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吴祖泽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潜心研究造血干细胞 ,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率先发表于国际专业杂志 ,并被广为引用。他开创了用胎肝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成功的世界先例。吴教授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相结合 ,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 ,以及长期坚持亲自实践的精神 ,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硫胺素对团头鲂幼鱼生长、组织沉积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浓度梯度设计,配制了6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合饲料,各组硫胺素含量分别为0、0.51、0.98、1.59、2.13和2.68 mg/kg。选取团头鲂幼鱼720尾[初重为(0.30±0.01)g],按随机原则分为6组,每组4重复,各重复30尾,日投饵3次,饲喂8周后采集样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98、1.59、2.13、和2.68 mg/kg添加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 < 0.05)。1.59和2.13 mg/kg硫胺素添加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随着饲料中硫胺素含量的升高,血浆葡萄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血浆葡萄糖水平在1.59 mg/kg时为最小值(P < 0.05)。对照组与0.51 mg/kg硫胺素组相比血浆中丙酮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 < 0.05)。以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和肝脏硫胺素沉积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双折线回归分析,饲料中硫胺素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1.48和1.84 mg/kg。  相似文献   
993.
利用肥胖患者血液和肥胖动物模型研究Fas凋亡抑制分子FAIM 1与单纯性肥胖的关系,为揭示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分子机理和诊治肥胖提供新的实验基础。检测4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和17例正常者血液白细胞的FAIM 1蛋白的表达量,分析FAIM 1与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揭示FAIM 1与单纯性肥胖发生、发展的内在关系,利用高脂饲料建立肥胖模型,并测定肥胖组和对照组大鼠的体重和血糖水平;造模成功的肥胖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禁食12h,麻醉心脏取血,分析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取肥胖组和对照组大鼠的附睾脂肪垫和肾周脂肪,分析重量变化;取肥胖组和对照组大鼠,利用Western-blot检测FAIM 1及胰岛素受体β(IRβ)的表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者相比,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液白细胞的FAIM 1表达量平均减少36.4%;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分别增加37.1%、25.6%和39.1%,而HDL-C则降低33.3%;肥胖组大鼠附睾脂肪垫和肾周脂肪分别是对照组的1.85倍和2.24倍;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大鼠肝脏FAIM 1、IRβ的表达量分别降低45.9%和32.6%,与临床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FAIM 1表达与单纯性肥胖发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FAIM 1可成为单纯性肥胖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小口径血液导流管在动物离断肢体模型中快速恢复通血的实验基础应用,研究小口径血液导流管实验幼猪离断肢体维持通血效果的评价。方法:20只实验幼猪随机分为A、B两组,制成后肢完全离断模型模型,采用内径为2.0 mm、外径2.5mm的血液导流管,A组长度10 cm;B组长度20 cm,进行血管桥接后定期观察血液导流管通畅性,观察终点为血液导流管完全堵塞,血管超声探测仪无血流信号,远端血管搏动消失,离断肢体以远皮下毛细血管网无渗血。比较两组到达观察终点的时间有无差异。结果: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后,离断肢体远端股动脉的远端有搏动,血管超声探测仪可检测到血液导流管内有血流信号,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液导流管动脉段逐渐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导流管段逐渐形成附壁血栓,远端血管搏动及皮下毛细管网渗血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血流信号消失,两组到达观测终点的时间分别为A组365±47.4 min;B组359±31.5 min,两者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长度在10 cm-20 cm的小口径血液导流管在实验动物离断肢体血管通血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口径血液导流管能够用于动物离断肢体的血管临时桥接,维持通血时间可达6-8小时,有效通血时间长。实验数据说明小口径血液导流管适合于动物离断肢体模型中的血管桥接,在下一步临床应用中在四肢复杂血管损伤中有着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究血塞通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5例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网膜微循环指标,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以及视网膜中央静脉(CRV)的最低血流速度(Vmin)、最高血流速度(Vmax)及平均血流速度(MV),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低切黏度(NBL)、全血高切黏度(NBH)、红细胞变形指数(DE)、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AE)及血沉(ESR)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P0.05),对照组的EDV、Vmax、Vmin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NBL和NB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PSV、EDV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V、RI、Vmax、Vmin均低于对照组(P0.05),NBL、NBH、DE、Hct、AE及ES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相较于对照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常规降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网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自体输血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26)进行常规处理,ANH组(n=27)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HH(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组(n=27)进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比较三组产妇的体重、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注异体血例数,ANH组和AHH组血液稀释前后和三组产妇术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值、术后2 h血常规,三组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 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值。