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4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以纤维堆囊菌SOF5-76为试验菌株,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产埃博霉素B的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埃博霉素B的产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筛选出对埃博霉素B产量有显著影响的3个因素为马铃薯淀粉、脱脂奶粉和无水氯化钙,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再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确定重要因素的最优浓度。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马铃薯淀粉3.9 g/L、脱脂奶粉2.2 g/L、无水氯化钙1.3 g/L、葡萄糖1 g/L,豆饼粉1.5g/L,七水硫酸镁2.5 g/L,EDTA-Fe3+3 mL/L,微量元素(TE)0.5 mL/L,VB121 mL/L。在此最优条件下发酵埃博霉素B的产量为29.95 mg/L,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发酵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1倍。  相似文献   
102.
主要介绍了目前在生物芯片表面进行蛋白质无细胞表达与定向制备蛋白质芯片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基因植入芯片的方法、蛋白质体外不同表达的途径、蛋白质固定的策略以及可能的应用发展前景等.蛋白质芯片以其高通量、高灵敏和检测迅速等优点正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蛋白质的高效表达与纯化、蛋白质在芯片表面的有效固定与蛋白质活性的保持等内容是蛋白质芯片技术发展的关键.采用纳米生物技术与无细胞表达系统,已经可以在生物芯片表面通过植入基因的方式制备相关的蛋白质芯片,从而为蛋白质芯片的原位制备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3.
两种新型杀虫剂在不同暴露系统对蚯蚓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孔志明  臧宇 《生态学杂志》1999,18(6):20-23,37
1 引 言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作为非靶陆生土壤生物,能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增进土壤肥力,同时,蚯蚓是鸟类等许多动物的食物源,在食物链中,它是陆生生物与土壤生物之间传递的桥梁[1]。农药的大面积施用,必将对蚯蚓的生存、生长、繁殖产生种种不利影响,导致土壤生态系统的变化,因此,研究农药对蚯蚓的毒性,是评价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农药的急性毒性作为指标,对农药毒性进行评价,国内外均有报道[2~11]。新型杀虫剂吡虫啉和抑食肼已经或正在投入生产,并将陆续进入市场,虽已根据农…  相似文献   
104.
水稻叶片的电镜制样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叶片与其它植物材料相比,具有表面乳突多、角质层厚且有蜡质复盖等不同的细胞学特征,用电镜研究其超微结构时有着特殊的制样要求。我们在研究钾营养水平对水稻光合机构功能的效应过程中,对广陆矮4号等品种水稻叶片进行了详细观察,在制样方法上作了部分改进,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5年试验结果表明,农产品中N经由饲养-堆腐环的损失率平均为36%,P为25%。在丰产条件下,一农业系统80%收获产品经由饲养-堆腐环可循环回田的养分量约为80kgN/ha,14kgP/ha,相当于这一系统中每年化肥N用量的一半和化肥P用量的全部。有机肥料中N和P的表观利用率随施肥年限延长而有增长趋势,表明有残效迭加效应存在。5年平均,有机肥料中N和P的当季表观利用率分别约为40%和43%。  相似文献   
106.
蚯蚓对麦秸分解速率的影响及其对氮矿化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蚯蚓在有机物分解和土壤的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采用室内微宇宙模拟试验,研究接种不同密度的蚯蚓对秸秆分解和土壤氮素矿化的贡献.设置3个处理,HDT为接种6条蚯蚓,LDT为接种2条(相当于田间蚯蚓密度水平),ZDT为不接种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整个分解过程中,蚯蚓的引入加速了秸秆的分解,尤其在分解前期,处理ZDT与HDT、LDT处理之间无论是分解率还是分解速率差异显著(P < 0.05),随着蚯蚓密度的增加,蚯蚓在分解过程中的作用比例增大.秸秆分解的整个过程中,蚯蚓对氮的矿化速率,HDT、LDT两个处理都递减,并且到后期两个处理趋于一致(HDT处理为24.2~14.0 kg · hm-2 · a-1,LDT处理为20.3~10.7 kg · hm-2 · a-1),说明从长期来看,在田间蚯蚓密度水平上增大蚯蚓的密度并不能增大基于地下食物网的蚯蚓对氮的矿化速率.  相似文献   
107.
微生物和蚯蚓的协同作用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张立宏  许光辉 《生态学报》1990,10(2):116-120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将双歧杆菌、醋酸菌、酵母菌和粉碎的制醋原料及麸曲共同发酵,通过生料制醋的方法来制备功能性双歧醋。方法将粉碎的玉米与麸曲、酵母液、麸皮和水搅拌均匀,使其经过液态糖化和酒精发酵后,接入醋酸菌和双歧杆菌(二者比例为1∶1),同时加入辅料,进行醋酸发酵,当检测到醋酸酸度为5.0%~7.5%时,加入食盐终止发酵,经过过滤,除菌澄清得到功能性双歧醋。结果双歧醋的最终醋酸度为3.2%,外观红棕色,光泽度好,清澈透明,无沉淀和悬浮物。总菌数:醋酸菌为3.3×1011/m l,双歧杆菌为1.9×107/m l;活菌数:醋酸菌为1.7×1011/m l,双歧杆菌为6.8×106/m l;大肠菌群数3个/100 m l;致病菌:不得检出。结论双歧杆菌及其代谢物可以在双歧醋中存活,生料固态发酵制备双歧醋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9.
吴文良  乔玉辉  徐芹  陈锴 《生态学报》2001,21(7):1109-1113
河北省曲周盐演化改造区通过治理改造,土壤环境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土壤中蚯蚓种相对较丰富,有3个科、6个属、6个种,正蚓科的赤子爱胜蚓、暗灰异唇蚓和链胃蚓科的日本杜拉蚓在该地区的数量较多.种群密度20.50条/m2,生物量6.01g/m2,基本达到普通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平;从年龄结构上看该地区蚯蚓种群属稳定型,成蚓和幼蚓量基本相当;全年蚯蚓的数量分布规律是盛夏>初春>深秋.  相似文献   
110.
Pollutant dynamics and bioavailability greatly differ in soil and aquatic systems. Therefore, specific approaches and models are need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soil contamination to terrestrial ecosystems. Earthworms among other soil invertebrates have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ecological importance. They represent a dominant part of the soil biomass and are soil engineers regulating important soil processes, notably fertilization. The release in soils of pollutants known for their persistence and/or their toxicity is a concern. Exposure of terrestrial species to pollutants that may alter genomic functio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 topic of research in the last decade. Indeed, genome disturbances due to genetic and epigenetic mechanisms may impair growth, as well as reproduction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in the long term. Despite their importance in gene expres- sion, epigenetic mechanisms are not yet understood in soil invertebrates. Until now, pollutant-induced changes in genome expression in natural biota are still being studied through structural alteration of DNA. The first biomarker relating to genotoxicant exposure in earthworms from multi-contaminated soils reported is DNA adducts measurements. It has been replaced by DNA breakage measured by the Comet assay, now more commonly used. Functional genomic changes are now being explored owing to molecular "omic" technologies. Approaches, objectives and results are overviewed herein. The focus is on studies dealing with genotoxicity and populational effects established from environmentally-relevant experiments and in situ studies [Current Zoology 60 (2): 255-272, 2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