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2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测定大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总IgG(免疫球蛋白G)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方法:用方阵实验确定包被抗体、检测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绘制标准曲线,确定线性范围;评价标准曲线的可重复性、精密度和可应用性。结果: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的最佳效价分别为2μg/ml和1:4000稀释;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25-16ng/ml。经方法学评价,可重复性和精密度较高,应用性较强。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科研过程中检测大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总IgG含量的一种精确、方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2.
目的:探讨骨髓淋巴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对18例疑似血液病患者,分别抽取骨髓0.2ml,参照淋巴细胞分离步骤来分离骨髓淋巴细胞,并且对骨髓细胞进行活力检测,分别观察骨髓淋巴细胞的形态及计算骨髓淋巴细胞的活力。结果:骨髓淋巴细胞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胞浆量很少,似裸核,胞质如可见,呈淡蓝色,一般无颗粒;胞核圆形或有小切迹,染色质聚集成大块状,结构紧密,结块边缘不清楚,染紫红色;镜下观察发现骨髓淋巴细胞的活力>95%。结论:Ficoll分离液可以对骨髓淋巴细胞进行分离,将为成熟淋巴细胞的研究以及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3.
兹有我刊2011年12月第23-Ⅰ期杂志第4645页刊登的文章《动物血压实验麻醉剂的选用与比较》有误。应改为"李若苗,李国良,邓金霞,彭秀峰,罗怀青△",第一作者:李若苗,女,本科学生,E-mail:459571930@qq.com;△通讯作  相似文献   
194.
目的研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检测实验猴血清中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STLV-1型)/E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dsELISA)检测试剂盒。方法采用经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型)的Env蛋白作为包被用抗原,建立了检测STLV-1的dsELISA诊断方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筛选试剂,确定了dsELISA诊断试剂盒的相关条件,并经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考查该试剂盒质量。结果试剂盒特异性好,批内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7%,批间重复试验CV〈10%。对200份猴血清进行随机检测,与国际公认的诊断试剂盒(美国BioReliance公司)的符合率为97%。结论本试剂盒可初步应用于临床上实验猴STLV-1型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5.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TL)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与H IV类似的逆转录病毒HTLV-I感染CD4+T细胞而诱发的恶性肿瘤。HTLV-Ⅰ导致ATL中起主要作用的是Tax蛋白,其反式激活作用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途径。PI3K/Akt/mTOR被认为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信号调节通路,研究表明该信号传导通路是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关系最密切的信号传导通路之一,其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已经成为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以及与ATL关系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96.
蛋氨酸脑啡肽对免疫系统恢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蛋氨酸脑啡肽,制备成注射液。对经放化疗后免疫系统受到伤害的晚期肿瘤志愿者进行治疗,经静脉滴注15 d。患者免疫系统指标全面迅速恢复,淋巴细胞亚群间比例趋于合理,证明蛋氨酸脑啡肽可以用于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的恢复治疗。  相似文献   
197.
B 细胞成熟抗原 (BCMA)是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受体之一.它的胞外区与人IgG1 Fc的融合蛋白eBCMA-Fc,又称为诱饵受体,具有拮抗BLyS的活性.为了设计新的拮抗肽,基于BCMA和Fc的晶体结构,通过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分子模拟方法,建立了eBCMA-Fc融合蛋白的三维理论结构.利用均方根位移(root mean square distance, RMSD)对eBCMA-Fc融合蛋白与单体eBCMA、Fc构象差异进行分析.融合蛋白eBCMA-Fc中的eBCMA段与单体eBCMA的主链碳原子间RMSD值为0.036 nm,Fc段与单体Fc的主链碳原子间RMSD值为0.064 nm.结果表明,对比单体,融合蛋白eBCMA-Fc并未因eBCMA与Fc直接连接而发生构象的变化.分子对接方法显示,融合蛋白eBCMA-Fc中的BCMA与BLyS作用,而Fc扮演着稳定BCMA构象的支架作用.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理论分析,构建eBCMA-Fc融合基因,并将载有eBCMA-Fc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BL21 (DE3)菌、在细菌中表达.目的蛋白经蛋白A亲和柱纯化大约为36 kD,与理论预测值34 kD相近.免疫印迹表明抗人IgG抗体能够识别eBCMA-Fc融合蛋白.ELISA证实,eBCMA-Fc融合蛋白能够结合BLyS.随着eBCMA-Fc融合蛋白增加,结合BLyS的融合蛋白也相应增加.而对照人IgG,即使在高浓度条件下,也不结合BLyS.此外,eBCMA-Fc 融合蛋白能够抑制BLyS对B细胞肿瘤Daudi细胞的作用.这些研究为下一步设计和筛选BLyS拮抗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8.
血蓝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非特异性免疫学活性的多功能蛋白,以前的研究发现,血蓝蛋白具有凝集活性.本研究采用凝集抑制实验和亲和蛋白质组学等方法探索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与病原菌的凝集作用靶标.结果显示,大肠杆菌K12和副溶血弧菌外膜蛋白可以抑制血蓝蛋白对7种细菌的凝集活性,其中大肠杆菌K12中2种分子质量分别为16 kD、18 kD (命名为 p16、p18)的外膜蛋白可以与血蓝蛋白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经MALDI-TOF/MS鉴定,p16、p18 分别与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C、OmpX具有高度同源性.尤其是与大肠杆菌K12野生菌株相比,血蓝蛋白对 ΔOmpX 的凝集特异性明显降低,后者仅为前者的25%.由此推测,OmpX 应为血蓝蛋白与病原菌的凝集作用靶标.  相似文献   
199.
为探讨转基因抗虫杂交稻大米的食品安全性,以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杂交稻21S/MSB大米为材料.进行了大鼠30d喂养试验,检测转基因杂交大米对大鼠行为、表现体症、脏器系数、血常规与血生化指标值的影响.结果显示: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杂交稻21S/MSB大米各剂量组喂养大鼠,大鼠的行为、呼吸、毛色均正常,除雌性大鼠低剂量组、雄性大鼠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胃体系数显著低于对照外,肝、脾、肾等重要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受试大鼠除雌性鼠低剂量组的单核细胞计数与中剂量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雄性鼠高剂量组的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雄性鼠中剂量组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被测的21项血常规参数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除转基因大米中剂量组雌性大鼠的白球比例、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谷草转氨酶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余11项被检测的血生化指标值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杂交稻21S/MSB大米对大鼠表观体症、脏器系数、血常规与血生化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0.
研究超声波对海藻糖载入人血小板过程的影响.将浓度约1×109个/ml的人血小板在含50 mmol/L海藻糖、100 mmol/L NaCl、10 mmol/L KCI,10 mmol/L EGTA、10 mmol/L咪唑的溶液中孵化,温度为37℃,持续时间4 h.孵化期间对各试样分别施加800 kHz、不同强度和不同时间的超声波辐射,以不施加超声波辐射的血小板样品为对照组.采用蒽酮硫酸法和分光光度计测量糖含量,并据此计算渗入血小板的海藻糖浓度.结果表明,在超声波辐射强度1=0.8 W/cm2、辐射时间1 h时海藻糖载入血小板的浓度最高,达(17.40±2.90)mmol/L,比对照组(11.27±2.53)mmol/L高54.3%.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超声波法载入海藻糖后的血小板,发现形态保持完好,与新鲜血小板形态几乎无差别,合适的超声波辐射能够有效强化海藻糖载入人血小板的过程,同时为进一步的血小板冻干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