结果:血液稀释后,两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和碱剩余均较血液稀释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血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ANH组输注异体血的比例明显低于AHH组和对照组(P0.05),剖宫产术后2h,ANH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和血小板均明显高于AHH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新生儿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碱剩余、血乳酸和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NH自体输血能减少异体血的输注和产妇剖宫术中红细胞的丢失,节约临床用血,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黄芪丹参不同配伍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组、黄芪组、黄芪丹参1:1组、2:1组、4:1组,采用限食、游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方法建立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用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丹参、黄芪及不同比例黄芪丹参配伍灌胃给药治疗,连续27日。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管内皮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丹参1:1组、2:1组、4:1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NO、6-keto-PGF1α、6-keto-PGF1α/TXB2明显升高(P0.01),ET-1、TXB2明显降低(P0.01)。与1:1组比较,2:1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下降(P0.05或P0.01),NO、6-keto-PGF1α、6-keto-PGF1α/TXB2显著升高(P0.05或P0.01),TXB2明显降低(P0.05)。2:1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管内皮因子与4: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芪丹参配伍对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及保护血管内皮作用,其中以黄芪丹参2:1组最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发伤并发脓毒症患者炎症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多发伤并发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3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流式细胞仪分析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BUN和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L-2、IL-4、IL-10和IFN-γ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CD8+及NK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T、TT、APT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发伤并发脓毒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999.
一种高效感染血液细胞的新型靶向性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C组5型腺病毒(Ad5)载体能够有效感染上皮来源的细胞,但对造血细胞的感染效率很低,限制了其在造血调控基础研究以及血液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为了建立高效感染血液细胞的新型靶向性腺病毒载体系统,对5型腺病毒载体的纤维顶球进行了改造,以AdEasy系统为基础,应用递归PCR的方法人工合成人B组11p型腺病毒的部分纤维(fiber)基因,采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替换AdEasy骨架质粒中的人5型腺病毒的fiber基因,得到新的腺病毒骨架质粒命名为pAdEasy-1/F11p,应用带有GFP报告基因的穿梭质粒pShuttle-GFP与AdEasy-1/F11p腺病毒DNA在BJ5183细菌内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质粒,将其转染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命名为Ad5F11p-GFP.以Ad5-GFP作对照,同时感染K562、U937等白血病细胞系,流式细胞仪检测GFP的表达.初步检测结果显示在10MOI时,Ad5F11p-GFP能够有效感染K562、U937等白血病细胞系,感染细胞效率>90%,对照Ad5-GFP感染细胞效率<30%,这表明改建后的腺病毒AdEasy-1/F11p可以高效介导基因转移到血液细胞,是一种很好的血液细胞靶向性腺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000.
小鼠耐力训练后再力竭运动对体内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分析耐力训练后再力竭运动小鼠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来探讨耐力训练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可能机制及血液再分配的机制。方法 :建立耐力训练后再力竭运动模型 ,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与丙二醛 (MDA )含量及肝、骨骼肌、心肌与血清中一氧化氮 (NO )含量。结果 :运动后即刻 ,非耐力组血清SOD活性及肝NO含量较安静组显著下降 (P <0 .0 5~ 0 .0 1) ,而血清POD与CAT活性及骨骼肌与血清NO含量则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1) ,其余指标无显著变化 (P >0 .0 5)。耐力组CAT活性显著高于非耐力组 (P <0 .0 5) ,血清NO含量显著低于非耐力组 (P <0 .0 1) ,其余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2 4h恢复后 ,非耐力组血清CAT活性与MDA含量及肝NO较运动后即刻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1) ,血清与骨骼肌NO含量显著下降 (P <0 .0 5) ,而其余指标则无显著变化 (P >0 .0 5)。耐力组血清SOD活性及肝、血清与心肌NO含量较运动后即刻显著升高 (P <0 .0 5) ,而血清CAT活性显著下降 (P <0 .0 5) ,其余指标无显著变化(P >0 .0 5)。耐力组血清CAT活性与MDA含量显著低于非耐力组 (P <0 .0 5) ,而心肌NO含量显著高于非耐力组 (P <0 .0 5) ,其余指标两组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