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6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98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91.
992.
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对几种脱辅基藻胆蛋白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cE/PecF是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α亚基(α-PEC)生物合成的裂合异构酶。以4种脱辅基藻胆蛋白为底物,初步研究了PecE/PecF对底物蛋白的催化专一性。结果表明,PecE/PecF可催化藻蓝胆素(PCB)与高度同源的层理鞭枝藻不同亚种的α-PEC脱辅基蛋白的体外重组,也可催化经128位Trp定点突变到Phe而得到的α-PEC脱辅基蛋白的体外重组,但PecE/PecF对PCB与藻蓝蛋白α亚基(α-CPC)脱辅基蛋白的体外重组无催化作用。A-PEC脱辅基蛋白的重组不受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影响,而Triton X-100可改进PCB与α-CPC脱辅基蛋白的重组。  相似文献   
993.
董明星  董为 《化石》2002,(4):16-17
热河生物群化石是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化石数量丰富 ,属种繁多 ,状态精致。特别是一些身被羽毛或类似羽毛的皮肤衍生物的恐龙化石 ,涉及到生物演化的一些重大问题 ,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热河生物群大多数化石完整地保存了骨骼硬体及羽毛 ,食物 ,胃石 ,卵等软组织及生理组织 ,未经食肉动物或食腐动物或底栖生物的改造或破坏。如4个潜龙类个体被集体埋葬 ,其中2大2小 ,好象一家子同时“遇难” ,近成年的秀丽郝氏翼龙的正形标本的右前肢的翼指骨被自己咬在嘴里 ,好似中毒后在死亡过程中痛苦挣扎所致。正常死亡的生物一般是老年个…  相似文献   
994.
用藻类毒素为指标发现湖水中污染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太湖选择 2 1个监测点 ,于 1 999年 5— 1 0月每月对太湖水质进行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各指标与各地区关系进行分析 ,最后应用逐步回归找出主要指标及主要污染地区。结果表明太湖水域中的MC几何平均浓度为 40 7pgmL- 1 ( 2 0 .94— 1 8362 .0 1pgmL- 1 ) ,微囊藻毒素的存在和增长主要与微囊藻毒素生长的环境条件有关。用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法查明微囊藻毒素与其生长与总磷呈正相关 ,与溶解氧呈负相关。其数学关系为 :对数微囊藻毒素(pgmL- 1 ) =6.5 38+ 1 .75 9 对数总磷 (ugL- 1 ) - 7.640 对数溶解氧 (mgL- 1 ) ,(R2 =0 .464,p <0 .0 1 )。用公式中三项指标构成的多元交互图 ,可以寻找湖水中主要污染点的分布。太湖主要污染点在 1 6、2 4和 9、1 0两处湖湾中。  相似文献   
995.
利用Ofloxacin处理获得了纤细裸藻和中型裸藻无叶绿体突变株。吸收光谱测定和自荧光显微观察证明突变株无叶绿素合成,DAPI染色方法显示突变株细胞不存在质体DNA,而无色的长变胞藻细胞中仍有可检测质体DNA,说明二突变株质体已消失。SDS-PAGE显示野生种和突变株各有特异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96.
为了配合中国孢子植物志《团藻目》编志的需要,作者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等地采集标本进行分类研究。文中报道了团藻目6个属的4个新种,1个新变种和9个中国新记录,其中拟衣藻属Chloromonas和朴罗藻属Provasoliella为我国新记录属,武汉朴罗藻、嗜碱衣藻、多粒衣藻、广西拟衣藻为新种,星状四鞭藻广西变种为新变种。  相似文献   
997.
绿色巴夫藻和四列藻种间竞争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种间竞争是生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可以利用来调控生物的生长和数量变化 ,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藻类植物间也存在明显的竞争现象。Holm[8] 报道了硅藻和微囊藻种间的相互作用。Hegarty[9] 研究了光强和N、P比对棕囊藻和 5种硅藻间竞争的影响。Kuwata[10 ] 研究了铵盐对绿藻和蓝藻间竞争作用的影响。Davis[11] 研究了海藻和海草间的竞争。Piazzi[12 ] 研究了两种海洋绿藻生长的竞争情况。刘世枚[1] 研究了两种绿藻种群间的相互作用。陈德辉等[2 ] 对微囊藻和栅藻共培养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竞争参数。。绿…  相似文献   
998.
低浓度毒物对海洋微藻生长刺激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  言毒物刺激效应又称毒物兴奋效应 ,是指毒物在较低的浓度下 ,对生物非但无害而且表现出刺激生长的现象 .Steb bing[10 ] 称这种现象为毒物刺激效应 (hormesis) .目前已有许多报道表明 ,低浓度的污染物或毒物普遍对海洋微藻的生长具有刺激效应 ,并被推测是导致赤潮产生的重要环节[5,7,13 ] .另外 ,已有文章报道 ,海洋微藻的生长繁殖与藻液中的微生物密切相关 .因此 ,推测低浓度毒物对海洋微藻的生长刺激效应与海洋微藻生活环境中的微生物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但是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在少有的有关毒物刺激…  相似文献   
999.
盐分胁迫对大叶藻某些胞内酶耐盐性及其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别以3个盐度(100%、150%和200%人工海水)处理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植株5d,然后在体外测定了大叶藻叶片中两个胞内酶(PEP羧化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耐盐性和在不同盐度介质中(100%、150%、200%、300%人工海水)经不同盐度(100%、150%和200%人工海水)海水预处理的大叶藻叶片光合速率以及一些生理指标的改变。结果表明在高于海水的盐度下,大叶藻叶片中丙二醛(MDA)、还原性糖和Na^ ,Cl^-含量及渗透势(绝对值)均随海水盐度的提高而增加,但K^ 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降低。从处理5d的植株中提取的苹果酸脱氢酶在体外每一盐度下,其活性(A)大小依次为:A100%ASW>A150%ASW>A200%ASW(artificial seawater),并且其活性对盐度敏感(低盐度激活高盐度抑制);但从100%及200%人工海水(ASW)处理的植株中提取的PEP羧化酶的活性在体外对盐度不敏感,而从150%人工海水处理的植株中提取的PEP羧化酶的活性对盐度具有很高的抗性。实验结果显示由150%人工海水处理的植株,在每一特定的盐度下其光合速率均高于另外两组处理(100%ASW和200%ASW),并且3个处理的光合速率均与其PEPC在不同盐度下的活性表现相一致。但是,经150%ASW处理的大叶藻植株是否受到盐害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实验表明“大叶藻耐盐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代谢酶对盐度的耐性造成的”这一说法是不合适的;不存在蒸腾作用可能是大叶藻耐盐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00.
胞外碳酸酐酶是藻类CCM机制和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组分,藻类从高CO2转入低CO2浓度培养时可诱导出胞外碳酸酐酶。应用金标免疫分子定位和pH调节对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和CO2诱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胞外碳酸酐酶主要分布于胞壁空间(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且细胞壁上也有较多分布,细胞壁外分布较少。说明胞外碳酸酐酶能从胞壁空间穿过细胞壁。通过CO2诱导和pH调节(升高),均可提高碳酸酐酶活性,且pH提高幅度越大,胞外碳酸酐酶活性也越大,说明胞外碳酸酐酶的CO2诱导与pH调节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