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7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60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30和260 mg/kg的合成虾青素配制成3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2%和16%的等氮等脂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育肥饲料(分别记为饲料1、2和3), 以中华绒螯蟹商业育肥饲料作为饲料4, 分别投喂4组雌蟹(每个饲料组3个重复水槽, 每个水槽中12只蟹), 进行为期60d的室内养殖实验, 以探讨添加合成虾青素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雌蟹性腺发育、色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 (1)实验进行到30d和60d, 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雌体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均无显著影响(P>0.05)。(2)性腺、肝胰腺和头胸甲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红度值(a值)均以饲料3组最高, 性腺亮度值(L值)和黄度值(b值)以饲料1组最高(P<0.05); 饲料2组头胸甲的b值最高, 饲料1组最低(P<0.05)。(3) 饲料1组中华绒螯蟹血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 饲料4组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乳酸脱氢酶(LDH)、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乳酸(LD)含量最高(P<0.05); 肝胰腺中的SOD、T-AOC、GSH-Px和GR活性均以饲料1组最高, 饲料2组最低(P<0.05)。(4) 饲料2组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血蓝蛋白(H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 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均以饲料4组最高(P<0.05), 肝胰腺中的ACP、ALP和γ-GT活性以饲料1组最高。综上, 在育肥饲料中添加合成虾青素对成体雌蟹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 但可显著提高头胸甲、肝胰腺和卵巢中的类胡萝卜素总量、色泽和抗氧化能力, 建议雌蟹育肥饲料中合成虾青素的含量为90 mg/kg左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报道1例播散性隐球菌病(disseminated cryptococcosis)及相关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播散性隐球菌病例,检索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整合系统、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近20a国内外报道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结果患者女,16岁,因"咳嗽、发热10余天"入院,既往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长期口服激素治疗。经腰椎穿刺术及血培养等确诊为播散性隐球菌病,抗真菌治疗后症状好转。数据库共检索148例播散性隐球菌病,免疫功能正常宿主59例,男95例,女53例,年龄2~77岁,儿童47例,死亡41例。结论播散性隐球菌病病死亡率高,应争取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生率及确诊病例情况,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12月在本院疾病筛查中心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的2721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记录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的可疑阳性患者及确诊情况,剔除确诊患儿后,分别根据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采血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新生儿各种氨基酸水平。结果:本研究中27217例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为可疑阳性的占1.69%(459/27217),确诊14例,发生率为0.05%(14/27217);剔除确诊新生儿后,早产组与足月组新生儿体内丙氨酸(ALA)、甲硫氨酸(MET)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2500 g组与2500 g组新生儿体内MET、鸟氨酸(ORN)、瓜氨酸(CIT)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时间3~7 d组与7 d组新生儿体内脯氨酸(PRO)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以上几种外,其余各种氨基酸浓度早产组与足月组比较、出生体重≤2500 g组与2500 g组比较、采血时间3~7 d组与7 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串联质谱检测可早期发现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但应根据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采血时间确定截断值,以降低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内因胃食管反流病入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内,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4 h食管下段p H值监测、电子胃镜检查和内镜下黏膜活检。结果:研究对象用药前后呕吐、恶心、反酸、上腹痛、烧心、胸骨后痛、咳嗽、气喘等八项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甚至消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后的反流次数、反流时间≥5 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总PH4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以及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385、40.862、47.710、21.806、53.508,P0.05);与治疗前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后有1例存在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未能恢复,28例存在不同程度改善,43例完全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75,P0.05);不良反应出现5例(3例轻微腹泻、2例轻微腹痛),发生率为6.2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小儿胃食管反流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是《黄帝内经》中病机十九条其中的一条,至今仍是分析疾病病机的重要依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病机与脏腑之火密切相关,使用"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的理论指导辩证论治甲亢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脏腑气机不疏、情志不遂,内火遂生,可导致狂、躁等症状,火热日久可耗伤气阴,并可产生痰热、瘀血,但贯穿疾病始终的仍为火热,是疾病的起始因素,临床上从火论治甲亢,使用清热法、清热药治疗甲亢,在临床及动物实验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再次证明了从"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治疗甲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消化道内窥镜对于胃Dieulafoy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近3年收治的15例Dieulafoy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内镜下止血治疗成功,无再出血(随访时间为12个月到36个月);1例内镜下治疗后再次出血,给予第二次内镜治疗后,随访18个月未再出血;1例因患者家属商议后坚持行外科手术治疗(近端胃切除术)。结论:内镜下治疗可作为处理胃Dieulafoy病的首选方案,仔细而谨慎的内镜下操作有助于提高胃Dieulafoy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治疗妊娠中晚期和产褥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妊娠中晚期干预细菌性阴道病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妊娠中晚期BV患者160例,根据患者自愿将其分为治疗组96例和未治疗组64例,治疗组给予定君生处理,观察治疗效果并随访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围产结局。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产褥期BV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定君生处理,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栓处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过氧化氢浓度及复发情况。结果妊娠中晚期BV治疗组治愈56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89.6%,BV治疗组孕妇流产、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感染和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低于BV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7,P0.05)。产褥期BV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82.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70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乳杆菌定植成功率分别为86.0%和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4,P0.05);30d后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11.4%,对照组复发率为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2,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BV经过定君生治疗后能改善围产结局,定君生治疗妊娠中晚期及产褥期BV,安全有效并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98.
《生命科学研究》2017,(1):59-63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为病理特征的慢性中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丹参酮ⅡA是从中药丹参中分离提取得到的一种脂溶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近年研究发现,其在AD的防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Aβ的形成和聚集、抑制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对神经元的保护等方面。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就AD的发病机制和丹参酮ⅡA对其的防治作用做一综述,为丹参酮ⅡA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条斑病是水稻(Oryza sativa)中的常见病害, 已经对我国粮食的高产稳产造成严重威胁。以典型籼稻台中本地1号与粳稻春江06的杂交F1代花药培养双单倍体群体(DH)为材料, 用Xoc BLS256进行人工接菌, 对双亲及群体各株系的病斑长度进行测量和量化分析; 同时利用该群体业已构建的加密遗传图谱对病斑表型数据进行QTL作图分析。结果在水稻第2、4、5和8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4个效应值能区分开的QTL。对2号与5号染色体上2个较大的QTL区间内抗条斑病相关基因进行了表达分析, 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在处理前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表达差异, 暗示这些基因可能是响应春江06与台中本地1号条斑病抗性差异的目标基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克隆水稻条斑病抗性QTL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刘佳伟  洪涛  秦鑫  梁英民  张萍 《遗传》2018,40(2):95-103
β-血红蛋白病(β-hemoglobinopathie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6种常见疾病之一,尽管其遗传分子机制已被阐释清楚,但目前除异基因骨髓移植外尚还缺乏根治性的治疗策略。近年来,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人造血干祖细胞中的应用为β-血红蛋白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针对血红蛋白的基因突变,可利用同源重组介导的细胞内源性DNA损伤修复途径直接修复遗传缺陷,也可以利用非同源末端连接机制沉默抑制胎儿血红蛋白表达的分子,重新激活胎儿血红蛋白的表达以缓解β-血红蛋白病人的临床症状。本文从β-血红蛋白病的基因组编辑策略及尝试、临床转化平台的要素分析等方面对该病的基因组编辑治疗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β-血红蛋白病新型治愈方案的研究以及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