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80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寄生于杜氏泛树蛙多盘虫属单殖吸虫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于云南屏边县杜氏泛树蛙Polypedates dugritei David膀胱内检获单殖吸虫多盘科多盘虫属1新种:屏边多盘吸虫Polystoma pingbianensis sp.nov.,对其形态结构及宿主特异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据宿主膀胱内寄生的产卵成虫测量形态分类数据和描述鉴定特征.虫体全长平均9.428 mm,后吸器大小平均0.869 mm×0.784 mm,后吸器吸盘的直径平均434.4μm,后吸器上两个中央大钩全长平均403.2μm.朝向外侧肠管无盲突,朝向内侧肠管每侧形成13~14个盲突,有1个或无过腹中线的肠联合,肠管于后端合并向后延伸至后吸器内,不形成盲突.卵巢较小,位于单个睾丸之前,卵巢长平均711.52 μm.卵相对较大,卵长平均306.6μm,卵宽平均164.6μm.  相似文献   
992.
温度和食物浓度对三品系萼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应用个体培养方法,研究了温度(20、25和30℃)和藻类食物浓度(1.5×10^6、3.0×10^6、6.0×10^6和9.0×10^6cells·ml^-1)对青岛、芜湖、广州三品系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仅对轮虫的世代时间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而品系对所有生命表参数均无显著影响.轮虫种群的内禀增长率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世代时间则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食物浓度仅对轮虫的生命期望值和平均寿命有显著影响,品系对轮虫的净生殖率、世代时间、生命期望值和平均寿命也有显著影响.三品系间,以广州品系轮虫的净生殖率、世代时间、生命期望值和平均寿命最大,芜湖品系最短.当食物浓度为3.0×10^6cells·ml^-1时,轮虫的生命期望值和平均寿命最长,9.0×10^6cells·ml^-1时最短.各品系轮虫的净生殖率、世代时间、总生殖率、生命期望值和平均寿命均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广州品系的净生殖率除外.轮虫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和广州品系轮虫的总生殖率则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青岛和广州品系轮虫的各生命表参数,均与食物浓度呈曲线相关,但芜湖品系仅世代时间、平均寿命和生命期望值随食物浓度的增大而缩短.  相似文献   
993.
记述铠甲属一新种,微齿铠甲Micropeplus dentatus,sp.nov.,新种采自浙江省镇姚。新种鞘翅具两条盘脊,体表无刻点,但具革质刻纹,属于tesserula group。这是该类群在我国的第一次纪录。新种与日本种Micropeplus sharpi Sawada极为相似,新种中足胫节内缘具11个小齿与日本种的8个小齿明显不同。新种主要鉴别特征为:头顶中脊发达,鞘翅具伪缘折脊,中足胫节内缘具11个小齿。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内。  相似文献   
994.
比较分析饲喂普通粮食与名贵中药材对洋虫Palembus dermestoides (Fairmaire)体内蛋白质、脂肪、糖类、灰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粮食和中草药的洋虫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用粮食或中药材饲养对洋虫的氨基酸和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影响不大,粮食组和中药组EAA/TAA分别为46.94%和46.19%,EAA/NEAA分别为88.47%和85.84%;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必需氨基酸(EAAI)分别为99和92mg/g;可见洋虫可以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保健食品,而且建议用粮食饲喂。中药组饲养的洋虫中微量元素与矿物质均明显高于粮食组饲养的洋虫,因此中药组饲喂的洋虫可以作为滋补品或药品原料。  相似文献   
995.
胭脂虫的行为及生殖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 Costa在产卵、孵化、固定、泌蜡、蜕皮、结茧、羽化等方面的行为特性进行观察,并就该虫在有性及无性生殖两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性生殖♀虫平均怀卵量为269粒/雌,平均产卵量232粒/雌,平均孵化率96.5%,雌雄成虫性比约为3∶1,♂蛹羽化率可达94.7%,发育起点温度为5.77℃,世代有效积温为1600.60日.度。该胭脂虫不能以无性生殖方式进行繁殖,种群的延续需要以有性生殖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996.
