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2篇
  免费   960篇
  国内免费   6606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606篇
  2022年   627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642篇
  2019年   557篇
  2018年   449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560篇
  2014年   721篇
  2013年   594篇
  2012年   787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812篇
  2008年   944篇
  2007年   709篇
  2006年   658篇
  2005年   721篇
  2004年   648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448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7篇
  1963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盾叶薯蓣地上部分的三个新甾体皂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Wright地上部分分离鉴定了四个甾体皂甙,经鉴定甙A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甙B为24α-羟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甙C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基;甙D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3)]-β-D-葡萄吡喃糖甙。前三者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盾叶皂甙A_1、A_2、A_3(zingiberoside A_1、A_2、A_3),其中盾叶皂甙A_2的甙元为一新甾体皂甙元,命名为盾叶皂甙元(zingiberogenin)。  相似文献   
14.
基因lc首先于大肠杆菌(E.Roli)噬菌体PA2中发现,其产物为蛋白质2。PA2溶源菌的外膜上存在有蛋白质2。E.Coli K-12的突变株nmgC(P+)能够产生新的外膜蛋白质NmpC,与蛋白质2的结构和抗原性非常近似。通过用λ噬菌体分别与野生型的K一12株及一pC(P+)突变株的qsr 缺陷前噬菌体进行置换,获得两种新的带有缺陷前噬菌体qs,’区的重组噬菌体。电子显微镜异源双链分析显示,除了从野生型菌株中置换到的DNA多出一段1,300碱基对的插入序列外,这两段置换DNA完全相同。并且置换DNA的一部分与含有lc基因的那部分PA2 DNA相同,插入序列的位点在这段DNA之内。在置换DNA中,不含插入序列的重组噬菌体可使其溶原菌产生与NmpC及蛋白质2非常相似的外膜蛋白。在。‘。“‘一12的基因图上,基因nmpC定位于12分钟,qsr缺陷前噬菌体也在附近的位置。因此,可以肯定一埘pC基因位于缺陷前噬菌体之中,实际上就是噬菌体的k基因。在野生型的K一12株中,由于插入序列的存在,阻止了这个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项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比旋值、分子旋光度、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的测定,确定节杆菌(Arthrobacter)9-2生物转化3β,17a,21-三羟基-5a-孕甾-3-酮(I)所生成的产物(Ⅱ)的分子结构为17a,20,21-三羟基-孕甾-1,4-二烯-3-酮,其中C20-羟基的构型是β-型。并讨论了该菌转化(I)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胡颓子属三株根瘤内生菌培养条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胡颓子属植物翅果油树、沙枣和牛奶子的根瘤中,分离获得Frankia sp. Eml108、EaI827和EuI620三株内生菌。对它们的培养条件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株菌对培养基的pH和培养温度的要求基本相似。EmI108和EuI620菌株的最适宜培养基为Qmod/Tween80,而EaI827菌株则为Qmod培养基。在以NH+4作氮源的基础培养基中,EmI108和EuI620菌株生长最适宜的碳源为Tween80,而EaI827菌株则为琥珀酸。EaI827和EuI620菌株能较好地利用无机氮源NH4Cl,但是对于三株菌来说,最适宜的还是有机氮源聚胨和酪蛋白水解物。  相似文献   
17.
自沼气池中分离的一株甲烷利用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沼气池中分离到一株甲烷利用菌,其主要生理特性是利用甲烷或甲醇作碳源和能源,生活史中具有休眠体,形成固氮菌型的孢囊,在利用甲烷的生长中不被乙酸盐、苹果酸、琥珀酸盐抑制,应是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中的一新种,定名为淡橙黄色甲烷氧化杆菌(Mcthylo-batter luteolo-croceus sp. Nov.)。  相似文献   
18.
19.
基因工程的目的之一是增加在细胞中所需的基因产物的表达量。首先用大量生产的宿主有大肠杆菌和一些其他的细菌。但是当细菌作为宿主时存在着几个问题,例如多肽糖基化缺陷、寄主蛋白酶造成的产物降解及缺乏分泌等。采用哺乳类动物细胞可排除上述问题,但要大量生产,仍然存在着许多与培养系统的复杂性及效率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酶的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并根据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采用丹宁回收纤维素酶的方法,进行了酶的全组分回收。用丹宁法从糖化清液中回收游离酶,回收率为66.7%,而用同样的方法,从糖化终了液中回收全组分纤维素酶,则回收率可提高到7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