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7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211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366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利用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ldraco)、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钩介幼虫进行了寄生实验,分析了幼虫在寄主鱼上的寄生周期和脱落数量与寄主种类、寄主鱼单尾体重的相关关系.以未寄生幼虫的罗非鱼为空白对照,测定分析了罗非鱼在幼虫寄生前、脱落后主要血浆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黄颡鱼、罗非鱼平均每千克体重脱落稚贝的数量分别为(26 435±6 430)只、(26 327±3 091)只,两种寄主鱼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脱落的稚贝数量随着寄主鱼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并呈显著线性相关.在水温(24±1)℃条件下,黄颡鱼组、罗非鱼组的稚贝脱落高峰分别出现在寄生后的第8 d、第7 d,罗非鱼组表现为明显的"早脱落"现象.罗非鱼在寄生前后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糖(Glu)、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均未出现显著变化,而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下降(P=0.001,0.020).未寄生组罗非鱼的7项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实验结果将为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相关营养因子的探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卵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器的变化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刚分化的卵原细胞至成熟卵母细胞时期(Ⅰ~Ⅴ时相)胞质内均能观察到线粒体,其形态最初为圆形,随着其大量增殖,形态变为棒状、弯曲状或长形(Ⅱ时相),并导致线粒体簇形成,其嵴也由单个变为多个,电子密度呈由低到高的规律变化;但到Ⅲ时相末期线粒体又退化为圆形,个别线粒体还通过对分或牙分进行裂变,线粒体嵴被不断释放,形成空泡,其基质电子密度呈降低的规律变化;在此过程中线粒体主要参与各种囊泡的形成,为后期卵黄前体物质进入、积累创造条件.在Ⅱ时相卵母细胞早期的细胞核附近开始出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但数量少,结构简单,随着它们的大量增殖(Ⅲ~Ⅳ时相),这两种细胞器将对卵黄物质的合成与加工起到关键作用.内质网主要呈弓形,少数呈圆形或杯形,早期与高尔基体相伴出现,但随着内质网大量增殖,其合成功能也随之增强.早期高尔基体也呈弓形,但随着其高度发育,几个分散的高尔基体聚集形成高度发育的高尔基体复合体,其加工与修饰功能也不断增强,同时其周围伴有大量潴泡或电子密度不同的囊泡体(多层结构)出现,且这些多泡体常常与环形片层(annulate lamellae,AL)一同出现.AL与核膜结构相似,早期呈弧形排列,本研究推测环形片层起源于核膜,其主要作用可能是膜的储藏地.  相似文献   
994.
黑鲷精子的超低温冻存及DNA损伤的SCGE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0.5 mL的麦细管为冻存管和DMSO为抗冻剂进行超低温冷冻黑鲷精子,对冻精核DNA的损伤情况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其结果表明,以Cortland溶液为稀释液,5%、10%、15%及20%DMSO为抗冻剂的超低温冻存的黑鲷精子活力、受精率与鲜精无显著差异。其中以10%DMSO为抗冻剂的冻存效果最佳,冻精的激活率、运动时间、寿命及受精率分别达(92.91±1.25)%、(39.90±2.70)min、(53.82±2.84)min及(89.35±1.99)%;而以25%及30%DMSO为抗冻剂时,冻精活力及受精率显著下降。SCGE检测结果显示,DMSO浓度为5%、10%、15%及20%时,黑鲷冻精与鲜精的彗星率及损伤系数差异不显著;DMSO浓度为25%及30%时,冻精与鲜精的彗星率及损伤系数差异显著;冻精的彗星率与抗冻剂DMSO浓度成正相关。黑鲷鲜精及冻精核的DNA损伤主要为轻度和中度损伤,重度损伤比例较低,完全损伤仅存在于25%及30%DMSO为抗冻剂的冻精中,且比例低。分析认为,较高浓度的DMSO是引起冻精核DNA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1 植物名称 天仙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 2 材料类别 带腋芽茎段。 3 培养条件 (1)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6-BA2mg·L^-1(单位下同)+NAA0.01+Vc100;(2)芽分化及继代培养基:MS+6-BA2+2,4-D0.5;(3)诱导生根培养基:1/2MS+IBA0.5+NAA0.3。  相似文献   
996.
纹瓣真片叶蜂Eutomostethus reticulatusWei是毛竹(Phyllostachys pubercens Mazelex H.de Lehaie)的食叶害虫。该虫适应毛竹2年萌发1次新叶的特性,多数个体也是历经2年发生1代。以预蛹在土茧中越夏越冬,于第2年或第3年春天羽化出土。幼虫为害期为4月上旬~6月上旬,5月上旬起老熟幼虫陆续入土预蛹。1年1代的预蛹历期近11个月,2年1代的预蛹历期近23个月。报道该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97.
Pachysandra is an eastern Asian-North American disjtunct genus with three species, two in eastern Asia (Pachysandra axillaris and Pachysandra terminalis) and one in eastern North America (Pachysandra procurnbens). Although morphological and cytological studies suggest a close affinity of Pprocumbens with P axillaris, molecular data from nuclear and chloroplast DNA regions have provided conflicting signals. In this study, we tested previous phylogenetic hypotheses using sequence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and chloroplast ndhF gene from multiple individuals of each of the three species. We also estimated the time of divergence between eastem Asia and eastern North America.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morphological and cytological conclusion that P procumbens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P axillaris than to P terminalis. The estimated time of divergence of P axillaris and P procumbens was 14.6±5.5 mya, consistent with estimates from many other eastern Asian-North American disjunct genera. The migration of Pachysandra populations from eastern Asia to North America might have occurred by way of the North Atlantic land bridge.  相似文献   
998.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Elizabeth H.Blackbur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arol W.Greider以及哈佛医学院的Jack W.Szostak三位科学家,肯定他们在发现端粒以及端粒酶保护染色体末端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端粒以及端粒酶的发现历经近半个世纪,追溯起端粒和端粒酶的整个发现过程,却是耐人寻味,给人启发。端粒是真核生物中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它对于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以及染色体的稳定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端粒DNA可以被一种特化的称为“端粒酶”的逆转录酶延伸。端粒长度的维持以及端粒结构的稳定在细胞衰老、癌症发生以及干细胞全能性自我更新能力维持等生命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目的基因或者基因片段的选择是最关键的一步,由于进化速率的差异,不同的DNA序列适用于不同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研究.本文综述了目前蕨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常用的DNA序列分析,它们分别来自叶绿体基因组、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着重阐明叶绿体基因在蕨类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内类群和外类群的选择.适宜DNA片段的选择策略),总结了目前蕨类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研究现状,展望了当今国际蕨类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和总DNA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双歧杆菌2种组分即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和总DNA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别提取和制备双歧杆菌LTA和总DNA。采用淋巴细胞转化法和溶血空斑法分别研究它们对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双歧杆菌和总DNA对T细胞和B细胞都有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或P〈0.01),但是LTA的作用更强(P〈0.01)。结论双歧杆菌细胞壁的LTA和细胞核的总DNA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前者效能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