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本文通过实验观察固本生血丸对实验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证明固本出血丸加康力龙联合治疗能显著降低骨髓造血障碍发生率和死亡率,效果优于单用康力龙。发生率和死亡率,对照组分别为86.7%和73.3%;康力龙组分别为53.3%(P<0.05)和50.0%;固本生血丸加康力龙组分别为43.3%(P<0.005)和40.0%(P<0.01)。  相似文献   
132.
133.
2004年4月,在四川省石渠县西南部,对高山血雉(Ithaginis cruentus)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处的高山血雉仅分布于海拔3 400—3 700 m的范围内。从观察到的36群381只高山血雉来看,平均每群(10.67±5.17)只,最大集群19只,最经常的集群形式是每群8—16只。影响高山血雉生境需求的主要因子,按重要性大小排列依次为坡位、离水源距离、离公路距离、植被郁闭度、植被高度和坡向。高山血雉的生境偏好性表现在下坡位、离水源较远(>100 m)、稀灌(15%—30%)、低灌(1.50—2.50 m)和半阴半阳坡。其中,集群大小与坡位和离水源距离相关,即在繁殖初期,高山血雉的集群大小变化趋势是随着坡位的升高而减小,随着离水源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在不同生境类型中食物资源的可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4.
本文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高黎贡山同域分布的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与血雉(Ithaginis cruentus)进行食物组成研究,旨在弄清这两种濒危雉类越冬期间(12月—翌年2月)的食谱以及它们对食物资源的竞争状况。结果表明:白尾梢虹雉取食48种植物,血雉取食43种植物,两种雉类的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21和3.35,食物生态位重叠指数达0.598,有27种植物被两种雉类共同取食,且在各自食谱中所占比例甚高;较高的食物多样性和食物生态位重叠度表明两种雉类冬季食谱拓宽,并暗示这两种雉类在冬季可能存在食物竞争;食物种类和取食部位的分化是它们得以同域分布和长期共存的基础;结合这两种雉类的食谱特征和野外取食行为,提出它们冬季的取食策略假说,白尾梢虹雉采取以植物根为食和雪后向低海拔迁移寻求替代食物这两种策略来应对冬季食物不足,而血雉则采取集群游荡以扩大种群取食范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5.
用干血纸片扩增人雄激素受体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为一类主要与雄激素受体(AR)基因缺陷密切相关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为进一步阐明AIS的发病机制,建立了用干血纸片直接PCR扩增或将干血纸片中的血细胞洗脱裂解后进行PCR扩增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方法,结合已建立的SSCP分析及DNA直接测序等方法,可对AR基因进行突变分析.干血纸片取样及保存容易,便于邮寄,适用于外地,特别是边远地区患者的取样.该法不仅为AIS患者的AR基因突变分析和家系调查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也适用于PCR基础上的其他各种基因的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136.
臧荣春  马志超 《昆虫学报》1991,34(4):433-437
本实验对家蚕Bombyx mori五龄健康的雌雄幼虫、氟中毒的雌幼虫、细胞质多角体病毒(CPV)感染的雄幼虫血淋巴内的烟酸、烟酰胺、吡哆辛(VB6)、硫胺素(VB1)及核黄素(VB2)含量,采用离子对反相色谱法进行了定量测定.在五龄幼虫发育阶段,血淋巴内每种维生素含量均是雌蚕高于雄蚕,健康者高于病态者,且病蚕含维生素的量持续下降;烟酸和烟酰胺浓度一直减少,可能是部分烟酸、烟酰胺在酶作用下与某些蛋白质结合,部分烟酸、烟酰胺形成NADP酶的缘故;VB6、VB1和VB2浓度增加,是幼虫大量摄食、贮存能量和营养,供日后生命循环需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7.
一、产品概述 TPA是由人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527个氨基酸序列组成的糖蛋白,其分子量为3万多至7万。它具有称之为索眼的结构,对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有亲和性。 血栓是血管内产生的血块,血栓一旦产生,身体末端的微细血管堵塞,导致手脚麻痹、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病症。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时限(QTc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及对心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1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应用NYHA分级进行分组,Ⅰ级26例,Ⅱ级37例,Ⅲ级例54,Ⅳ级3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诊断,对比四组患者QRSd、LVEF水平,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QRSd、LVEF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随后对所有患者在出院后维持12个月的随访,将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终点事件患者和NYHA分级与治疗前相比升高>1级的患者分为心功能恶化组(n=50),将其余患者分为非心功能恶化组(n=100),对比两个亚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及QRSd、LVEF表达,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QRSd、LVEF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QRSd、LVEF表达对比差异显著,Ⅳ级患者QRSd水平高于Ⅲ级、Ⅱ级和Ⅰ级患者,Ⅳ级患者LVEF水平低于Ⅲ级、Ⅱ级和Ⅰ级患者(P<0.05);Spearm...  相似文献   
139.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是国际上颇有名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今年一月下旬,应上海市经委新兴产业办公室的邀请,斯坦福研究所生物技术和生化研究室主任米勒(Jon P.Miller)和生物技术项目主任史密森Luther H,smithson)对上海地区中国科学院有关 。  相似文献   
140.
抗原物质引起滤泡的形成:一次投入与多次投入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不同方式投入抗原物质,即一次投入与分次投入,并观察了新产生滤泡数,维持的滤泡数,实验用小鼠24 只, 于足底注入铝和钥孔 血蓝素附合物(AKLH), 分一次注入与三次注入组; 三次注入组又分间隔5 日及间隔二周注入。注入后第3 周与第12 周分别取出腘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法,第三周末观察可见一次投入产生的滤泡多, 而第十二周发现分次投入维持的滤泡数多。可见反应性滤泡的形成, 不仅与刺激物的性状和投入量有关, 而且与投入的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