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1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669篇
  494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报道丁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 (Jacobi)的4个种群在针叶树和阔叶树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其生殖隔离的研究结果。饲养试验证明,针叶树(杉木)种群不能在板栗、麻栎等阔叶树上存活;阔叶树(板栗、麻栎)种群也不能在杉木、黑松、赤松等针叶树上存活。交配试验证明,针叶树种群和阔叶树种群虽有交配行为,但不能正常繁衍后代,两种群间存在着明显的生殖隔离。据此认为针叶树种群和阔叶树种群有可能为两个不同种。  相似文献   
92.
保安湖麦穗鱼种生物学V.生产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5年10月至1996年11月,依据有关种群参数估算了保安湖1#试验围拦中麦穗鱼的生产力。月平均瞬时生长率的变化与年龄和季节有关,随着年龄增加生长率降低,在生活史的早期阶段生长最快,生长率一般在春、夏季较高。在研究期间,种群平均生物量为18.27kg*hm-2,周年生产力为36.53kg*hm-2*a-1,P/B系数为2.0。1996世代对总生产力的贡献为67.9%。种群月平均生物量及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季节变化,生物量在秋季(9月)出现峰值,生产力在冬季非常低,在夏季(7月)出现峰值,夏季生产力占总生产力的77.6%。  相似文献   
93.
微卫星(SSR)是以1~6个碱基为重复单位组成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具有丰度高、多态性高、共显性遗传、选择中性和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微卫星标记技术可分为三种类型:基于杂交的SSR指纹,基于PCR的SSR指纹和单位点SSR的PCR扩增。前两者不需要知道基因组序列信息,属于多位点标记;后者则需要前期工作,属于单位点标记,即通常所指的微卫星标记。到目前为止,共在14种蚜中筛选到141个微卫星位点,并发表了相关的引物序列,这给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共享资源。业已证明微卫星引物在邻近种之间有一定的通用性。微卫星标记严格遵守孟德尔遗传规律,已经被用来推断某些蚜虫有性生殖的情况。同种蚜虫中可能同时存在有性系和无性系,微卫星研究证明有性系比无性系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无性系通常表现出杂合过剩和连锁不平衡。蚜虫的迁飞规律适合用微卫星标记加以研究,已有的研究显示在具有高度迁飞特性的种类中,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低,基因频率的相似性高。存在广泛分布的相同的多位点基因型是迁飞性蚜虫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微卫星应用于蚜虫生物学研究的工作还较少,鉴于该种标记的优良特性和巨大的潜力,本文建议今后相关的研究应该首先考虑微卫星标记。  相似文献   
94.
再议中国近海小黄鱼种群的划分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兆礼  陈佳杰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1):2856-2864
以往认为,中国近海小黄鱼可划分为3个种群.本研究从地理隔离、数量动态、形态解剖,分子遗传学和海洋水文等不同方面,重新审视了我国近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Bleeker)种群的划分问题.研究表明:中国近海小黄鱼仅仅存在两个种群,即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种群及渤海和黄海北部小黄鱼种群.主要证据有三:其一,分析1965年至今小黄鱼不同种群形态解剖学和分子遗传学重要文献,发现这些文献的结果仅仅支持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是一个种群的结论;其二,依据1971-1982年我国10多个主要渔业公司小黄鱼捕捞统计资料,黄海南部和东海的小黄鱼在地理分布上几乎不存在隔离的现象.在冬季外海,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栖息于同一个越冬场.进入春季后,它们从该越冬场分别向舟山渔场、鱼山渔场和吕泗渔场产卵洄游.同时,东海南部近海越冬场的小黄鱼向北作产卵洄游,在舟山渔场汇入外海来的小黄鱼鱼群中.从5-8月,黄海南部至东海仅存在一个小黄鱼索饵群体.而黄海北部和渤海小黄鱼群体与上述群体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其三,黄海南部和东海,近年来小黄鱼产量增长趋势一致,而同期的渤海和黄海北部小黄鱼资源量恢复不大.  相似文献   
95.
