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蚜虫是世界性害虫,它通过独特的口针结构和丰富的唾液组分破坏植物细胞壁,穿过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间隙,克服多重植物抗性,到达韧皮部取食为害。已有报道蚜虫唾液中含有多种细胞壁修饰酶能够降解修饰细胞壁,帮助蚜虫在细胞间刺探,更为有效的定位韧皮部。而细胞壁作为保护植物细胞的重要屏障,能感知和传递细胞壁损伤信号,通过调控细胞壁修饰酶的表达水平启动胞内诱导抗性,从而影响蚜虫的刺探、取食和定殖。此外,蚜虫唾液中的一些效应因子还能抑制细胞壁免疫和胞内抗性。可见,细胞壁免疫在蚜虫持续取食和成功定殖中发挥重要功能。为深入理解细胞壁免疫在蚜虫刺探与取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文概述了蚜虫唾液关键组分对细胞壁修饰与免疫的调控作用,从植物细胞壁多糖结构修饰、损伤信号传导和胞内抗性等方面重点论述对蚜虫取食行为的影响,结合病原菌与细胞壁免疫互作机制,进一步揭示蚜虫与细胞壁免疫互作新机制,为基于阻断蚜虫韧皮部取食的分子抗虫育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2.
横断山区蚜虫区系的组成和特点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了横断山区蚜虫区系的组成和特点.横断山区共有蚜虫11科69属125种,以东洋区、特有种类占优势.蚜虫区系古北成分和东洋成分充分交融,特有种类丰富,区系组成复杂多样.对该区蚜虫的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特有种分布不均衡,水平主要分布在滇西北的丽江和玉龙雪山地区,垂直分布在海拔3 000~3 200 m,是特有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带.此外,对跨古北和东洋区分布种类的东亚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3.
蚜虫性信息素的田间引诱蚜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蚜虫的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是(+)-(4aS,7S,7aR)-荆芥内醌(1)和(+)-(1R,4aS,7S,7aR)=荆芥醇(Ⅱ)。应用这两种物质进行引诱雄性蚜的田间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步获得了应用于田间的合适的配比及使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84.
金武  董志超  陈春 《菌物学报》2021,40(10):2833-2842
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是虫霉菌亚门Entomophthoromycotina虫霉目Entomophthorales的代表菌,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蚜科专化性病原真菌。其主动弹射分生孢子的能力是引发高强度流行病控制蚜虫种群的关键原因。本研究以新蚜虫疠霉菌丝制备的弹孢胶囊(模拟感病蚜尸)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对其在蓝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的产孢量和分生孢子弹射距离进行了测量;同时利用高速显微摄像技术对弹孢胶囊的分生孢子弹射进行了拍摄观察和软件视频分析,利用MATLAB软件分析图像视频并进行了模型构建。结果表明:新蚜虫疠霉菌丝胶囊经蓝光照射处理后弹射出来的分生孢子数量和孢子弹射速度均显著高于黑暗条件下的处理(P<0.05);分析高速显微拍摄视频计算所得的孢子弹射初始速度从114mm/s到2.07m/s不等,速度在弹射后期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而急速下降;采用Stokes模型进行预测的结果显示其分生孢子的弹射路径与实际路径拟合度较高(R2=0.8941)。综上,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新蚜虫疠霉弹射相关的流行扩散模型和生物学适态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5.
体色多态性在蚜虫中普遍存在,是探索生物适应环境机制及生态进化功能的一个优良范式。尽管蚜虫体色多态性被认知已经有两个多世纪,但其内在的机制仍然不甚明了。本文从蚜虫体色多态性的表现形式、体色的组成部分及色素种类、影响体色多态的重要因子、体色多态的生态功能及维持体色多态性的机制等方面综述有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蚜虫体色分化的内在机理、体色多态的维持机制及体色多态的生态进化功能等提供方向和线索。  相似文献   
86.
