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6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通过5个土壤Cu2+水平(0,20,50,100,150mgkg-1)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Cu2+水平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Cu2+水平升高,紫云英生物量下降,与未接种相比,接种AM真菌明显提高了紫云英的生物量,接种G.intraradices对紫云英生物量的提高比接种G.mosseae更为明显,两者间呈显著性差异。(2)随着土壤Cu2+水平升高,紫云英根段浸染率下降,菌丝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也下降。(3)在相同土壤Cu2+水平接种不同的AM真菌,紫云英根段浸染率有显著差异,接种G.intraradices的紫云英根段浸染率显著高于接种G.mosseae的处理,其菌丝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也显著高于接种G.mosseae的处理。(4)接种G.intraradices能显著抑制Cu2+从紫云英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的运转,降低Cu2+的毒害,接种G.mosseae相对促进了Cu2+的运转。以上结果显示,Cu2+污染土壤中接种G.intraradices对紫云英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2.
磁场对血浆和胃粘膜内胃肠激素及胃动力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立新 《生物磁学》2006,6(1):34-35
目的:探讨腹部磁场作用,对大鼠血液及胃粘膜组织中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和生长抑素(somatostain,SS),以及胃排空的效应.方法:10只Wistar健康雄性大鼠,腹部接受表面磁强度为1300-1600GS,钡铁氧体恒磁场作用3小时,以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大鼠血及胃粘膜组织中GAS、MLT及SS含量,用99mTc标记的碳粉糊剂灌胃法,测试胃排空率.结果:恒磁场腹部作用后,大鼠血GAS、MLT及SS水平较对照组,均无显著变化(p均〉0.05);胃粘膜组织中,GAS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MLT水平明显升高(p〈0.01),SS水平明显降低(p〈0.01);胃排空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腹部1300-1600GS恒磁场作用3小时,均不能显著调节大鼠血中MLT和SS,以及血和胃粘膜组织内GAS水平;可明显影响胃粘膜内MLT及SS水平;对大鼠胃排空率无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   
153.
黄土高原区不同植物凋落物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降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土高原区8种植物凋落物为对象,利用水和0.01mol·L-1CaCl2两种浸提剂提取了不同大小(2mm和1cm长)的凋落物,测定其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并利用室内培养试验评价其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凋落物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在18.20~156.82g·kg-1,占其全碳比例的4.21%~32.84%.其中,灌木凋落物可溶性有机物含量及其占全碳的比例略高于乔木,草本最低.经过7d的培养,不同凋落物可溶性有机碳的生物降解率在44.5%~80.6%,平均为62.9%;不同种类凋落物的生物降解率为灌木乔木草本.培养结束后,溶液中结构较复杂的可溶性有机物比例呈显著上升趋势,与其中易降解组分的降解有关.说明可溶性有机碳在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及能量转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4.
基质氮磷含量对菹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6个营养水平的沉积物处理,研究了沉积物中氮磷含量对菹草萌发、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氮磷含量对菹草石芽的萌发无影响,萌发率均达到100%;随着沉积物中氮磷含量的增加,植物组织氮含量增加,并趋于稳定,磷含量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而植株体内氮磷比值下降,同时,菹草叶片的初始荧光产量(Fo)降低,最大量子产率(Fv/Fm)不断增加,达到一定限度后略有下降,表明菹草光合能力随沉积物氮磷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而过高的氮磷水平会降低光合能力;快速光曲线显示,菹草能有效地利用弱光,强光下易出现光抑制现象,但高氮磷营养水平的沉积物可以提高菹草对强光的耐受能力.此外,高氮磷含量也能提高菹草总生物量,但降低了菹草的根茎比.菹草无性生殖能力随氮磷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强,繁殖策略也得到优化,出现了有性生殖,但结实率平均仅为19.6%.  相似文献   
155.
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途径,建立了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种胚、幼叶切块、茎段、根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种胚、无菌苗叶片、茎段和根作为外植体,在MS补加2,4-D、NAA和6-BA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都能诱导得到愈伤组织,其中种胚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100%,茎诱导效果次之,诱导率为97.1%。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有:MS+1.0mg·L-12,4-D+0.5mg·L-16-BA、MS+0.1mg·L-16-BA+1.0mg·L-1NAA、MS+0.5mg·L-16-BA+1.0mg·L-1NAA、MS+1.0mg·L-16-BA+1.0mg·L-1NAA、MS+0.5mg·L-16-BA+2.0mg·L-1NAA、MS+1.0mg·L-16-BA+2.0mg·L-1NAA和MS+0.5mg·L-12,4-D+0.5mg·L-1NAA。以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上植株再生效果最好,再生率为62.5%。  相似文献   
156.
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KE117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生长、产酶情况以及电场对其木块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mA,10mA和20mA的弱直流电场条件下,不同的电流强度对菌体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弱电场可改变细胞通透性,从而改变了PKE117的胞外酶类型及产量,在10mA下PKE117对长白落叶松的降解率到达最大值,为6.98%。  相似文献   
157.
目的:介绍一种快速筛选有效RNAi片段的方法.方法:构建CC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C-C motif)ligand 2,CCL2)的表达载体、干涉载体和检验载体;计算检验载体的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细胞率;Real-time PCR检测干涉载体的干涉效果;计算PH 72h和168h转基因大鼠的肝再生率.结果:检验载体及其对照在24h表达GFP的细胞数最多,其中检验载体CCL2-CCL2(255)在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最低;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干涉载体CCL2(255)干涉效果较好;表达载体CCL2-N1能提高转基因大鼠PH 168h的肝再生率,达105%,而干涉载体CCL2(255)仅78%,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将靶基因和干涉片段构建到同一个载体上,通过观察、计算GFP的表达量可快速筛选有效RNAi片段,此法高效经济、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58.
提高卷叶贝母组织培养的植株再生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卷叶贝母(Fritllaria cirrhosa D.Don.),别名川贝母。  相似文献   
159.
草地螟寄生蝇是草地螟Loxotego stictialisL.的重要天敌,但其发生种类、控害作用尚不明确。通过室内饲养,结合历年田间调查对康保县草地螟寄生蝇种类、田间分布、寄生率及消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康保县草地螟寄生蝇发生种类有5种。田间呈聚集分布,种群数量大,寄生率高,控害作用显著。对开展草地螟预测预报,保护利用天敌资源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0.
五龙鹅MHC ClassⅠ基因克隆及同源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与动物机体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之间存在关联。从GenBank/DDBJ/EMBL基因库中读取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MHC ClassⅠ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引物, 使用LA-PCR法从五龙鹅的基因组中克隆了MHC ClassⅠ基因序列(DNA序列和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 AM114925和AM114924), 并分析其基因组结构。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显示: 基因组DNA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 与鸡基因序列同源率为60.8%~64.1%, 与人的同源率为42.9%。分子进化树进一步揭示了五龙鹅与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进化关系, 同源建模分析发现该基因由氨基末端结构域和羧基末端结构域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