《昆虫知识》2009,(5):659-659
飞蝗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具有很强的迁飞能力,其分布区比任何其他蝗虫都更广阔,几乎覆盖了东半球的整个温、热带地区。然而,基于生物学或形态学差异,飞蝗仅在中国就鉴定出了3个亚种,而在世界范围内则存在至少9个亚种———这跟其迁飞能力是相矛盾的,学术界对此也一直存留争议。张德兴教授的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分子生态学和进化研究组)运用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手段,从多个独立微卫星DNA位点对覆盖飞蝗中国分布区的25个样点的1300多个标本进行综合分析。他们发现,尽管飞蝗具有很强的迁飞扩散能力,中国的飞蝗确实分为北方种群、南方种群和西藏种群3个具有显著遗传差别的种群,但是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是,广布于中国中、东部的飞蝗并非东亚飞蝗,而是应隶属于亚洲飞蝗亚种。该研究成果一方面验证了飞蝗经典分类的一些结论,另一方面则指出对由Boris Petrovitch Uvarov(1889~1970)(被学界誉为“蝗虫之父”)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关于东亚飞蝗的有关权威观点进行修正的必要性。该研究团队还进一步分析飞蝗在中国形成和维持3个具有显著遗传差别的种群的原因,指出:历史生物地理学因素可能是导致形成这3个地理种群的关键原因,特别是更...  相似文献   
96.
酸碱调控污泥厌氧发酵实现乙酸累积及微生物种群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和  刘晓玲  张晶晶  陈坚 《微生物学报》2009,49(12):1643-1649
摘要:【目的】通过对污泥厌氧发酵pH调控,研究挥发性脂肪酸的累积、产酸微生物种群变化及产氢产乙酸菌群对乙酸产生的贡献。【方法】测定不同pH条件下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的累积;分别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产酸系统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及产氢产乙酸菌的数量。【结果】 pH为10.0时,有机酸和乙酸的产率在发酵结束时分别达到652.6 mg COD/g-VS和322.4 mg COD/g-VS,显著高于其它pH条件。T-RFLP结果表明,pH值为12  相似文献   
97.
集合种群动态: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集合种群是指一相对独立地理区域内各个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通过一定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结在一起。集合种群理论是生态学最新分支领域——空间生态学的主要研究途径之一;它关注的是局域种群之间个体迁移的动力学后果,以及具有不稳定局域种群物种的区域续存的条件。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集合种群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艾怀森 《动物学研究》2007,28(6):633-633
2003年至今,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工作人员在进行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时发现,在高黎贡山南段,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8°44′35″—98°46′20″,北纬24°50′49″—24°58′35″之间,有野生林猬种群。该物种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2681m之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杜鹃苔藓矮林之中,以昆虫为主食。在其人工饲养中,  相似文献   
99.
北戴河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成为众多鸟类迁徙的必经之地。北京绿家园志愿者从2000年开始,利用节假日赶赴秦皇岛鸟类环志中心,支援和协助环志站开展鸟类环志与保护工作。2002年“十一”旅游黄金周的第一天,当人们纷纷赶往各个景点观光游览的时候,我们如期到达北戴河,开始了绿家园第八期鸟类环志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0.
应用灰色关联度(the gray sequence)分析不同防治措施对刚竹毒蛾(Pantana phytlostachysae Chao)种群变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防治标准地种群变动与对照区相似,虫口较低;化学防治后标准地虫口较对照区为高,种群变动与对照区差异较大。第1代和第3代中各防治区与对照区种群变动最接近的均是白僵菌粉炮,其次是敌敌畏烟剂和油烟剂。第2代则是白僵菌粉炮〉油烟剂〉敌敌畏烟剂。进一步说明不同防治措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干扰自然生态系统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