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杨涛  李凌  张洪钢 《化石》2013,(4):81
由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与新疆地调院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及新疆善鄯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善鄯新疆巨龙命名仪式及恐龙化石保护野外现场会"10月10日上午在新疆善鄯七克台巨型恐龙化石产地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82.
董枝明 《化石》2011,(2):70-79
今天,恐龙已是家喻户晓。恐龙发现于各大洲,包括南北极的中生代地层中。按较保守的估计,目前全世界已命名恐龙800余属,1000余种,中国已命名了170多种,约古世界的六分之一,为世界第一恐龙大国  相似文献   
83.
记述了产自四川自贡大山铺中侏罗世峨眉龙属一新种——焦氏峨眉龙(Omeisaurus jiaoisp.nov.)。新种为大型蜥脚类恐龙,以如下特征区别于其他蜥脚类:前、中部背椎为典型的后凹型,后部背椎为双平型,背椎神经棘呈高大棒状,不分叉;尾椎为弱双凹型,第一尾椎不具扇形尾肋;第一脉弧短小且与第一尾椎关联;锁骨长大;肱骨和股骨细长而圆实;肱骨与股骨长度之比为0.83,尺骨与肱骨长度之比为0.72,胫骨与股骨长度之比为0.63。  相似文献   
84.
叶勇  彭光照  江山 《古生物学报》2007,46(1):135-144
通过对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动物群中两种主要蜥脚类恐龙—李氏蜀龙和天府峨眉龙肱骨和尺骨的骨组织结构观察,并与我国晚白垩世的几种恐龙长骨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恐龙的长骨都具有快速的后生生长速率;2)恐龙的生长方式属于非限定生长,即在成年后并不停止生长;3)不同类型的恐龙到了成年以后,其骨沉积速率可能有较大差异;4)不同类型的恐龙在长骨的生长改建过程中,骨组织内部的重吸收作用有较大差异;5)生长轮结构在不同部位的骨骼中或在骨骼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中国西北部兰州-民和盆地的中铺地区河口群发现了一批恐龙骨骼化石和足迹化石。中铺地区的蜥脚类与兽脚类足迹组合相对丰富,但大多数标本保存较差。大夏足迹点发现了保存较好的类似亚洲足迹的跷脚龙类足迹(Asianopodus-like grallatorid tracks),足迹有着中趾弱前凸(weak mesaxony)。李家沟一号点的足迹组合包括了较大的兽脚类足迹和大型的、非三趾型四足类足迹,后者可能是蜥脚类足迹。李家沟二号点的足迹为多层的蜥脚类足迹,这表明了这类恐龙的活跃性,巨龙类的骨骸也可能来自同一层位。虽然中铺足迹组合不如同属河口群的盐锅峡足迹组合那么具有多样化与得以充分暴露,但依然体现了该地区以及中国早白垩世地层的典型足迹组合。  相似文献   
86.
正恐龙骨骼化石是恐龙死亡后留下的遗骸,而恐龙足迹化石则是恐龙活着的时候留下的生活痕迹,而且还不会像有些骨骼化石那样在埋藏前被水流或其他介质搬运。因此,恐龙足迹化石在探讨恐龙生活习性、复原古环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个动物一生只有一副骨架,但是,它可以留下很多足迹。这就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恐龙曾经的存在。足迹化石是研究古动物生活习性、生存环  相似文献   
87.
王朝更迭——辽西发现多样化翼龙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立达 《生命世界》2005,(11):14-17
与它们的恐龙亲戚一样,翼龙是演化史上最为成功的物种之一。从2.15亿年前的三叠世出现后,其后的1.6亿年间翼龙家族繁衍兴盛,直到白垩世末期才告灭绝。自从200多年前德国发现翼手龙以来,全世界被正式描述过的翼龙已有近200种之多,五大洲都发现了它们的踪迹。对于这样的一个大家庭,动物分类学家一般都把它们分成两类,即喙嘴龙类(Rhamphorhynchoidea)  相似文献   
88.
吉林省中部早白垩世泉头组-原始鸟脚类恐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在松辽盆地白垩纪沉积中首次发现的原始鸟脚类恐龙化石,并根据其头部特征建立一新属新种——娇小长春龙(Changchunsaurus parvus gen.etsp.nov.)。化石产于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山前泉头组上部紫红色含砾泥质砂岩中,同一层位还产有兽脚类、鳄类、恐龙蛋、哺乳类等化石。娇小长春龙是一种混合了原始的和衍生性状的小型鸟脚类恐龙。它具有某些比多数鸟脚类和头饰龙类要原始的特征,例如,5颗前上颌齿、前上颌骨吻部只有很短一段齿缺、前上颌骨与上颌齿之间的间隙较小、颊齿两侧的釉质对称、前上颌骨腹侧边缘与上颌骨腹侧边缘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等。同时,娇小长春龙也具有一些与真鸟脚类类似的进步特征,比如眶前孔小、外下颌孔缺失。娇小长春龙具有颧骨突,这在鸟脚类恐龙中较为罕见,它的颧骨突表面具有鲕状构造,这一特征未见于其他已知鸟脚类。娇小长春龙的前齿骨形态与角龙类接近,腹支明显长于侧支,前齿骨与齿骨的愈合方式同角龙类相似。娇小长春龙的确切系统分类位置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确定。  相似文献   
89.
邢立达 《化石》2005,(2):20-23
北美大陆一直是恐龙研究的科研重镇,其恐龙品种在全球名列前茅,相关研究也常令人惊喜。美国、加拿大的恐龙研究比中国早起步五十年,所以暂居研究上的领先地位。目前,北美的古生物学家不仅孜孜不倦的抠挖、描述着自己土地下的骨骼化石,还致力于世界各地的古生物研究.多支远征队,多个合作课题在持续进行着,不断揭露出恐龙世界的点滴。在该北美篇,我们将到达世界上最宏伟的恐龙遗址参观,感受龙界风云。  相似文献   
90.
微生态大循环是生命发生发展的根本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微生态循环。微生态循环是指生物在发生、发展和消亡中的运动轨迹。个体生命(individual)的运动轨迹是看得见摸得到的。一个人,一个动物,一个植物,一个微生态,都有生老病死;但是,一个生物种群(population)的运动轨迹就看不见,摸不到,只能用思维来感觉它。人群是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病,什么时候死,不知道。恐龙什么时候生,不知道,但恐龙什么时候死,科学家只能根据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