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80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3 毫秒
991.
叹气沟河优势摇蚊种群动态、周年生产量及营养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4月-2007年3月对清江流域二级河流叹气沟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摇蚊优势种进行了为期1周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主要优势摇蚊斑特突摇蚊(Thienemanimyia lentiginosa)、波特真开氏摇蚊(Eukiefferiella potthasti)和拟长跗摇蚊(Paratanytarsus panhenogeneticu)的生活史均为1年2代;拟长跗摇蚊、斑特突摇蚊的种群密度6月、9月和翌年3月出现峰值,波特真开氏摇蚊则在5月和翌年1月出现峰值;采用龄期频率法(instar-fre-quency method)测算的周年生产量(湿质量)和生产量(P)/生物量(B)分别为斑特突摇蚊17.44g·m^-2、3.4,波特真开氏摇蚊1.66g·m^-2、2.3,拟长跗摇蚊3.3g·m^-2、6.4;3种摇蚊的生产量在时间动态上重叠程度较大,主要发生在春季;通过对3种摇蚊的前肠内含物分析,测算了各类食物的比例及其对生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无形态碎屑为主要食物类型,占前肠内含物的73.27%-86.89%,而斑特突摇蚊生产量则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贡献率(51.64%)。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全年处方进行分析,调查营养类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方法、Microsoft Excel 2007、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肠内营养乳剂(TP)使用量最大;葡萄糖注射液(20 ml)使用量排名第一;脑外科应用营养类药物比较多;肠外营养类药物的发放量大于肠内营养类药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类药物应用年龄区间大,男女比例约为1:1。结论:本研究调查此三级甲等医院营养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生、患者和医院管理者在选择营养类药物提供了参考,为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修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绞股蓝细胞培养及其某些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绞股蓝幼叶诱导并筛选出了胚性愈伤组织,其悬浮培养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生长周期中培养液pH值先降低后回升,可溶性糖含量避渐降低,培养细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出现两个高峰,过氧化物酶谱带数目无变化。培养细胞能合成皂苷,静止期皂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4.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家族是一类结构上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神经营养因子,目前包括GDNF,neurturin(NTN)和persephin(PSP)三种因子,它们在体内有着广泛的作用.近年来发现GDNF和NTN的受体均为多组分结构,由不同的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蛋白和共享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Ret蛋白构成.有关这一家族的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995.
锐齿栎森林生态系统主要营养元素的层次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标准地 -标准木 -分层切割法和破坏性取样化学分析法 ,在林分器官、个体、群体和系统 4个水平上测定了秦岭锐齿栎林的生物量、营养含量和积累量。结果显示 :光合器官N、P、K和 Mg含量季节变化是从展叶到落叶逐渐下降 ,Ca则相反。枝内 N、P、K含量随枝径增加明显下降 ,Ca、Mg含量变化有所不同。树干木质部和树皮 N、P、K、Ca和 Mg含量与树干圆盘高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或正相关。根系 N、P、K、Ca和 Mg含量随根径的增加呈显著的降低趋势。 69年生锐齿栎林木生物量为 1 2 35.782 kg,营养积累量为 1 4.498kg,林木不同器官的生物量、营养含量和积累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叶和皮在林分营养积累和分配中具有重要意义。2 6年生锐齿栎林生态系统生物量为 1 95.7998t· hm- 2 ,营养总贮量达 390 .1 739t· hm- 2 (包括 0~ 60 cm土壤 ) ,土层占总量的 99.39% ,各层次营养积累量排序为 :土壤层 乔木层 枯枝落叶层 >灌木层 >草本层。 2 6年生锐齿栎林营养年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分别为 334、374、1 38.870和 1 95.50 2 kg· hm- 2 ,且各元素的循环情况各不相同 ;林分平均归还率为0 .585,各元素的归还率不同 ,林分吸收的营养元素多一半归还予林地。  相似文献   
996.
