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30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孕早中期血清抵抗素、脂联素及铁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孕早期(11-13周)、孕中期(24-28周)诊断为GDM的孕妇46例作为试验组(GDM组),及同期糖代谢正常的孕妇46例作为对照组(NGT组),检测和比较两组孕早、中期血清脂联素、抵抗素、铁蛋白水平,计算各期胰岛素稳态模型抵抗指数(HOMA-IR),并对孕早中期血清抵抗素、脂联素及铁蛋白(SF)水平与HOMA-I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GT组比较,GDM组孕早、中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OMR-IR呈负相关(r=-0.21,P0.05);孕早、中期血清SF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孕早期血清SF水平与IR呈正相关(r=0.238,P0.05);孕早期血清抵抗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孕中期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对HOMA-IR的影响更显著,孕早期SF每升高1μg/l,HOMA-IR提高0.179。孕早期SF水平作为预测GDM发病的血清学阈值为≥23.2μg/L。结论:孕早期血清脂联素及SF水平变化均与GDM的发病相关,孕早期血清SF水平可能作为早期诊断和预防GDM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相关生长因子(AGF)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子痫前期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收住的正常妊娠孕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GF水平,应用RT-PCR法测定胎盘组织AGF mRNA水平。结果: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A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娩孕周显著小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盘AGF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孕产妇胎盘AGF mRNA水平与血清AGF水平、孕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0.605,0.428,0.403,P均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AGF水平异常,胎盘AGF表达异常,提示AGF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评估对危重患者预后的意义,为后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危重患者78例,对其血清乳酸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40例患者血清乳酸在监测过程中升高为观察组,38例患者血清乳酸监测持续正常为对比组。分析两组患者不良预后与临床变化,同时将观察组存活与死亡患者的血清乳酸监测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多器官功能不全者32例,休克31例,死亡22例;对比组多器官功能不全者15例,休克3例,死亡8例。观察组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死亡组乳酸值为(6.21±2.51)mmol/L,乳酸峰值为(8.87±2.59)mmol/L,0.5天乳酸清除率为(23.21±18.54)mmol/L;存活组乳酸值为(2.21±1.89)mmol/L,乳酸峰值为(4.12±2.15)mmol/L,0.5天乳酸清除率为(44.78±26.58)mmol/L。结论:血清乳酸评估对危重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发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性高、低成本的检测血清中脱-r- 羧基凝血酶原(DCP)的蛋白芯片,并通过检测DCP 阳性肝 细胞肝癌(HCC)血清临床样本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首先采用柠檬酸钡吸附沉淀法去除血清中正常凝血酶原,然后通过双抗体夹 心法蛋白芯片检测血清中DCP 含量。通过Ba- 蛋白芯片法检测41 例DCP阳性HCC患者血清和66 例健康人血清,进行盲法验 证。结果:通过Ecarin- 显色多肽底物法证实柠檬酸钡吸附沉淀法能够完全除血清中正常凝血酶原,根据" 平均数+3× 标准差" 公式设置蛋白芯片的Cut-off值作为阳性判定标准,Ba-蛋白芯片法检测DCP阳性HCC血清的灵敏度为95.1 %(39/41),特异度 为100 %(66/66)。结论:成功建立检测血清中DCP浓度的Ba- 蛋白芯片法,为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HCC 的蛋白芯片的研发提供 候选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梗死患者480例,根据是否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随机分为对照组(240例)和实验组(2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和NIHSS、BI评分及血清MMP-9水平。