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546篇
  16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中国夏尔巴人是未识别民族。本文研究中国夏尔巴人体型特点,并通过夏尔巴人与中国其他族群体型比较,从体质人类学角度为夏尔巴人的族源研究提出新的证据。测量夏尔巴人的体质数据,采用Heath-Carter法计算夏尔巴人的体型值,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夏尔巴人与其他族群体型的特点和相似程度,从体质人类学方面对夏尔巴人的族源提出看法。西藏夏尔巴人男性平均体型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体脂发育水平中等,骨骼、肌肉比较发达,身体线性度中等。女性平均体型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夏尔巴人女性的体型特点是体脂欠发达,骨骼和肌肉含量中等,身体线性度中等。夏尔巴人男性、女性与怒族、木雅人、尔苏人体型接近。体部特征分析不支持夏尔巴人是藏族分支的观点。体型特征支持夏尔巴人源于党项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12.
天山雪岭云杉林粗木质残体储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翾然  常顺利  张毓涛 《生态学报》2019,39(10):3730-3739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在天山雪岭云杉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结构性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解释其储量特征是研究CWD的基础,但尚未有大尺度研究见诸报道。以天山雪岭云杉8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试验以及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样地内CWD的储量组成、径级以及分解等级分布格局等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天山雪岭云杉8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共有直径≥10 cm的CWD 936株,CWD的密度、体积、储量分别为117株/hm~2,15.13 m~3/hm~2,4.52 t/hm~2;其中倒木是CWD的主要贡献者,占CWD总储量的52.21%;(2)样地内各径级CWD的数量呈典型的倒"J"型结构,直径30 cm的CWD个体占全部CWD的83%;(3)样地内CWD总体上处于以Ⅱ、Ⅲ分解等级为主的中度分解状态,CWD径级越大,分解程度越高;(4)林分密度、郁闭度和海拔是影响天山雪岭云杉林CWD储量特征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天山雪岭云杉林的可持续发展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3.
[背景]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是木霉属中产纤维素酶最具代表性的真菌之一,表观遗传调控是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可遗传变化,组蛋白去乙酰化是其中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负责脱乙酰化,敲除去乙酰化酶基因可引起菌株孢子、菌丝及纤维素酶活性等的一系列改变。[目的]通过敲除里氏木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istone deacetylase,hdac)建立了里氏木霉hdac缺失突变株(T.reesei△hdac),以研究对纤维素酶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Split-Maker技术构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敲除表达盒,并转化了里氏木霉T.reesei QM9414。经PCR及Southern blotting验证正确后,对突变体T.reesei△hdac连续7 d检测滤纸酶活(filter paper activity,AFP)、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carboxymethyl cellulase activity,CMCA),利用RT-qPCR检测纤维素酶及其相关基因cbh1、egl1和xyr1的表达。[结果]突变体T.reesei△hdac两种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出发菌株,分别高出8.00、30.00 IU/mL。突变体T.reesei△hdac纤维素酶及其相关基因cbh1、egl1和xyr1的转录水平分别为出发菌株T.reesei QM9414的6.50、6.01和4.51倍。[结论]里氏木霉中纤维素酶的基因表达明显受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dac)的调控,这为研究里氏木霉表观遗传调控对纤维素酶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14.
吡虫啉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曾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吡虫与高效氯氰菊酯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毒力及其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与吡虫啉按23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共毒系数达到267.按比例配成5%的制剂,对田间橄榄星室木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500倍、2000倍、2500倍药液1天后的防效达37.88-65.14%,3天达70.19-89.37%,21天达92.36-100%.  相似文献   
915.
咖啡木蠢蛾在福建省1年发生2代,幼虫的孵化高峰期分别发生在6月与10月,掌握其幼虫孵化高峰期适时喷施20%三唑磷乳油1500倍稀释液,结果表明,对药前10d内孵化已蛀枝干的幼虫杀虫率为90oA~100%,对药后10d内已蛀枝干的幼虫杀虫率为85%~100%,2次施药就能有效防治咖啡木蠢蛾为害。由于此法简便,经济,易行,故建议在生产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16.
目的 探讨早产儿多重耐药希木龙念珠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间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多重耐药希木龙念珠菌血流感染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共3例患儿,为极早/超早产儿,出生胎龄分别为25周+1、30周、30周,出生体重分别为725 g、1 000 g、1 070 g,发生感染时间为入院45 d、24 d、28 d,均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发生感染前使用过广谱抗细菌药物和低剂量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血液培养共检出4株和PICC导管尖端检出2株希木龙念珠菌,均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但对米卡芬净敏感,3例用氟康唑和/或伏立康唑临床病情无改善,最终均改用米卡芬净治疗痊愈,且未见明显肝肾、血液毒副作用。结论 应警惕极早/超早产儿在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的过程中耐药非白念珠菌血症的发生,多重耐药希木龙念珠菌血流感染应用米卡芬净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17.
目的:分析木霉菌醇通过p53信号通路对胃癌大鼠的肠道微生态、胃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木霉菌醇低剂量组、木霉菌醇中剂量组和木霉菌醇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另选取10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空白组、模型组制模成功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木霉菌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0、40、60 mg/kg灌胃。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16S r DNA测定法检测肠道菌群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胃肠道功能指标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模型组、木霉菌醇(低、中、高剂量)组p53蛋白表达水平比空白组低,木霉菌醇中剂量组p53蛋白水平比模型组、木霉菌醇(低、高剂量)组高(P<0.05)。模型组、木霉菌醇(低、中、高剂量)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高,木霉菌醇中剂量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木霉菌醇(低、高剂量)组(P<0.05)。模型组、木霉菌醇(低、中、高剂量)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明显比空白组低,木霉菌醇中低剂量组胃泌...  相似文献   
918.
为了解青阳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根的酸催化水解物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ODS、HPLC等多种柱色谱分离手段对青阳参95%乙醇提取物的酸催化水解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得到了4个木脂素,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9'-methoxynegundin B(1)、(+)-iso...  相似文献   
919.
自头序楤木70%EtOH提取物分得6个化合物,应用光谱技术(IR,MS,(?)~HNMR,~(13)C NMR.DEPT,2DNMR)及化学方法.确定了他们的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甙(Ⅱ),齐墩果酸(Ⅲ),竹节参皂甙 (?)(Ⅳ):竹节参皂甙Ⅳa(Chikusetsusapomin Ⅳa)(Ⅴ),常春藤皂甙元—28-O-β-吡喃葡萄糖醛酸(1→4)-β-D-吡喃葡萄糖甙(Ⅵ),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Ⅵ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920.
孙英华  黄俊生 《菌物系统》1999,18(2):184-191
用木素木霉和凤尾菇菌研究了它们的交替发酵的酶活力,发现它们交替发酵的酶活力明显比单一菌种培养时为高,两者的差异高的竟达15倍以上,这为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酶活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酶发酵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