不同氮形态对AM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Long-Ashton培养基为基础,采用NH4+-N、NO3--N和NH4+-NO3--N 3种氮源,研究了不同氮形态对AM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的萌发速度在NO3--N和NH4+-NO3--N培养基上先快后慢,而NH4+-N培养基上先慢后快,但最终三者的萌发率没有差异,均达到50%左右;菌丝生长对3种氮形态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NO3--N和NH4+-NO3--N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和长度大于NH4+-N培养基上的相应值。本试验表明,与NO3--N和NH4+-NO3--N 相比,NH4+-N虽然没有降低AM真菌孢子的萌发率,但是能够抑制萌发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7.
谢斌  李云凯  张虎  张硕 《生态学杂志》2017,28(7):2292-2298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对2015年春季海州湾海洋牧场海域采集的中小型生物消费者,包括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螺类和双壳类等与其潜在碳源样品进行分析,利用IsoSource模型计算该海域消费者碳源贡献率,并对2014年夏季生物学样品与2015年春季样品比较,分析食物网营养结构的季节性变化,根据稳定同位素测定结果绘制二维双标图,计算出6种营养结构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 2015年春季海州湾海洋牧场海域消费者的δ13C值范围为-18.9‰~-17.1‰,3种潜在碳源[浮游植物、悬浮颗粒有机物(POM)、沉积物(SOM)]的δ13C值范围为-18.1‰~-23.4‰,根据模型计算得出浮游植物对消费者的平均碳源贡献最大,为80.8%,其余依次为SOM和POM,分别为10.8%和8.4%.2014年夏季生物样品与2015年春季样品的δ13C值存在显著差异,而δ15N值无显著性差异;6种量化指标表明群落营养结构存在季节性差异, 2014年夏季的δ13C比值范围(CR)、总面积(TA)、平均最邻近距离(NND)和平均最邻近距离标准差(SDNND)均大于2015年春季,δ15N比值范围(NR)和平均离心距离(CD)无明显变化,夏季群落营养结构冗余度小于春季,且食源多样性水平高于春季,存在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998.
东太湖四角菱(Trapa quadrispinosa)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宽意  张强  刘正文 《生态学报》2009,29(7):3947-3951
通过室外受控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沉积物类型及不同水体营养水平条件下东太湖四角菱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沉积物类型对菱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在营养相对丰富的湖泥中,菱的相对生长率、同化根与吸收根的生物量以及株高增长率分别为相对贫瘠的岸泥的4.3、2.4、7.3、2.5倍,菱盘直径增长率在湖泥中为16.5%,在岸泥中则为负增长(-13.2%).水体营养盐浓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菱的生长,而且营养盐浓度(尤其是磷)升高对菱生长的促进作用在岸泥中要比在湖泥中显著得多.探讨了沉积物类型与水体营养水平对菱生长的作用机理,并认为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及湖泊沼泽化所造成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在沉积物中的大量积累是东太湖菱种群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究茯苓菌丝发酵液中提取的粗多糖对肠道益生菌的影响。方法运用发酵工程相关技术获得茯苓菌丝发酵液,提纯分离以获取茯苓菌丝中分泌的粗多糖。将提取出的茯苓粗多糖以10.0%、5.0%、2.5%和空白对照(0.0%)的浓度对4种肠道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杆菌MZ900、青春双歧杆菌的生长进行观察。结果在茯苓粗多糖含量10.0%以下的范围内,10.0%、5.0%、2.5%浓度下肠道益生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茯苓发酵液粗多糖浓度的含量增加,4种肠道益生菌数量呈正相关增长。结论茯苓菌丝发酵液粗多糖对以上4种肠道益生菌有增菌效果。实验结果为茯苓菌丝发酵液粗多糖有保护人类肠道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后续的生化研究与动物实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常用化学絮凝剂的环境效应与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威  周启星  华涛 《生态学杂志》2007,26(6):943-947
化学混凝法是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水处理方法,因此化学絮凝剂在使用过程中的生态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常用的铝盐絮凝剂、铁盐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生态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铝盐絮凝剂的长期使用会造成水中过高的铝离子残留,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会造成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的危害;铁盐絮凝剂在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有害离子,并产生NO2有害气体,铁离子可以促进自由基的产生,导致细胞和组织的损害;聚丙烯酰胺在自然条件下可缓慢降解为剧毒的丙烯酰胺单体.基于国内外化学絮凝剂在生态安全性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絮凝剂应用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