安庆褐飞虱近三个大发生年虫源和气候条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并分析安庆市1997,2005年和2006年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hs(Stal)大发生的虫源、气候条件。1997年,迁入期偏早,初迁虫量大,到7月26日止,单灯累计诱量为1228~8698头;7、8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低0.2~1.3℃,导致单季稻上基数适温协同暴发型;再迁补充虫源峰次较多,但9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低1.0℃,抑制了双季晚稻褐飞虱发生。2005年,迁入期较早,但初迁虫量低,到7月26日止,单灯累计诱量为200~3334头;7月中旬至8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低0.4~0.8℃,9月至10月中旬气温比历史均值高1.8~2.2℃,有利褐飞虱发生的气候条件长达3个月;同时,夏、秋季台风暴雨频繁,再迁补充虫源丰富,8月16日~9月25日每侯灯下≥1000头的回迁峰次多达5个,分别比1997年和2006年多1个和2个,导致多代连续重发。2006年,迁入期早,6月底以前的早迁虫量分别是1997年和2005年同期的6.4倍和2.1倍,初迁虫量大,到7月26日止,单灯累计诱量为1595~7181头;虽然7、8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高1.0~2.0℃,但单季稻田间小气候适宜,构成单季稻基数暴发型;再迁补充虫源峰次较少,但8月底~9月初短期内大量集中迁入,9月下旬至10月份气温异常偏高,高于历史均值1.5~3.0℃,引起晚稻持续重发。  相似文献   
997.
严春  初众 《昆虫学报》2008,51(8):804-809
对洋虫Martianus dermestoides Chevrolat成虫脱脂蛋白酶解液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用木瓜蛋白酶水解洋虫成虫脱脂蛋白,用截留分子量分别为10 kDa和6 kDa的超滤膜将其分离成3个组分,用邻苯三酚 鲁米诺发光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Fenton法和Oyaizu法,分别测定不同分子量的洋虫成虫脱脂蛋白酶解液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洋虫成虫蛋白酶解液3个组分都有很好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还原性较强,以分子量<6 kDa的组分清除效果最佳(P<0.05)。结果揭示洋虫成虫脱脂蛋白酶解液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病综合征脂质代谢紊乱包括胆固醇(CH)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代谢异常、富含甘油三脂(TG)的脂蛋白代谢异常、高密度脂蛋白(HDL)代谢异常.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CH和LDL代谢异常主要是由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和肝脂酰CoA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T)上调以及LDL受体和HDL受体下调所致;而富含TG的脂蛋白代谢异常主要与脂蛋白脂肪酶(LPL)、肝脂肪酶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受体的下调有关;HDL的代谢异常则主要是由于尿液中大量丢失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和HDL受体下调所致.上述代谢异常使肾病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99.
磷酸盐胁迫对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翔    谭烨辉    黄良民    黄小平  李元超    董志军   《生态学报》2008,28(6):2581-2581~2586
以佳丽鹿角珊瑚(Acropora pulchra)和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两种造礁石珊瑚为材料研究磷酸盐浓度对共生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佳丽鹿角珊瑚(A. Pulchra)和多孔鹿角珊瑚(A. Millepora)在对照组磷酸盐浓度下,共生虫黄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处于稳定状态,在15μmol/L和3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虫黄藻的Fv/Fm值很快受到抑制,分别经过2d和5d开始慢慢恢复,但是最终只能恢复到比对照组较低的水平.同时两种珊瑚的共生虫黄藻密度也有所降低,尤其佳丽鹿角珊瑚(A. Pulchra)降低更加明显,15μmol/L和30μmol/L浓度下共生虫黄藻密度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低5.59%和14.69%.因此, 佳丽鹿角珊瑚(A. Pulchra)和多孔鹿角珊瑚(A. Millepora)最大可以忍受30μmol/L的磷酸盐浓度,但是在30μmol/L浓度的耐受范围内,随着磷酸盐浓度的不断提高,珊瑚共生虫黄藻Fv/Fm值显著下降,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杨州  孔繁翔  史小丽  张民 《生态学报》2008,28(4):1857-1863
分离自太湖的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 (Linnaeus))按1000 ind·L-1的密度置于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中培养24h后,用孔径0.10 靘的微孔滤膜抽滤,得到壶状臂尾轮虫培养滤液.将壶状臂尾轮虫培养滤液以20%的比例添加到纯培养的斜生栅藻中,进行为期7d的试验.结果表明壶状臂尾轮虫培养滤液能显著地影响斜生栅藻的形态,处理组中诱发性多细胞群体增加,导致处理组中斜生栅藻种群平均每个个体的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斜生栅藻在壶状臂尾轮虫诱发下形成群聚体可以解释为一种诱发性的反牧食防御,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栅藻对浮游动物牧食的响应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壶状臂尾轮虫培养滤液处理后的斜生栅藻在生长率上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诱发性防御群聚体形成的代价没有体现在对生长的影响上.在壶状臂尾轮虫培养滤液诱发下,较多栅藻细胞聚积在一起形成群聚体后,栅藻溶解性胞外多聚糖和固着性胞外多聚糖均有显著提高,而胞内多聚糖略有下降.但从总多聚糖含量看,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也说明轮虫培养滤液刺激了栅藻多聚糖合成的额外增加,且被分泌到胞外,充当细胞之间的粘合物,促使细胞容易聚合形成群聚体,有效防御象轮虫这些小型浮游动物的进一步牧食,保持种群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