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报道了三生烟在接种带卫星RNA的黄瓜花叶病毒(CMV-S52)后,或接种后用强毒CMV攻击,其病状表现、组织中病毒含量,病毒基因组RNA合成与卫星RNA合成的关系.植物在接种CMV-S52后7~10天,所有接种植物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轻度花叶症状,此期正是组织内病毒含量最高,而卫星dsRNA占总dsRNA百分比较低时期.接种后不同时间的测定证明,组织内病毒基因组dsRNAl和dsRNA2的合成水平均较低,而卫星dsRNA则始终保持较高的合成水平;到接种后15天病状消失时,卫星dsRNA占总dsRNA合成百分比的84.79%之多. 用CMV-S52保护接种后再用强病毒攻击,植物中的病毒含量、病毒ssRNA合成不增加或稍有增加;而基因组dsRNA和卫星dsRNA合成都有增加,但卫星dsRNA合成仍占绝对优势.保护作用的效果,取决于攻强病毒时已存在于组织内的卫星RNA与基因组RNA合成量的相对比例。讨论了卫星RNA的保护机理。  相似文献   
92.
云南甘薯病毒的检测及主要病毒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云南甘薯病毒的种类,并对主要病毒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PCR/RT-PCR技术,对采自云南16个县、市的279个甘薯样品进行扩增、测序,对所得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MEGA 5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除普洱和祥云的样品中未检测到任何病毒外,其余14个县、市的123个甘薯样品中共检测到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卷叶病毒(SPLCV)、甘薯C病毒(SPVC)、甘薯G病毒(SPVG)和甘薯病毒2号(SPV2)等6种病毒.其中SPVG的检出率最高,达39.1%,为云南甘薯病毒的优势种,SPFMV和SPVC的检出率分别为26.9%和24.7%,而SPLCV检出率最低,仅为0.4%.在所检测的样品中未发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和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云南甘薯病毒多数为2-5种病毒复合侵染,占总样品数的31.9%,其中2-3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最为常见,单一病毒侵染占总样品数的12.2%.检出率比较低的SPCFV、SPLCV和SPV2未发现单独侵染现象.[结论]云南甘薯上发生的SPFMV分离物存在EA株系和O株系,未发现RC株系,另有两个分离物同EA、O、RC之间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有可能是一个新的株系;SPVC和SPVG分离物均可分为3个不同的组,大部分SPVG云南分离物属于Ⅰ组.  相似文献   
93.
植物病毒病的风轮状内含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公认的34个植物病毒组中,有25个病毒组的病毒能在寄主植物中产生内含体。能否产生内含体及内含体的形态结构是病毒组的主要特征之一。植物病毒内含体最早由steere williams于1953年在感染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烟草叶片中观察到,呈晶板状(Crystalline plates)。以后人们渐渐认识到内含体与病毒病害密切相关,但从发现至今近40年内,对内含体的产生及其功能仍不很清楚。  相似文献   
94.
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暴发持续至今,导致了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感染个例,更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2月将此病毒引起的疾病定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而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也将此病毒命名为SARS-Co V-2。COVID-19的典型临床症状类似感冒,少数病人可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21世纪以来,人类冠状病毒有3次大暴发,分别是2003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12年暴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本次的新型肺炎。自2003年以来,对SARS和MERS冠状病毒的研究从未间断,对其自然起源、致病机理、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等已取得一定进展。鉴于SARS-Co V-2和SARS-Co V的基因组序列高度相似,以往对SARS-Co V的研究对深入探讨SARS-Co V-2生物学特性、诊断、治疗和防控有很强的借鉴性。文中通过回顾过往的研究进展,对比SARS-Co V和SARS-Co V-2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当前亟需的防控和诊疗措施,探讨疫苗研发所面对的一些难题,并展望疫情发展趋势及对本领域研究与开发的主要挑战,冀为我国和全世界有效控制COVID-19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疫苗的接种被认为是阻止时下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进一步蔓延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开展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  相似文献   
96.
97.
薇甘菊萎蔫病毒寄主范围、传播媒介和危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外来入侵植物.本文从田间薇甘菊萎蔫病株中分离获得薇甘菊萎蔫病毒(Mikania micrantha wilt virus,MMWV).在温室中通过人工摩擦将该病毒接种到9科27种植物上,发现MMWV能侵染其中的6科12种植物.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该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约30 nm.MMWV可由桃蚜(Myzus persicae)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薇甘菊植株接种MMWV毒30 d后,其茎的长度、叶、茎和根的鲜重分别比健康对照植株减少了75.3%、91.6%、79.5%和75.6%,被侵染的薇甘菊出现萎蔫、皱缩、叶畸形等症状.实验室和野外条件均观察到MMWV可以严重抑制薇甘菊的生长,利用MMWV控制薇甘菊的生物入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8.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原学和临床表现多有报道。该病在病原学和临床表现上与发生在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有诸多相似性。本文通过对比两者异同,尝试从其共同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角度,提出并探讨患者肠道菌群可能参与其致病的潜在机制,旨在为深入探索新型冠状病毒,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的致病机制及加速研发重症肺炎预测指标提供一种可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
《生物产业技术》2010,(2):63-6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病毒病应急技术中心的阮力教授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特殊时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但是为了能通过《生物产业技术》杂志让更多的读者认识甲型H1N1流感,了解更多的疾病预防知识,他在介绍并推荐了许多宝贵信息的同时,在百忙中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相似文献   
100.
朊病毒病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致死性退行性脑病,目前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朊病毒病的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合成肽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黏膜免疫疫苗等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现有的免疫策略仅能部分克服免疫耐受,诱导较低或中等滴度的抗体,对PrPSc感染动物模型只能提供部分保护,Prion疫苗研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