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化菊花及转基因植株的抗蚜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关林  刘彦泓  郭绍华  王宇  纪彦  方宏筠 《遗传学报》2004,31(12):1434-1438
针对菊花存在的蚜虫虫害问题,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na基因导入菊花叶片,共获得93个转化克隆。研究了影响转化频率的主要因素,得出在使用pH5.6的YEB培养基,菌液浓度OD600=0.4,45日苗龄中部叶片预培养1d,共培养4d,共培养的培养基中加入0.5mg/L GA3的条件下可使转化频率提高到11.21%。PCR、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转化植株幼苗饲虫实验表明,不同转化克隆的抗蚜性差异较大,蚜口密度抑制率从10%—84%不等,平均蚜口密度抑制率为39.4%。转化植株叶片蛋白提取液对小鼠红细胞具有凝集作用。  相似文献   
87.
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bur)是重要的捕食性草蛉种类之一,可捕食蚜虫、叶螨、粉虱、蓟马、鳞翅目卵及幼虫等多种害虫。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近几十年对大草蛉的研究成果,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归纳,尤其梳理了大草蛉嗅觉趋性行为、滞育特性、人工饲养、田间控害能力等研究热点,并对大草蛉的田间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8.
桃蚜、萝卜蚜发育速率在恒温和变温下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刘树生  孟学多 《生态学报》1989,9(2):182-190
本文报道桃蚜(Myzus persicae)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在一系列恒温、变温下的发育速率,结果表明:(1)恒温下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遵循有下上限的logistic曲线;(2)除了在恒温下随温度升高死亡率急剧增加、发育速率迅速下降的高温区(桃蚜:>28℃,萝卜蚜:>30℃)外,温度波动不改变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函数关系;(3)变温下,在上述高温区内的发育速率仍基本按经典的logistic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上升,但在一温度下的发育速度又随停留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在恒温下只能完成部分虫期发育的低温区,变温下发育速率亦接近经典的logistic曲线。文中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一个昆虫发育率在恒温和变温下变化规律的初步模型,并发现文献中有大量的基本符合这一模型例证的。  相似文献   
89.
马铃薯卷叶病毒( 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对马铃薯生产的危害极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马铃薯病毒病。 RT-PCR是马铃薯卷叶病毒检测较为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检测准确率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但在实际生产中其检测对象多为染病植株,对PLRV传播的主要介体桃蚜( Myzus persicae)的检测,则由于蚜虫体积小、RNA提取难度大、成本高、且不能复检,因而在生产中不能被广泛使用。该研究以马铃薯感病植株和带毒蚜虫为材料,利用改进的RNA提取方法从它们中提取到PLRV的RNA,并以CP 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RNA完整性好,可用于蚜虫中PLRV检测,且同样适用于对马铃薯感病植株的检测。另外,通过对田间有翅蚜和无翅蚜携带 PLRV 情况进行检测发现,无翅蚜 PLRV 检出率为100%,有翅蚜PLRV检出率也高达60%,证明该体系在生产中的实用性。该研究使用改进的RNA提取方法,提取蚜虫中RNA,并利用RT-PCR进行了PLRV检测,与以前的方法相比简单实用,可被应用于生产检测中。该研究结果为马铃薯生产中PLRV的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0.
温度对麦长管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度对麦长管蚜的影响汪世泽,郝树广(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EffectsofTemperatureonEnglishGrainAphid¥.WangShize;HaoShuguang(NorthwesternAgricultural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Province712100).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3):53-56.InanexperimentalpopulationofEnglishgrainaphid,thedevelopmentrateV(t)ofalataeislowerthanthatofapterae,andtheV(t)of4thinstarofalataeistheIowest.Thealataeappearstobeabletotoler-ateawiderrangeoftemperature,butthesurvivalcurveisaffectedevidentlybyit.Atlowtemperature,thecurvedeclinesslowly,butathigh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