结果:1实验组总有效率(94.17%)明显高于对照组(80.83%),P0.05;2患者的MMP-9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降低明显,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MP-9水平与NIHSS值呈正相关,与BI评分值呈负相关。结论:前列地尔能够明显降低MMP-9水平,改善神经症状,改善NIHSS、BI评分,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中华眼镜蛇伤后不同时期应用抗蛇毒血清对机体保护作用的差异,为探索临床抗蛇毒血清使用的最佳有效时段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蛇毒组、40、60、80、100、120 min血清保护组),每组30只。动物经戊巴比妥腹麻,于单侧背部皮下及双侧小腿腓肠肌注射眼镜蛇毒以制备中华眼镜蛇毒挑战剂量(4×LD50)大鼠模型,分5个不同时段分别注射抗蛇毒血清,于注毒后连续观察3 h,统计各组平均存活时间、成活率及保护率。结果蛇毒组大鼠注入挑战剂量的眼镜蛇毒后,平均存活时间为(148.8±11.4)min,成活率仅为20%;其他血清保护组分别于注毒后40、60、80、100、120 min经腹腔注射精制抗眼镜蛇毒血清(125 u血清/mg蛇毒),40 min血清组保护率达80%;60 min血清组存活率及保护率分别达到70%、50%,平均存活时间为(172.8±7.2)min,与蛇毒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而801、00 min血清组保护率依次下降,分别为40%、30%,但仍较蛇毒组显著提高(P<0.01);120 min血清组存活时间及保护率与蛇毒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用中华眼镜蛇毒挑战剂量大鼠模型,通过不同时段施予同剂量抗血清,可显示出明显的机体保护时效性,该研究为探讨临床正确使用抗蛇毒血清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郑颖  余方芳  范泉水  邱薇  李江  冯子良  张连江 《蛇志》2007,19(3):180-183
目的研制抗金环蛇毒血清,以解决被金环蛇咬伤后的救治问题。方法以金环蛇毒为免疫原免疫马获得免疫血浆,经盐析制备IgG,IgG再经酶解、疏水柱纯化后得到F(ab′)2活性片段,并以免疫扩散、ELISA测定其抗体特异性,以小鼠试验法测定其中和金环蛇毒能力。结果得到的抗血清F(ab′)2冻干品纯度达90%以上。结论研制出了特异性强、效价高的抗金环蛇毒血清。  相似文献   
998.
余方芳  范泉水  蓝海 《蛇志》2007,19(3):169-174
传统的抗蛇毒血清是从全毒免疫的马或绵羊的血清中提取,但目前的免疫方法包括对马或绵羊进行的超免也不能达到对大多数临床上重要的毒素都产生免疫应答的目标。目前利物浦大学的Simon. C. Wagstaff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最新的研制抗蛇毒血清的方法—通过鉴定蛇毒金属蛋白酶(SVMPs,SVMPs主要是产生持续性致死性出血,SVMPs很复杂,它具有多种功能型,能作用于多种底物)中有重要临床意义的7个部分,并将它们改造成单链DNA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产生特异抗体。为研发更合理的抗蛇毒血清制备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酵母和植物的锌转运系统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  李鹏  印莉萍 《植物学通报》2007,24(6):799-806
锌是所有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多种蛋白的辅酶并参与催化生物体内的一些重要生化反应。生物体为了维持细胞内适当的锌浓度以保证其正常功能而进化出了复杂的锌转运及调控系统。本文主要论述酵母和植物中的锌转运系统及其调控,以及锌吸收的分子标记和QTL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一个在肺癌血清中高表达的标志分子SAA的发现及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表面增强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对175例肺癌病人和43例正常人血清进行了蛋白质谱检测. 通过Biomarker Wizard&#8482; 和Biomarker Patterns&#8482;软件分析显示11.6 kD蛋白峰在肺癌病人血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同时该蛋白峰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病人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 进而采用Tricine-SDS-PAGE结合质谱分析鉴定出芯片上11.6 kD的蛋白峰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 SAA). 使用抗SAA的特异性抗体通过免疫沉淀进一步证实了该蛋白峰为SAA. 同时还采用了ELISA方法对上述部分血清样本中SAA表达水平进行了测定, 结果显示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1%和80%. 与蛋白质芯片使用单一差异蛋白质SAA划分结果基本一致.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SAA能很好地划分肺癌病人和正常对照组, 很可能成为肺癌诊断和病情检测的一个标志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