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对灰绿各部位中水分、粗蛋白、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通过NaCl胁迫盆栽试验,测定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0 mmol/L~500 mmol/L)下灰绿各部位水分、粗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变化.结果:灰绿根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300 mmol/L胁迫下其含水量达到最高67.82%;在茎、叶、全草中呈先下降后升高又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在根中两降两升,在茎、叶、全草中呈先升高后下降又升高的趋势,在Nacl浓度为200mmol/L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738%、2.3791%、3.9132%和3.0968%;各部位中脯氨酸含量变化均呈先升高后下降又升高的趋势,且在NaCl浓度为500mmol/L时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54.33μg/g、180.83ug/g、197.27μg/g、222.71μg/g.结论:得出灰绿在盐胁迫下三种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2.
绵毛优若(Ceratoideslanata)属科驼绒属植物。其英语名为Winterfat,也叫优若、白鼠尾草。绵毛优若由德国植物学家FrederickPursh发现,是美洲大陆特有种。绵毛优若为常绿灌木,一般高0.6—1.0m,基部枝黄绿色,纤维质,树皮易剥落或成鳞片状,长约2cm,每年从基部枝发出嫩枝。嫩枝、侧枝和叶上披浓长的绒毛,使植物成银色,叶缘不内卷,条形或披针形,宽约0.3—0.5cm。花束着生在嫩枝的叶腋,雌雄异花,同株;通常,在一束小穗中有两朵雄花,数朵雌花;无花瓣和萼片。果成熟时,被两片角质状苞片紧紧包裹,果…  相似文献   
103.
藜的早熟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opodiumalbumLinn .)常生于地边、沟边及路旁、坡地。有三种类型较为常见 ,即叶片较窄的披针形、叶片较宽的菱状卵形或卵状三角形以及红叶类型。云南滇中一带分布较多。目前 ,作为商品蔬菜的野外采集较多 ,但已有少量人工栽培。抗逆性很强 ,尤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拉萨成功引种并种植的麦(贡扎8号)的品质。方法:对拉萨种植的贡扎8号表与甘肃种植的陇1号的全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与国内外已报道的其他产地的麦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拉萨种植的贡扎8号与甘肃种植的陇1号营养成分、矿物质含量相近。拉萨种植的贡扎8号的粗脂肪、粗纤维、矿质元素P的含量略高于陇1号,其余成分略低于陇1号。贡扎8号的蛋白质含量为12-8%,矿物元素Fe和Ca分别高达9-97、42-5 mg/100g,K和Na含量分别为725-54、4-78 mg/100g。结论:麦贡扎8号可以种植于拉萨,且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5.
60份国内外藜麦材料子粒的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麦子粒的品质性状,可以为麦育种、加工及消费提供参考。本研究对4份国内和56份国外麦材料子粒的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0份麦材料子粒的千粒重、灰分、蛋白质、淀粉、脂肪、粗纤维、总黄酮和总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4.23 g、2.28%、14.03%、57.71%、6.53%、2.46%、1.83 mg/g和1.49 mg/g。国内麦材料的灰分、蛋白质和总多酚平均含量较高,分别为3.47%、14.92%和1.78 mg/g;秘鲁麦材料的脂肪、粗纤维和总黄酮平均含量较高,分别为6.69%、2.66%和2.03 mg/g;美国麦材料的淀粉平均含量较高,为59.91%;玻利维亚麦材料的千粒重较高,为4.32 g;不同子粒颜色麦材料之间的品质存在差异,黑色麦材料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白色和红色麦材料的淀粉含量较高,红色和黑色麦材料的粗纤维、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6.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分布于山东省长岛县南部的北长山、南长山、大黑山和小黑山4个岛屿上的天然种群共81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的研究。13个引物共检测到157个可重复的位点。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种内的多态位点比率为66.24%,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Shannon(I)指数在物种水平上为0.332 0);种群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根据Gst值,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9.27%。遗传距离分析表明,XHS种群和NCS种群的遗传一致度最高,与地理距离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扫描电镜和体视显微镜对进行了形态结构观察和多种生理指标检测,研究在盐胁迫下的结构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花期,的株高和茎粗显著降低,叶未产生明显肉质化。高盐(300mmol·L^-1)胁迫下,叶维管束的导管数量及形成层层数增加,茎的维管束密度增加,根木质化程度增强,大导管密度显著降低。叶下表面的盐囊泡较上表面多,叶和茎细胞中均含有簇状结晶。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叶片中含水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叶绿素含量在苗后期先升高后降低,在花期,其含量随盐浓度升高而降低。300mmol·L^-1盐胁迫下,苗后期的可溶性糖、脯氨酸7L-N-菜碱含量显著增J/w;至花期,脯氨酸及甜菜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初步显示,高浓度盐胁迫对花期的形态结构及部分生理指标均比苗期产生显著影响,但300mmol·L^-1盐胁迫下仍能完成其生活史。  相似文献   
108.
任家博  闻志彬 《植物研究》2019,39(5):716-721
灰绿是广泛分布于中低度盐碱地的一年生经济盐生植物。通过系统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灰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以及根、茎和叶中Na^+浓度的影响,初步阐明灰绿对不同浓度NaCl处理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灰绿的种子萌发率和单位时间内种子萌发数量均呈下降趋势,种子的萌发时间也会相应延长,种子在500mmol·L^-1NaCl处理下基本不萌发。最适合灰绿幼苗生长的浓度是50mmol·L^-1,其次是0和100mmol·L^-1。高浓度(大于200mmol·L^-1)NaCl处理过的灰绿植株的开花(结果)早于未处理或低浓度(50^-150mmol·L^-1)NaCl处理。随着基质中NaCl浓度的升高,植株的Na^+泌出量也呈上升趋势,其中叶片泌出量的增加最为明显,在处理浓度升高至200mmol·L^-1时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09.
灰绿藜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植物名称灰绿(Chenopodium glaucum Linn.)。2材料类别乌鲁木齐地区野生灰绿植株的幼嫩茎段。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1)诱导芽萌发及分化培养基:MS 6-BA1.5mg·L-1(单位下同) IAA0.4;(2)丛生芽的诱导和增殖培养基:MS 6-  相似文献   
110.
干旱是影响荒漠区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以多年生强旱生半灌木华北驼绒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干旱程度(0、100、200、300和400 g·L-1 PEG6000)下,种子大小及苞片有无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种子萌发和幼苗地上部的生长。100和200 g·L-1 PEG6000处理显著增加了幼苗根长,而300和400 g·L-1 PEG6000处理显著降低了幼苗根长。与无苞片相比,有苞片使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降低12%,发芽指数显著降低50.5%,幼苗的地上部长度显著增加20.8%,幼苗根长显著增加6.3%。种子大小对种子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但与小种子相比,大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3%,幼苗的地上部长度显著增加20.5%,幼苗根长显著增加33.0%。在干旱条件下,苞片能延缓种子的萌发速度,种子大小能影响后代的存活几率,二者共同影响华北驼绒对极端干旱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