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72篇
  132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生命世界》2010,(3):84-84
动物与植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给自身的能量需求。  相似文献   
52.
王仁雷  华春 《生命世界》1992,19(6):29-31
一、活性氧的产生高等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光系统Ⅱ的反应中心,将二分子H_2O光解,产生一分子O_2,同时产生四个电子。这些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还原光系统Ⅰ,最终还原电子受体NADP~+。此过程产生的氧气可以从类囊体中扩散进入到周围的介质中,有些释放到大气中,有些又被机体吸收利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53.
东北阔叶红松林群落类型划分及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TWINSPAN分类方法,对我国东北阔叶红松林群落类型进行划分,对乔木层树种进行聚类,并对东北地区长白山、大秃顶子山、平顶山和丰林保护区4个样点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4个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264种,隶属于64科147属.经过聚类,将阔叶红松林划分为3个群落类型组和7个群落类型;同时,将33个乔木树种间的关联性划分为8组.阔叶红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在4个样点中,长白山的样地平均物种丰富度最高,为63.长白山和大秃顶子山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略高于平顶山和丰林保护区;丰林保护区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为2.83,高于其它3个样点.平顶山灌木层和长白山草本层的均匀度最低,分别为0.71和0.80.  相似文献   
54.
以蚕豆幼苗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0、2、4、8、16 mg·L~(-1))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OH)与10μmol·L~(-1)镉(Cd)单一和联合作用对蚕豆幼苗根系生长、生理及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一MWCNTs-OH处理下,随着MWCNTs-OH浓度(2~8 mg·L~(-1))的增加,蚕豆的根长度增加,且■产生速率增加的同时会伴随着SOD、POD活性升高。(2)单一Cd处理的幼苗根系MDA含量和■产生速率均高于对照,其中■产生速率较对照增加了1.98倍。(3)MWCNTs-OH联合处理诱导了蚕豆根■的产生和MDA含量增加,16 mg·L~(-1) MWCNTs-OH和Cd共同作用对蚕豆幼苗根的损伤最大,会促使部分根尖细胞受损脱落,Cd含量明显下降。研究发现,低浓度MWCNTs-OH可促进蚕豆的根生长,降低Cd的毒性;高浓度MWCNTs-OH(16 mg·L~(-1))和Cd对蚕豆幼苗根的致毒性表现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5.
用2μg/ml玉米素溶液预处理叶绿体或在光活化前于活化液中加入2μg/ml玉米素溶液,观察到玉米素能促进叶绿体膜上耦联因子DTT光活化Mg2+-ATPase及Mg2+GTPase的活力.且对GTPase的促进比例常较ATPase的大些。王米素对OG活化可溶性CF1Mg2+-ATPase活力同样表现出促进作用。用玉米素预处理CF1-β亚基(含微量CF1-α亚基)也观察到它能促进CF1-β亚基催化的Mg2+-ATPase活力。这些结果表明,玉米素在CF1上的作用部位至少有一个在β亚基或α.β亚基交界处调节其催化功能的。  相似文献   
56.
57.
以蚕豆下表皮为材料研究了水杨酸、(±)茉莉酸和乙烯对气孔运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水杨酸和乙烯利都可诱导气孔关闭,并且二者能够相互增强其作用强度;(±)茉莉酸能够促进气孔开度增大,加入(±)茉莉酸减弱了乙烯利对气孔运动的影响,(±)茉莉酸和乙烯利存在拮抗效应。降低内源乙烯的水平可以增强(±)茉莉酸促进气孔张开的作用、降低水杨酸的诱导气孔关闭效应。而水杨酸和(±)茉莉酸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58.
Chloroplasts (plastids) possess a genome and their own machinery to express it. Translation in plastids occurs on bacterial-type 70S ribosomes utilizing a set of tRNAs that is entirely encoded in the plastid genome. In recent years, the components of the chloroplast translational apparatus have been intensely studied by proteomic approaches and by reverse genetics in the model systems tobacco (plastid-encoded components) and Arabidopsis (nucleus-encoded components). This work has provided important new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biogenesis of chloroplast ribosomes, and also has shed fresh light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n plastids. In addition, mutants affected in plastid translation have yielded strong genetic evidence for chloroplast genes and gene products influencing plant develop- ment at various levels, presumably via retrograde signaling pathway(s). In this review, we describe recent progress with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components of the chloroplast translational machinery and discuss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evidence that supports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plastid translational activity on plant anatomy and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59.
甜菊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叶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当叶外植体转移到培养基上培养后,叶绿体的片层结构逐渐退化。在叶绿体发生退化的过程中伴有叶绿体出芽和原质体的形成。推测新产生的原质体来自叶绿体产生的芽状体。而叶绿体本身最后完全解体消失。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这种变化与高度液泡化的叶肉细胞脱分化至分生状态是平行的。随着培养的进行,分生状态的细胞发生液泡化变为薄壁细胞时,在愈伤组织表层的细胞中,质体重新形成片层结构,而内部细胞的质体则充满淀粉粒。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非同化器官茎秆的光合特性, 测定了毛竹出笋后快速生长期内(2011年4月13日到6月2日)的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光合酶活性, 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其叶绿体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毛竹茎秆中的叶绿体主要集中分布在表皮以下的基本组织中, 此外维管束鞘周围的细胞内也存在大量的叶绿体, 此特征类似于C4植物的花环结构。在毛竹出笋后快速生长期内, 随着茎秆不断生长, 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极显著(p < 0.01)增加。在出笋10天时, 茎秆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和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最高, 之后随茎秆生长逐渐降低, 生长30天时酶活性与10天时相比分别降低了88.55% (p < 0.01)、77.46% (p < 0.01)和72.50% (p < 0.01), 而PEPC/Rubisco比值则随茎秆生长逐渐增加, 30天时比值达到12.83, 明显高于C3植物。这表明毛竹茎秆内可能存在C4光合途径, 此途径有利于毛竹提高光合效率, 进而促进其出笋后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