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李焕新 《蛇志》2011,23(2):206-208
蝮蛇咬伤是本地区夏秋季节常见的意外伤害.其毒素为混合毒类,被咬伤后病情复杂,处理不当和延误治疗易致脏器功能损害及衰竭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1].2010年9月5日我院ICU收治1例蝮蛇咬伤致呼吸、肝功能损害、急性肾衰的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现将救治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尖吻蝮蛇小分子多肽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2.5、5.0和10.0mg/L尖吻蝮蛇小分子多肽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尖吻蝮蛇小分子多肽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胶质瘤细胞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2.5、5.0和10.0 mg/L尖吻蝮蛇小分子多肽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率(49.77%、67.65%和76.42%)高于对照组(P<0.001)。当小分子多肽的剂量增加时,bcl-2 mRNA的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而bax mRNA的表达则呈逐渐升高趋势,bcl-2/bax亦逐渐减小。2.5、5.0和10.0 mg/L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且SOD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5.0和10.0 mg/L组MDA含量高于2.5mg/L组和对照组(P<0.001),10.0 mg/L组SOD活性低于2.5mg/L组和对照组(P<0.001);10.0 mg/L组SOD活性低于5.0、2.5mg/L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尖吻蝮蛇小分子多肽通过氧化应激使bcl-2/bax mRNA表达降低可能是抑制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增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3.
杨万富  龚旭初 《蛇志》2013,25(1):63-64
2010年7月我院收治1例蝮蛇咬伤导致肢体局部严重感染坏死的患者,经清创加负压封闭引流后,择期行自体网状植皮术,创面愈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农民,左足被蝮蛇咬伤10天。患者曾在当地私人诊所治疗,给予抗炎、药物外敷后包扎,致局部感染坏死,范围逐渐扩大,大片皮肤坏疽剥脱。治疗天病情继  相似文献   
144.
报道了短尾蝮蛇Gloydius brevicaudus干扰素调节因子2基因(IRF-2)的克隆和cDNA全序列测定分析.目前除在爬行类外,IRF-2基因在大部分的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都有报道.为了获得爬行类IRF-2基因的全序列,从短尾蝮蛇的肾、脾、肝和肠4种组织中使用Trizol试剂盒提取了总RNA.从已知的IRF-2基因序列比对设计了简并引物来扩增保守片段.最后使用RACE方法得到IRF-2的cDNA全序列.结果 显示短尾蝮蛇的IRF-2基因开放阅读框包含有978个核苷酸,编码326个氨基酸,其3′UTR包含137个核苷酸.与脊椎动物其他四足动物序列比对分析还发现,短尾蝮蛇的IRF-2基因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都非常保守,与大部分四足动物的IRF-2相似.从其氨基酸序列中可以辨别出DBD、IDA2和transactivating domain等大部分元件和阻遏模体.  相似文献   
145.
蝮蛇咬伤中毒的机制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符秋红  邓立普 《蛇志》2007,19(1):51-54
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又名土蛇、大公蛇、地皮蛇,因其色泽似土而得名[1]。在我国除西藏、青海、云南省外均有发现,为我国剧毒蛇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蝮蛇咬伤多见于夏秋季节。蝮蛇毒素为混合毒素,被咬伤后可引起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抢救,预后差。故正确、及时、有效的救治蝮蛇咬伤是急救医学的重要课题。1发病机制蝮蛇属管牙类毒蛇,其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即血循毒和神经毒。蝮蛇咬伤1次的注毒量为45~150mg(干重),而致死量为25mg(干重)[2]。1·1神经毒素蝮蛇毒的神经毒素含量较低,约占毒素干重的1%~2%。其…  相似文献   
146.
王立平  刘鹏  邱磊 《蛇志》2007,19(2):103-107
目的了解影响蛇岛蝮蛇树栖分布的7个相关因子,探讨其间的关系。方法2006年10月12~15日,在蛇岛二沟南坡、北坡、西坡,测定不同年龄组蛇岛蝮蛇树栖环境的7个相关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种树栖环境中,老成体、成体、亚成体、幼体对因子的选择基本都有差异;不同年龄组的树栖高度与冠幅负相关不显著,与枝长(成体和亚成体中)负相关不显著,与其它正相关不显著;老成体和成体在林中和林缘,对树栖高度的选择差异显著,亚成体和幼体差异不显著;相同年龄组两两因子间线性关系明显。结论影响蛇岛蝮蛇树栖分布的因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7.
《人与生物圈》2007,(1):28-28
将中国渤海湾濒临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的蛇岛视为一种特殊的自然遗产,一点也不过分。该岛面积虽只有0.73平方公里,但却是全世界特有种毒蛇“蛇岛蝮”的唯一栖息地。据近年估计,虽然岛上“蛇岛蝮”的数量尚有两万条左右,但它仍然是极度濒危的物种,原因就在于其分布地域的面积太小,禁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生活在周围的渔民很早就知道蛇岛及岛上的毒蛇。早在1932年,日本国的学者曾将蛇岛上的毒蛇鉴定为“中介蝮”——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北部的常见蝮蛇。此后,国内外大多数有关学者也沿袭这一分类观点。  相似文献   
148.
邹卫东  姜海云 《蛇志》2005,17(4):246-247
重危型蝮蛇咬伤涉及一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人体应激机制亦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为了探讨重危型蝮蛇咬伤应激反应的临床特点,我们于2002~2004年对我院住院的重危型蝮蛇咬伤的患者进行了统计,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9.
陈日锦  苏有华 《蛇志》2008,20(1):28-29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在5天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滴注,对照组以蝮蛇抗栓酶(0.5~0.75 u)静脉滴注,连续10~15天,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0.
尖吻蝮蛇咬伤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仲良 《蛇志》2002,14(3):34-35
我院多年来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51例尖吻蝮蛇咬伤患者 ,疗效满意 ,现将其临床治疗情况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1例中 ,男 2 9例 ,女 2 2例 ,最小年龄 2 3岁 ,最大年龄 66岁。1 .2 咬伤部位 咬伤下肢 42例 ,咬伤上肢 9例。1 .3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或家属打死或捕捉到的蛇确诊的有 36例 ,根据目击者讲述判断的有 1 5例。1 .4 治疗方法  (1 )静滴抗五步蛇毒血清 ;(2 )根据出血、凝血和组织坏死 ,不同阶段予中西医结合对症处理。2 结果  治愈 35例 ,致残 1 5例 ,死亡 1例。3 讨论  出血、凝血、患肢坏死致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