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6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298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743篇
  2007年   569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597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428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10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对实验藏酋猴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确定幼年实验藏酋猴的蛋白营养需要量。方法选用15只幼年实验藏酋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11.1%、16.1%、20.5%、24.5%和29.8%的日粮,试验期90d。结果随着日粮中蛋白水平的提高,实验藏酋猴的增重、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尿素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γ-谷氨酰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无显著差异。应用折线法确定幼年实验藏酋猴的蛋白营养需要量为23.69%。结论日粮蛋白水平对实验藏酋猴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从生物学和经济学角度考虑,初步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未成年实验藏酋猴日粮蛋白水平以23.69%最合适。  相似文献   
982.
以酿酒酵母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CenBank上公布的酿酒酵母Ravlp基因(rav1)序列和表达裁体特性设计 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得到4 074 bp的DNA片段,将PCR产物和原核表达栽体pET28a(+)同时进行双酶切;双酶切后的PCR产物和表达栽体进行连接,构建成重组质粒pET28a-ravl.再将pET28a-ravl转化到BL21( 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 16℃低温诱导40h表达His-tag融合的Ravlp.诱导后的菌体进行超声波破碎,然后用GE healthcare公司的AKTA蛋白纯化仪和His Trap HP I mL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在155 kD有明显的条带,成功实现了Ravlp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  相似文献   
983.
经过PCR克隆得到硫酸乙酰肝素3-O硫酸基转移酶5(3-OST-5)的基因,将其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15b连接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使用镍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具有活性的3-OST-5。经测定纯化后的3-OST-5比活达到0.58 U/mg,是纯化前的5.27倍,回收率达80.4%。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酶的酶学性质,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稳定范围为20-40℃;最适pH为7.0,在pH7.0-9.0范围内稳定。在反应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 mmol/L的K+、Ca2+、Ba2+对酶促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4.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和真核藻类执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在叶绿体中表达外源基因比在细胞核中表达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叶绿体基因工程涉及叶绿体的基因组特征、转化系统的优点、转化过程及方法等方面,叶绿体基因工程在提高植物光合效率、改良植物特性、生产生物药物及改善植物代谢途径等方面已得到应用。尽管叶绿体基因工程还存在同质化难度高、标记基因转化效率较低、宿主种类偏少等问题,但作为外源基因在高等植物中表达的良好平台其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5.
旨在制备柯浩体的标志蛋白——Atcoilin蛋白,利用pET-28a与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DNA测序证实插入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通过分别改变IPTG的浓度、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等来优化Atcoilin蛋白的表达条件。表达出的重组蛋白经过镍柱、分子筛进行纯化。结果显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t1g13030成功构建,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得到相应的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正确。在IPTG浓度为0.7 mmol/L,18℃培养20 h的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经过SDS-PAGE分析鉴定,过镍柱、分子筛后得到的重组蛋白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986.
植物来源细胞色素P450的表达和结晶都十分困难,成为成功解析该类蛋白晶体结构的瓶颈。探索了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纯化银胶菊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allene oxide synthase,AOS)的方法。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银胶菊AOS缺失N-末端的膜锚定序列和信号肽序列,推测其在大肠杆菌中应表达为水溶性蛋白质。试验中纯化得到的银胶菊AOS是一个分子量为54.5 kD的八聚体分子,均一性好,不含去垢剂,达到毫克量级,适合下一步的晶体培养研究;还原一氧化碳差示光谱显示该酶在450 nm处有特征吸收峰,酶活性测定得到该酶的米氏常数为45.3μmol/L,显示该重组AOS具有很高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987.
微量元素指需要量很少(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但却是所有生物体所必需的元素。它们参与了生物体中各种复杂的生物过程,因此不同生物必须依赖相应的微量元素才能生存。过去大量的工作主要放在微量元素代谢通路和微量元素结合蛋白的实验研究上,由此凸显出微量元素对生命的重要性。然而,微量元素的计算生物学研究工作却非常有限。着重介绍当前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不同微量元素的利用、代谢、功能和进化方面问题的最新进展。对于所讨论的元素,大多数利用它们的蛋白已经基本确定,并且这些蛋白对于特定元素的依赖性也是非常保守的。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有助于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微量元素领域很多基本问题(如在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代谢、功能和动态进化规律等)及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88.
海藻酸分解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酸分解菌是一类能够自身合成海藻酸裂解酶,能够降解并同化海藻酸的微生物。海藻酸分解菌是海藻酸裂解酶的重要来源,其产生的海藻酸裂解酶具有种类多、反应条件温和、酶活高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并且在生物、医疗、化工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海藻酸分解菌一直作为海藻酸裂解酶生产者的角色被研究和应用。但随着近年来能源危机的加剧,以海藻酸等海藻生物质为原料转化生物能源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潜在途径,因此,海藻酸分解菌又有了崭新的研究领域,即海藻酸分解菌利用海藻酸发酵生产生物能源。本文从海藻酸分解菌及其海藻酸裂解酶的种类和特性、海藻酸分解菌的代谢以及海藻酸分解菌基因工程等方面,介绍海藻酸分解菌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9.
目的:用长记忆模型预测未来年份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序列.方法:基于时间序列分析,首先建立CGR混沌游走序列,再进行模型拟合.对所选取的1943年~2012年同源性相对较高的70条流感病毒蛋白质序列,先混沌游走再用ARFIMA(p,d,q)模型对其前10个位置去拟合并且预测.结果:几乎所有原始蛋白质序列的各个位置值都在预报区域内(除极个别之外),表明选择的模型比较科学.结论: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年份的流感病毒蛋白质序列,对流感病毒的预测和预防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90.
禽流感病毒H5N1 NS1蛋白是一种非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建基因截短的重组蛋白,可为进一步研究NS1不同结构域与宿主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在成功克隆禽流感病毒H5N1全长NS1基因并测序的基础上,将部分截短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栽体pET28a(+)上,构建基因截短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NS1-RBD和pET28a-NS1-ED,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阳性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检测,获得预期蛋白的表达,然后利用Ni-NTA树脂蛋白纯化系统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确认NS1及截短体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实验成功构建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的NS1蛋白截短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这为进一步研究NS1蛋白不同结构域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实验材料,为深入研究NS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