水平系统发育树,比较了不同形态特征同质性水平的差异,讨论了形态特征对于提高分子特征系统发育信号及分子树支持率的作用。研究发现,不同种类形态特征的同质性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以一致性指数为标准,杂项特征(包括神经、肌腱及肠道的特征)的得分显著高于骨学特征和肌学特征(P < 0.01),颅骨特征的得分显著高于非颅骨、躯干及腿部特征的得分(P < 0.05);加入形态特征能够显著提高分子特征的系统发育信号(P < 0.05),也提高了分子树的支持率。综上所述,不同的形态特征在同质性水平的得分上具有显著差异,在分子特征上加入形态特征既能够提高分子特征的系统发育信号,也能够提高分子树的支持率。  相似文献   
1000.
杨亮洁  王晶  魏伟  杨永春  郭泽呈 《生态学报》2020,40(17):5915-5927
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及构建是保障干旱区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空间途径。石羊河流域是典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基于石羊河流域生态本底特征,选取并定量评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和沙漠化4种生态系统服务,识别生态源地;以建筑物指数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为阻力因子,应用加权叠加法构建基本阻力面,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及水文分析法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功能节点,进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结果表明:(1)2005-2015年,石羊河流域生态源地增加,生态环境质量趋于好转,特别是下游民勤绿洲区及上游祁连山区源地面积增加明显。2005、2010、2015年生态源地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6.7%、14.7%、19.8%;(2)2005-2015年,生态廊道明显增加,流域整体生态安全格局网络趋向复杂完善。2005年和2010年提取的生态节点都为36个,2015年的生态节点为35个,生态廊道从2005年的23条增加到2015年47条,部分潜在廊道发展演化为廊道;(3)基于2005-2015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构建了以"二带区、三绿洲、五廊道、多中心"为核心的"绿洲廊道功能区"的优化格局模式,以期为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借鉴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