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扬益防害发展生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是双刃剑 ,它的发展既为人类造福 ,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如何加速发展以给人类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又预防与制止灾害的发生是当务之急。人类在发展和进步的历程中注视的对象在不断变化 ,科学和技术专家们的工作始终在服务于人类。从前两个世纪的情况看 ,其研究对象可以简单归纳为 :19世纪人们研究分子 ,发现了周期表 10 0多个元素及其化合物 ,为人类创造了极大财富 ,化学工业及与化学工业有关产业至今仍占世....  相似文献   
92.
“岗课赛证”四元融通是以课程为中心,将岗位、竞赛和职业证书有机融合于课程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本课程团队以“岗课赛证”融合育人为抓手,通过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的方式,全面实施高等职业院校“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基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典型工作任务,开展模块化、项目式教学;以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赛教融合,激发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基于“1+X”证书制度,课程标准与技能证书标准对接,优化教学资源。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基于“岗课赛证”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满足企业和社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为职业教育食品专业相关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冠心病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表明冠心病与口腔和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菌群失调导致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脂质代谢失调和氧化三甲胺累积是参与冠心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此外,口腔菌群与肠道菌群相关,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而证型的判断缺乏客观标准。多项研究应用口腔菌群或肠道菌群分析了疾病的中医证型。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口腔菌群和肠道菌群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阐述了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菌群分析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开展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摘要 目的:观察凉血地黄汤对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肛门功能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9月间接收的15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n=75)和研究组(n=7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凉血地黄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创面愈合、肛门功能、新生血管形成情况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7%(71/75),高于对照组的74.67%(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创面缩小率大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出血消失时间、排便疼痛消失时间、肛门分泌物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F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wexner便秘评分、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直肠最大容量阀值、直肠感觉阀值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地黄汤用于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机体肛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与调节机体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异动症(LID)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肼(50 mg/kg左旋多巴和12.5 mg/kg苄丝肼)制备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LID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LID组、复方地黄方组,另取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每组6只。分别在4周、6周后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后,取纹状体,应用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内SOD、MDA、GSH、GSH-Px的含量。结果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LID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SOD、GSH、GSH-Px的含量均明显的减少,MDA的含量呈增加的趋势;而复方地黄方组大鼠纹状体内SOD、GSH、GSH-Px的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增加趋势更明显,MDA的含量呈现减少的趋势,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减少的趋势更明显。结论复方地黄方较好地改善阴虚动风证LID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复方地黄方干预LID模型大鼠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对细胞的损伤从而缓解帕金森病LID的症状。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究桑贝止咳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耐药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耐药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桑贝止咳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随访14 d,观察两组治疗对患儿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的改善程度、比较中医证候积分、退热时间、缩短咳嗽及啰音持续时间的情况。结果:(1)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6%(29/32)VS75.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啰音持续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78±0.71)天vs(3.75±1.08)天,(10.31±2.1)天vs(15.03±4.45)天vs(6.34±1.20)天vs(8.53±1.54)天](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咯痰、便秘、出汗)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31±0.74)vs(2.59±0.50),(0.06±0.35)vs(1.88±0.87),(0.09±0.3)vs (0.75±1.08),(0.34±0.83)vs(1.65±1.12)](P0.05)。结论:桑贝止咳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耐药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加快临床症状的恢复,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7.
杨怡  赵成顺  袁应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9):1065-1068, 1073
目的探究小儿病毒性脑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1例病毒性脑炎(VE)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参照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归纳小儿病毒性脑炎常见症候,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97)与预后不良组(n=44),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中医四诊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为发热、头晕头痛、肢体困重、偏瘫或麻、纳呆、便溏、便干尿赤等。舌脉表现中,舌红、痰白、脉弦、脉滑数出现频率较高。卫气营血分布中气分证患者占比最高,其次为营分证、卫分证。证型分布中痰湿证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热证,而后是风证及其他证型。本研究中最常见的为痰蒙心窍证。预后不良组患者中精神行为异常、意识状态异常、惊厥、肌力异常、脑MRI异常及病灶≥2个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惊厥时间、发热时间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Glasgow评分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状态异常、脑MRI异常、病灶数目、惊厥时间、发热时间及Glasgow评分为影响V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基本属于温病范畴,以气分证最多,多为合并证型。意识状态异常、脑MRI异常、病灶数目多、惊厥时间长、发热时间长及Glasgow评分低均会对患儿预后产生严重影响,需重视具有上述症状的患儿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造模:1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和模型组5只,采用"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白酒复合灌胃冰水"的方法制备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模型。治疗:15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和模型组10只,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小鼠分为自愈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小鼠运用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分别在造模和治疗后无菌采集小鼠肠道内容物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造模后,小鼠出现懒动、肛温升高、体重增长缓慢、黄褐色稀便、肛门污秽等湿热泄泻症状,肠道乳杆菌数高于正常组,而细菌总数、肠杆菌、双歧杆菌、B/E值降低,其中细菌总数以及双歧杆菌数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82,P0.001;t=2.797,P=0.049)。经葛根芩连汤治疗后,小鼠肠道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高于正常组,而细菌总数、肠杆菌数低于正常组,且乳杆菌数和肠杆菌数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0,P=0.033;t=-11.160,P=0.008),B/E值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7,P=0.227)。结论造模使小鼠肠道双歧杆菌数显著降低,B/E值下降;葛根芩连汤可促进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增生,提高B/E值。  相似文献   
99.
摘要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汤对阳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ST2)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影响。方法:以2019.2-2020.5于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于温阳益气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心脏彩超仪器检测心功能指标(SV、CO、LVEF、LVED),ELISA法检测血清sST2及GDF-15的表达水平,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SV、CO、LVEF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LVED无显著变化(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sST2、GDF-15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社会领域、身躯领域、情绪领域、经济领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领域、身躯领域、情绪领域、经济领域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宜气汤能使sST2、GDF-15表达降低,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疗效佳,具有一定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焦忠 《生命世界》2006,(7):23-25
在青藏铁路沿线藏区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宗教文化,展现出浓郁的宗教氛围。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沿线藏区的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转变,宗教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会表现出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也面临着自身转型与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