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中枢神经系统铁代谢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帕金森病病人黑质内铁含量增高,铁参与自由工的生成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因此脑内铁含量增高被认为参与了帕金森病的发病。但是黑质内铁异常增高的原因不清,因此对于脑内铁代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脑内铁的摄取及铁代谢相关蛋白即铁蛋白、乳铁蛋白、铜蓝蛋白与帕金森病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42.
目的:研究NO前体L-Arg微量注入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CPA)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延髓腹外侧部微量满面主射法,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与NO代谢有关的试剂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结果:(1)CPA内微量注入L-Arg(60-100nmodl)。动脉血压与心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肾灌流压下降,与生理盐水对照,差异有显著意义;(2)预先在CPA内注入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甲基蓝可取消L-Arg的降压降肾灌流压作用;(3)CPA内注入lu,AP上升,如预先注入L-Arg后5min再注入L-Glu,L-Glu的升压效应被衰减,期衰减程度与L-Arg是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CPA内的L-Arg-NO通路参与延髓心血管中枢对AP的调控,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cGMP抑制CPA内谷氨酸能神经突触。  相似文献   
543.
王超儀  包海鹰 《菌物研究》2013,11(3):196-201
对6种"桑黄"的石油醚提取物进行了抗肿瘤体内试验,测定其对H22荷瘤小鼠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因子含量和生存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鲍姆木层孔菌、火木层孔菌和瓦宁木层孔菌的石油醚提取物高、低剂量(100,50 mg/kg)以及黑壳目层孔菌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100 mg/kg)对肿瘤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抑瘤率均〉40%;瓦宁木层孔菌石油醚提取物低剂量组(50 mg/kg)的抑瘤效果最佳,为76.82%,其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明显高于阳性组(P〈0.01),IL 2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阳性组,能延长小鼠的生存期;椭圆嗜蓝孢孔菌石油醚提取物也具有一定的抑瘤效果,高、低剂量(100,50 mg/kg)抑瘤率分别为39.30%和36.17%。  相似文献   
544.
<正>2012年9月8日,作者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三角海水库(23°35'27.61"N,103°18'16.09"E,海拔1300m)进行鸟类调查时,于湖边一个近乎干涸的鱼塘发现一只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并拍摄到照片。该鸟在鱼塘滩涂中觅食,旁边还有5只青脚滨鹬Calidris temminckii活动。经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等,2011)、《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王岐山等,2006)、《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等,2000)、《云南鸟类志(上卷)》(杨岚等,  相似文献   
545.
苦槛蓝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苦槛蓝(Myoporum bontioides A.Gray)的化学成分,采用色谱分离技术从苦槛蓝叶片中分离得到11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他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桔皮素(1)、甜橙素(2)、5,4′-二羟基-6,7,8,3′-四甲氧基黄酮(3)、4′,5,7,8-四甲氧基黄酮(4)、去甲基川陈皮素(5)、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6)、3′,4′,5,6,7,8-六甲氧基黄酮(7)、二氢山柰酚(8)、木犀草素(9)、3′,4′,5,7-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10)和芹黄素(11)。除化合物9之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槛蓝叶片中分离得到。孢子萌发法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2,8和9对香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这为苦槛蓝叶片中有效成分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6.
响应面法优化螺旋藻藻蓝蛋白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破壁技术提取螺旋藻中的藻蓝蛋白,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模型决定系数(R2=99.95%)表明模型的拟合性好,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21 mL/g,超声波功率为640W,超声时间为14min。此条件下藻蓝蛋白的得率为10.76%,与模型预测值10.77%相近。对超声波提取法、冻融法、恒温浸提法进行比较研究,藻蓝蛋白的得率分别为10.76%、7.89%、6.57%,得知超声波提取法用时短、藻蓝蛋白得率高。  相似文献   
547.
目的:验证甲苯胺蓝介导超声对龈上牙菌斑中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从门诊20例牙周炎病人下前牙区取龈上菌斑一份,每个患者的菌斑于实验室培养后,在同一甲苯胺蓝浓度下与不同超声强度联合作用,利用涂板计数法分析其对菌斑中细菌的抑制作用。实验分组:空白组、单独甲苯胺蓝组、单独超声组、甲苯胺蓝+超声组。结果:单独超声作用时没有灭菌效果,细菌数目反而有所增长(P〈0.05),超声联合甲苯胺蓝作用时取得明显的灭菌效果,超声强度2W/CM2灭菌率可达到79%。结论:低强度超声能够促进细菌生长,甲苯胺蓝介导一定强度的超声疗法对龈上牙菌斑中的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8.
一种鉴定多糖水解酶类及其产生菌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向东  柯涛  熊兰  严红  马立新 《微生物学报》2007,47(6):1102-1104
利用曲里苯蓝能与多糖形成复合物的原理,建立起一种简便、快捷、灵敏的筛选多糖水解酶类及其产生菌的平板鉴定方法。曲里苯蓝对供试微生物无毒害作用,不影响酶的活性,并可高温灭菌。其最适浓度在0.005%~0.01%(W/V)之间。可用于纤维素水解酶类、淀粉水解酶类、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等多糖水解酶,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有着同样高的灵敏度,而且能够提高筛选效率,避免污染问题,同时适合于多种多糖底物。但不能用于木聚糖酶和菊粉酶的检测。  相似文献   
549.
【背景】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一种严重危害反刍动物的虫媒病毒,我国存在12种血清型BTV (BTV-1、-2、-3、-4、-5、-7、-9、-12、-15、-16、-21和-24)的流行。【目的】建立12种血清型BTV的RT-qPCR定型方法,为BTV的诊断与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保障。【方法】根据我国流行BTV基因节段2 (Seg-2)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对引物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进行评估;以12种血清型BTV毒株和核酸阳性血液样本验证建立的血清型RT-qPCR检测方法;将其应用于库蠓与动物血液样本中BTV的定型。【结果】建立的BTV血清型RT-q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反应的扩增效率(E)值90.3%,相关系数(R2)值在0.991-0.999之间,对12种血清型BTV核酸的检测下限在25-48拷贝之间。对165株BTV的RT-qPCR定型结果与病毒的Seg-2测序鉴定结果一致;对194份采集于哨兵动物的BTV核酸阳性血液样本的RT-qPCR定型结果与感染动物上分离BTV的血清型一致。采用建立的方法,从2019年云南省师宗县与景洪市采集的库蠓与牛血液样本中鉴定出6种血清型的BTV(BTV-1、-2、-4、-5、-16和-24)。【结论】研究建立的12种BTV血清型RT-qPCR定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和省时的优点,可用于媒介与动物感染BTV的血清型定型,具有良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50.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和藻蓝蛋白单独及联合用药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揭示两者联合用药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全反式维甲酸和藻蓝蛋白单独及联合用药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原位杂交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内CDK-4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用药前后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全反式维甲酸和藻蓝蛋白均具有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作用,当达到相同的抑制率时,联合藻蓝蛋白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全反式维甲酸的使用剂量从而达到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两者联合用药可以显著降低CDK-4的表达量从而对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产生影响。两者联合用药可以显著下调bcl-2的表达水平从而引发细胞凋亡。结论:通过联合藻蓝蛋白,可以显著降低全反式维甲酸的使用剂量从而降低毒副作用。全反式维甲酸和藻蓝蛋白联合用药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DK-4和bcl-2的表达来影响细胞周期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