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2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97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蛾类昆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遗传与进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赵新成  王琛柱 《昆虫学报》2006,49(2):323-332
性信息素通讯是普遍而又古老的化学通讯的一种形式。多数鳞翅目蛾类依靠高度种特异性的性信息素通讯寻找配偶以及实现种间生殖隔离。种特异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遗传与进化过程往往是物种形成的组成部分。虽然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性信息素通讯系统分化可以促使新物种的形成,但是关于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多态性、遗传变异以及遗传机制的研究表明性信息素信号容易发生漂变,而性信息素的接受系统可以适应漂变的性信息素信号。本文对蛾类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遗传与进化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并对性信息素通讯系统进化与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2.
画眉科鸟类系统发育及分类地位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记录在中国有分布的鹛类计142种,占世界鹛类纪录种总数284种的50%.由于该类群的种类繁多,形态和生态习性多样,其分类问题历来受分类学者的关注,且争议较大.本文尝试以分子生物学手段来解决传统分类中遗留的问题.在系统发育分析中共有20属59种鹛类作为内群、14个相关物种作为外群,分子标记分别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ty 6,846 bp)和核内重组引导基因(RAG-1,870 bp),以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画眉科鸟类明显被分为2大支系,一支由噪鹛Garrulax、希鹛Minla、薮鹛Liocichla、相思鸟Leiothrix、奇鹛Heterophasia、穗鹛Stachyris、钩嘴鹛Pomatorhinus、凤鹛Yuhina、及部分雀鹛Alcippe等属的种类构成,另一支由鸦雀属Paradoxornis和山鹛Rhopophilus pekinensis、及部分雀鹛属的种类构成,2支都有相当高的支持率;各个属之间的相互关系大致得到解决,传统分类体系中噪鹛属、雀鹛属、鸦雀属、凤鹛属、穗鹛属的单系性不能成立;证实绣眼鸟属Zosteropidae、山鹛和林莺属Sylvia鸟类的亲缘关系较近,而白腹凤鹛Yuhina.zantholeuca、鹏鹛属Pteruthius和文须雀Panurus biarmicus与鹛类的亲缘关系较远;并提出小鳞胸鹪鹛Pnoepyga pusilla有可能不是画眉科种类,其分类地位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993.
广西象州县大乐乡泥盆系剖面是华南象州型(底栖相)泥盆系的标准剖面(侯鸿飞、王士涛,1988),其下部大瑶山群为一套厚达上千米的石英砂岩夹粉砂岩沉积,底部以一层约2 m厚的砾岩与下伏的前泥盆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白顺良等,1982).  相似文献   
994.
苹果Ty1-copia类逆转座子家族鉴定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逆转座子RT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从苹果'嘎拉'中克隆了20条RT片段,分析苹果基因组内Ty1-copia类逆转座子家族特性及进化关系.结果显示,20条逆转录酶保守序列表现出了高度的异质性.结合已报道的37条苹果Ty1-copia类逆转座子RT片段,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家族1、3和4中具有转座活性的逆转座子的可能性较大;序列分析表明,Ty1-copia类逆转座子是苹果基因组内序列重组的热点.用RT序列为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发现苹果基因组内Ty1-copia类逆转座子拷贝数高、分布广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离具有转座活性的苹果Ty1-copia类逆转座子及其人工诱导芽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翼手类新记录——小蹄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6年9月7日在广西宁明县明江镇峙东村防空洞捕捉到21只蝙蝠(其中做成2号泡制标本),体型小,前臂长32.4—36.0 mm,体重3.7—4.5 g。马蹄叶相对较简单,前叶前端无缺刻,无附小叶,中叶几乎均等横向排列4个圆形突起腺体,后叶被3个纵隔几近均等地分为4个室;鼻尖隔膜略微膨胀形成肾形肉垂。耳相对较大,往前折略微超出吻端。经鉴定为中国新记录——小蹄蝠(Hipposideros cineraceus)。标本保存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996.
植物表面的毛对螨类的影响及其对害螨生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兴国  洪晓月 《昆虫知识》2009,46(2):210-215
植物表面的毛可分为单细胞毛和多细胞毛(一般是腺毛)两大类。它们对植物上的螨类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植物表面毛的作用可分为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物理作用有影响活动、提供附着物(防止从叶面脱落)、提供隐蔽环境(防止捕食者捕食)、改善微环境(主要是维持叶面湿度)或捕捉并维持补充食物量(如花粉、菌类孢子)等形式;化学作用是毛本身所含的或受害螨为害后被诱导产生的化学物质对螨的生长发育和存活产生的影响,或作为有害螨存在的信号对捕食螨发挥作用。关于植物表面的毛对螨类的影响,国内研究得很少。国外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各种植物上的毛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urticae等害螨和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persimilis等捕食性螨的影响。植物表面的毛对螨类的影响很复杂。充分理解各种植物上的毛对螨类的影响可以获得关于害螨生物防治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97.
《昆虫知识》2009,(3):333-333
自从1758年林奈建立半翅目后,有关半翅目高级阶元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就一直存在争论。蜡蝉总科被认为是决定半翅目系统发育关系的一个重要分类单元。目前,GenBank中已有很多半翅目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或接近全序列,但是至今还没有关于蜡蝉总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报道。因此测定蜡蝉总科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于半翅目昆虫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对英国GCE生物A水平考试(A类)的笔试部分的试题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我国的生物学试题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99.
《生物学通报》2009,44(4):11-11
以前发现的两大类皮肤抗氧化系统,一类为基因编码的大分子抗氧化酶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另一类为小分子有机物,如一些维生素。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领导的研究团队,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以长日照、强紫外线环境生活的高原蛙类——滇蛙为研究对象。发现滇蛙皮肤具有极强的的氧化自由基清除能力,从其皮肤分泌液中发现的由基因编码且可分泌表达的小分子抗氧化多肽为一类新型抗氧化系统,也被称为“第3套抗氧化系统”。  相似文献   
1000.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局部组织(细胞)的衰退或脱落.存活细胞与衰亡(或脱落)细胞分界壁上的胞间连丝衍变为类外连丝结构。这已先后在小麦胚胎发育、幼胚分化、蒜鳞茎休眠进程中以及玉米根冠组织中得到了论证。前文已曾报道.在玉米根冠细胞生长脱落进程中,脱落细胞与相邻细胞间胞间连丝有被拉伸、断裂形成类外连丝的结构变化.并经药理学试验表明。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共同参与了类外连丝通透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